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现代文阅读(16分) 阅读文章,完成小题。 我长大了 小的时候想长大,于是盼着早...

现代文阅读(16分)

阅读文章,完成小题。

我长大了

小的时候想长大,于是盼着早些进入中学,早些成为大人。

终于考进了心目中理想的中学。带着一份喜悦对父母说:“爸、妈,我长大了,我进中学了。”父母一脸笑意:“不,孩子,成为中学生并不代表你成为大人。”

于是,我继续等着“长大”的到来。

在脸上发现了第一颗青春痘,带着一份期盼对父母说:“爸、妈,长大了,我有青春痘了。”父母一脸笑意:“不,孩子,青春痘并不证明你长大。”

  渐渐,“长大”在繁忙的学业中也被淡忘。

  后来,搬了家。家与车站有一段很长的路,于是邻家的孩子总是用自己的自行车捎我一段。

  那是一个阴雨蒙蒙的清晨.雾气很重,路上很滑。一不小心,邻家孩子的自行车撞倒了人,我被重重地摔在地上。没有等我反应过来,邻家的孩子已扶起自行车逃之夭夭。我终于意识到发生了什么事,这样的事才是走了为好,但是,当我要起步时,却发现被撞的是位瘦小的老太太。

  许多人围了过来。我有些惭愧,于是,我低着头帮老太太拾起散落在地上的菜。突然在人群中我竟发现了父亲那深邃的目光。

  我开始害怕,今天闯这样的祸,回去会怎样呢?

  我把老太太送回家,才发现她的儿女并不孝。老太太丝毫没有责备我的意思,她只是说她很寂寞。于是,我说,我会常常去看她。

  我并不想敷衍她,我决定这么做。

  然而,我不知道如何面对父母。

  小心翼翼地回到家,准备先做“乖宝宝”,然后再坦白交代,想来会少些责骂。

  晚饭桌上,气氛并不如想象的恶劣,而且桌上也多了几样我爱吃的小菜。

  吃饭时,我小心地边吃边看着父亲。父亲很和蔼,不时夹菜给我。我等待着父亲的训斥,而父亲却只是询问了老婆婆的情况,嘱咐我一定要多陪陪老婆婆。

  依然记得那天父母在睡前语重心长地对我说的话:“孩子,你懂得了什么叫责任。”我终于感觉到父母承认了我的长大;我也终于明白,长大并不像考上中学那么容易,也不像长青春痘那么简单。长大,意味着承担责任。

  的确,并不是所有长大的人都能够承担责任的;然而,能够承担责任的人却一定是长大了。
1.第一段“小时候想长大”中“想长大”的具体内容是什么?(2分)
2.文中画波浪线句子是______描写,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3.文中说:“此时,已有很多人围拢来。我有些惭愧……”“我”为什么会“有些惭愧”?(2分)
4.家里“气氛并不如想象的恶劣”,而“我”想象中会有怎样的气氛?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象?(3分)
5.为什么文中“撞人”和“吃晚饭”详写,而照顾老奶奶却略写呢?(3分)
6.“的确,并不是所有长大的人都能够承担责任的;然而,能够承担责任的人却一定是长大了。”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3分)

 

1.希望早些进入中学,早些成为大人。 2.环境描写,为下文邻家孩子撞倒老太太作铺垫(交代邻家孩子撞倒老太太的缘由) 3.因为我坐的车撞了人,自己还想一走了之。 4.想象中父亲会严厉地批评我;因为他亲眼看到我闯了祸,而闯祸是要受惩罚的。 5.文章要突出的是我如何意识到什么是“长大”,“撞人”和“吃晚饭”交代了我意识到长大的具体内容。 6.长大并不仅在于年龄,更在于心理。年龄大并不等于“长大”,年龄小也未必是没有“长大”,“长大”的标准是有责任感。 【解析】 1.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筛选文章信息的能力。解答时要结合文章内容来思考。结合文章的第一段筛选出“想长大”的内容即可。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章的描写方法以及描写方法的作用的能力。自然环境的作用一般有: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及人物活动的空间,渲染了怎样环境气氛、烘托人物的什么样情感、表现人物某性格、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揭示文章主题。本句是环境描写,为下文邻家孩子撞倒老太太作铺垫。 考点:分析景物描写的作用。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3.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筛选文章信息的能力。结合文章的内容筛选出“我惭愧的原因” 是因为我坐的车撞了人,自己还想一走了之。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能力层级为理解B。 4.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联系文章内容可知因为“我”坐的车撞了人,自己还想一走了之,所以“我”想象中的气氛应该是父亲会严厉地批评我。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能力层级为理解B。 5.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章情节的详略。要按照文章的叙写的情节来确定详略。文章要突出的是我如何意识到什么是“长大”,“撞人”和“吃晚饭”交代了我意识到长大的具体内容。所以要详写。 考点:分析文章结构层次。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6.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章重点语句含义的理解能力。结合文章的内容以及文章的主旨来理解这句话的含义,可知长大并不仅在于年龄,更在于心理。年龄大并不等于“长大”,年龄小也未必是没有“长大”,“长大”的标准是有责任感。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能力层级为理解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默写填空。(9分)

①停车坐爱枫林晚,______                       

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__________             _____。

③晴空一鹤排云上,______           _________。

④_____         __________,岁岁重阳。

⑤无边落木萧萧下,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下笔如有神。

明月楼高休独倚,_____      _______,化作相思泪。

毛泽东《采桑子重阳》中预示了革命前途的光明,表明了胜利信心坚定的句子是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查看答案

我国古典名著中有许多足智多谋的人物形象,请写出其中一位及相关故事名称。(示例中所给人物不可再用)(3分)

示例:

书名:《三国演义》        人物:诸葛亮           故事:草船借箭

书名:____________        人物:________         故事: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面这段话的横线上,能与上下文恰当地衔接的是(      )(3分)

    故乡与游子,这似乎是一首永远也唱不完的歌。心理学家分析,人自离开母体,来到这个纷繁扰攘的世界,便有一种回归母体的冲动,每遇到挫折、痛苦与烦恼,回归母体便成为一种本能的心理反映。__________________ ,而故乡则是这种回归冲动的曲折反映。

A  因而,母亲与故乡成为文学作品永恒的主题

B  因而,母亲成了保护神的代名词

C  因而,母亲时常成为作家、艺术家歌颂的对象

D  因而,母亲永远意味着亲切与温暖

 

查看答案

对作家作品的叙述不正确的一组是(   (3分)

A 《最后一片叶子》作者欧·亨利英国小说家。

B 《渔夫的故事》选自《一千零一夜》,又名《天方夜谭》是阿拉伯民族故事集。

C 《农夫和蛇》选自《伊索寓言》相传为希腊被释的奴隶伊索所作。

D 《童区寄传》的作者柳宗元,唐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查看答案

下面的句子该用问号的一项是(    )(2分)

A  到底是不是外星人来这里留下的,现在还是个谜

B  这座城市有什么特点,我们还不大清楚

C  何处能够买到这种物廉价美的商品

D  村民们断定一定有什么大的野兽常常光顾这里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