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山海经》里有不少古人编造的神话。
B.作家要善于用小事情来反映社会,揭露深刻的哲理和普遍规律。
C.在演讲中,他居高临下地阐述了青年的前途与国家现代化事业之间的关系,反响十分热烈。
D.野花肆意开放,花丛间常可见小而伶俐的麻褐色野兔,在那里追逐嬉戏,活灵活现。
下列各组词语中读音和书写有错的一项是(3分)
A.如火如茶(tú) 挑衅(xùn) B.晶莹剔(tī)透 恬(tián)静
C.锲(qiè)而不舍 婆娑(suō) D.围追堵截(jié) 侏(zhū)儒
题目:这里也是课堂
要求:(1)写一篇600 字左右的文章。
(2)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3)不得抄袭。
请写一篇小短文,从下面6个词任选4个融入文中(不分先后顺序)。
蓝天 口罩 童年 排放 清澈 健康
要求:(1)4个词在文中须画线标识,例:“清澈的河水”。同一词语不需重复标识。
(2)不少于120字,不分段。
根据课文默写。(10分)
① 晴川历历汉阳树, 。 (崔颢《黄鹤楼》)
② ,在河之洲。 (《诗经 》)
③ 伤心秦汉经行处, 。 (张养浩《山坡羊 潼关怀古》)
④ ,乾坤日夜浮。 (杜甫《登岳阳楼》)
⑤安得广厦千万间, 。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⑥ ,只有香如故。 (陆游《卜算子 咏梅》)
⑦出淤泥而不染, 。 (周敦颐《爱莲说》)
⑧ ,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八则》)
⑨ 不畏浮云遮望眼, 。 (王安石《登飞来峰》)
⑩ ,各领风骚数百年。 (赵翼《论诗》)
乡村的瓦(15分)
冯 杰
①乡村的瓦大都呈蓝色,那种蓝不是天蓝也不是海蓝,是近似土蓝;我们乡下有个词说得准确——“瓦蓝”。这个词属于瓦的专利。在我的印象里,瓦是童年的底片,能冲洗出乡村旧事。
②瓦更像是乡村房子披在身上的一面带羽的蓑衣,在苍茫乡村没有开始也没有结束的雨的清气里漂浮。若在雨日来临时刻,瓦会更显出自己独到的神韵与魅力。雨来了,那一颗颗大雨珠子,落在片片房屋的羽毛上,胆子大的会跳起,多情的会悄悄滋润到瓦缝;最后才开始从这面蓑衣上滑落,从屋脊上,再过渡到屋檐。浩浩荡荡穿越雨瓦的通道,下去,回归大地,从而完成一方方瓦存在的全部意义。
③瓦有对称之美,任何人看到乡村的瓦,都会想到一个成语,叫“鳞次栉比”,如观黄河的鱼鳞与母亲的梳篦。瓦在骨子里是集体主义者,它们总是紧紧地扣着,肩并肩,再冻再冷也不松手。在冬天它们能感到彼此的体温,像肌肤相亲的爱人,贴得密不透风,正团结在月亮缓缓上升的乡村里。
④当瓦还没有走上屋顶,生命里的“籍贯”一栏早就填上了,是两个粗拙的字,叫“乡村”,像一个孩子或者老人用颤巍巍的笔所写。是的,瓦更是一种对乡村的坚守。在瓦的记忆里,所有的飞鸟都是浪子与过客,都是浮云与苍狗。
⑤籍贯属于乡村的瓦有一天走进城市,它晕头转向,无所事事,毫无用途。城市里的幻影夜色与镭射霓虹拒绝它。有一片瓦迷路了。它被开往城市里的一辆大卡车用来垫上面的器物,最后被拉向城市,当它完成自己的使命时又被远远地抛弃在公路边。城市人就爱过河拆桥,瓦看看身上“籍贯”一栏,早已被风的手擦模糊了。
⑥瓦上的风景只有一种,那就是“瓦松”,我们那里叫“蓝瓦精”。这称呼多气派啊!那些一棵棵站在瓦上的小小生灵,因为听风观雨的缘故,已经一位位聪明成精了。且慢,它们还是“乡间郎中”呢。乡村药谱如是说:瓦松,又名天蓬草、瓦莲草、向天草,清热解毒。我小时候得过恶性疟疾,久不见愈,姥姥就从旧屋顶上采到几棵瓦松,炖汁连服,止住了。
⑦小时候我常在梦里想到,那些瓦松站在我外祖母的屋脊上,跷着脚丫,在我不知不觉的夜半时刻,正一颗颗摘星呢。那一柄北斗七星的长勺低低地垂落下来,一如在汲瓦松上一颗颗透清的露珠。终于,一不小心,有两颗最大的掉下来,缓缓地,落在我的眼角。
⑧当我的灵魂有一天回归大地,就请瓦在上面扣上小小的一方,有你瓦的余温,还有你瓦的纹络。这一方故乡的小房子,泥与水组合的小房子,草气上飘摇的小房子,你罩着我。像谁夜半耳语:“睡吧,孩子。这叫归乡。”
1.作者从“乡村的瓦”中感受到了什么?结合全文简要回答。(4分)
2.文中说:“在我的印象里,瓦是童年的底片,能冲洗出乡村旧事。”请解释这句话的含义。(4分)
3.赏析下面的句子。(3分)
有一片瓦迷路了。
4.文章⑥⑦两段是从哪些方面写“瓦松”的?作者为什么要写“瓦松”? (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