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分)
一心为何不能二用? 徐 风
在信息膨胀时代,我们要获取更多的信息,有更多事情要做,人们于是越来越习惯于一心二用,仿佛这样才能提高工作效率:一边打电话,一边发邮件;或一边发微博,一边工作。但科学研究发现,人的大脑其实并不具备同时干两件事的能力,一心多用并不能提高效率。
人脑每次只能处理一个任务
人的大脑有一个功能,能根据事情的轻重缓急,将注意力聚焦在最需要关注的事上。这种能力是生存的需要:比如一头狮子出现在附近,人自然不应继续专心砍树。
而对大脑科学的研究显示,前额叶处理问题的习惯倾向于每次只处理一个任务。科学家最新的研究结果表明,大脑中有一处“瓶颈”,如果大脑在间隔不到300毫秒的时间里同时处理两件事情时,对于第二件事情的反应就要慢一些。
实验中,研究人员让志愿者在同一时间处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问题———比如一边做数学运算一边辨认图形,结果发现大脑在两项任务间转换大大降低了工作效率,同时从事两项工作所用时间比做完一件再做下一件所用的时间多出50%。在另一项实验中,研究人员让志愿者一边听复杂的句子一边辨认几何图形,这两项任务是由大脑的不同部位处理的。研究人员发现,在同时处理两项任务时,大脑的两个部位都不能进入最佳状态。
研究人员利用层析X线照相法去观察大脑的活动时发现,人们在处理多件事情时,是大脑额叶前部皮层在发挥关键作用。额叶前部皮层能提高人的工作效率,但它只是在迅速调节两件事先后处理的顺序,有时这种转换速度可以快到让我们产生“同时进行”的幻觉。大脑处理两件事的转换需要时间,人们可以通过练习来缩短转换时间,却不可能将其缩短到任意小的数值。
边打字边听音乐只是因为形成了条件反射
你也许会问:我们做习以为常的事情时,常常可以一心二用,如边吃饭边看电视,边打字边听音乐,边开车边聊天,这是为什么呢?
开车、打字等虽然在学习阶段需要耗费大脑大量的精力,可一旦通过长期的训练后变成了一种条件反射,那么,它们需要的意识、注意等心理资源也就减少了,大脑处理这类任务也几乎变成了自动加工的模式。可是当我们从事工作、学习等比较复杂的事情时,就需要较多的注意力,需要大脑去控制。可是,大脑的注意广度是有限的,每一瞬间只有一个注意焦点,大脑在处理这类任务时,几乎是很难一心多用的。一份官方分析报告称,美国每年大约有5000多人死于因开车时精力不集中而引发的车祸。其中,驾车时发短信、打电话是最常见的不安全行为。
压力较大时,一心多用能使人心情变好
也有科学家认为一心多用虽然存在弊端,但会使人们的心情变好。
研究人员招募了一批大学生,要求他们一边做事,一边使用一个像手机一样的特殊电子产品,比如在打扫房间的同时,用这个“手机”和朋友聊天。研究人员对他们的行为每天进行3次评估,包括情绪、做事情的动机、效果等。结果发现,多数人表示,虽然同时做几件事会使自己的思考能力下降、效率有所降低,但情绪上却会更加满足。还有不少人表示,自己就是为了追求快乐而“故意”一心多用的。研究人员提醒,在心理压力较大时,“一心多用”可能起到一定的分散压力作用。但是,当从事重要工作或完成紧急任务时,切记要一心一意,尽量保证既高效又不出错。
(选自《现代快报》2013年06月24日)
1.下列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分)
A.大脑中有一处“瓶颈”,如果大脑在间隔不到300毫秒的时间里同时处理两件事情时,对于第二件事情的反应就要慢一些。
B.在心理压力较大时,“一心多用”能起到一定的分散压力作用。
C.人们在处理多件事情时,是大脑额叶前部皮层在发挥关键作用。但它只是在迅速调节两件事先后处理的顺序,有时这种转换速度可以快到让我们产生“同时进行”的幻觉。
D.大脑的注意广度是有限的,每一瞬间只有一个注意焦点,大脑在处理这类任务时,几乎是很难“一心多用”的。
2.下列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分)
A.人的大脑其实并不具备同时干两件事的能力,一心多用并不能提高效率。
B.人的大脑有一个功能,能根据事情的轻重缓急,将注意力聚焦在最需要关注的事上。
C.当从事重要工作或完成紧急任务时,切记要一心一意,尽量保证既高效又不出错。
D.边打字边听音乐说明我们是能够“一心二用”的。
3.说说本文的写作思路。(4分)
(9分)
魏徵论隋炀帝
戊子,上谓侍臣曰:“朕观《隋炀帝集》,文辞奥博,亦知是尧、舜而非桀、纣,然行事何其反也!”魏征对曰:“人君虽圣哲,犹当虚己以受人,故智者献其谋,勇者竭其力。炀帝恃其俊才,骄矜自用,故口诵尧、舜之言而身为桀、纣之行,曾不自知,以至覆亡也。”上曰:“前事不远,吾属之师也!”
1.下列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曾不自知(曾经) B.炀帝恃其俊才(仗着)
C.亦知是尧、舜而非桀、纣(肯定、称赞) D.文辞奥博(丰富)
2.翻译下列句子。(3分)
前事不远,吾属之师也!
3.用自己的话说说隋炀帝为什么“是尧、舜而非桀、纣,然行事何其反也”?(3分)
(10分)
河中石兽 纪昀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账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游。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再转不已,遂反溯逆流而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 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是非木柿/是非曲直 B.果得于数里外/心安理得
C.沿河求之/求全责备 D.尔辈不能究物理/理所当然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
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
3.讲学家和老河兵这两个人物形象有何不同?(4分)
依照例句仿写。(4分)
例句:心灵是一方广袤的天空,它包容着世间的一切;
心灵是 , ;
心灵是 , 。
下列句子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这副油画的颜色喑哑,色彩应该要调得更艳丽一些。(将“艳丽”改为“明丽”)
B.他一意孤行,最终把事情搞砸了,得到了训诫。(把“训诫”改为“教训”)
C.她的眼睛近视了,看什么东西都是迷迷糊糊的。(把“迷迷糊糊”改为“模模糊糊”)
D.生活告诉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要踌躇满志,要相信自己!(“踌躇满志”改成“灰心丧气”)
下列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 )(3分)
A.老师带领同学们到森林里玩耍,同学们快乐得像一群小鸟。老师的身心得到了放松,同学们的视野开阔了不少,真是各得其所。
B.这下子,我才恍然大悟,原来小明一直在暗地里帮助我啊!
C.这事可真叫他喜出望外。
D.我絮絮叨叨、婆婆妈妈地谈起去欧洲旅游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