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生活中,总有一双手不断地扶持着你,在你...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生活中,总有一双手不断地扶持着你,在你困难的时候拉住你,给你力量;在你孤寂的时候,牵着你,给你温暖;在你伤心的时候轻拍你,给你安慰……那么,你的生活中是否有这样的一双手。

请以“我想握住你的手”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1)可以写你生活中经历的事情和明白的道理;

2文体自定,诗歌除外;

3文章中不得出现校名、人名,如必须出现,一律用“×××”代替;

4不少于600字。

 

例文: 我想握着你的手 记不清多少次离家返校时母亲的目光注视着我直到人远影无,想不起多少次生病时母亲望着我那眼中有多少焦虑…… 母亲是一位普通的农村妇女,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她有一个遗憾,就是高中时那次考学的失利导致了她的一生要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于是,我和弟弟就成了母亲的希望和支柱。 为了我和弟弟的生活,母亲付出了很多,她那原本细腻、纤细的手也因此变得粗糙。于是,我就在心底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努力学习,考个好成绩。但是,一次期中考试却让我经历了一次“滑铁卢”。 面对着那无法让人置信的成绩单,我呆住了!懊恼、沮丧、失落一齐涌上了我的心火,心中的泪水、酸楚让我的心里如同打翻了五味瓶,分不清到底是什么滋味。 回到家里,面对着母亲那期许的眼神,我哭了,那是悔恨、内疚的泪水。我不知道我是怎样把成绩单拿给母亲,对我来说它有千斤重! 母亲看了看成绩单,她对我说:“孩子,在哪里跌倒就要在哪里爬起来,不能够从此趴着,人生怎么可能是一帆风顺呢!帆船只有经历了一番暴风雨的洗礼,才能使一艘真正的帆船;勇士之所意识勇气,是因为他们都曾跌倒但却勇敢地站了起来。一个人如果没有经历了失败,就不会成长,有挫折的人生,才是真正的人生,妈妈希望你不要永远活在失败里走出来,去迎接新的挑战!” 听完妈妈的话,我在心里暗暗地说:“妈妈,,您就好比是一汪清泉,洗涤着女儿心底的尘埃,女儿一定会站起来,迎接下次挑战。当我成功时,一定会握住你的手——母爱的印证,然后我们相拥走过人生。” 流水潺潺,母爱依依。执母之手,爱满人生。 【解析】 试题分析:“握手”,表示“友好、和解、理解、接纳、关怀”,写一件事表达自己“友好、和解、理解、接纳、关怀”的愿望(“我想),比如由于自己的原因,与某同学有了矛盾,产生了隔阂,自己很懊悔,想与之和解,默默想“让我握着你的手”,把事情的来龙去脉写清楚,写出自己的心情和愿望,写出自己是如何伸出手去,握着对方的手的,然后感慨只要有诚意就会化解一切矛盾,生活中人与人之间要常想到“让我握着你的手”,以诚待人。也可以写自己的亲人,比如看到母亲的操劳,想到平时忙于学习很少关心体贴母亲,突然有一种冲动想握着母亲的手一起去散步,表达自己怠慢了母亲心中的愧疚。本文更可以用排比段的形式,用散文化的语言写社会中有很多需要帮助的人,失学儿童、失独老人、残疾人、身患重病的人,甚至乞丐,我们都应该怀着一颗爱心,时刻想着“让我握着你的手”,送去一片温暖。这样写,文章的立意要高些。 考点:按要求写作。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看下面这幅漫画,请用简洁的语言说明画面的内容,并揭示其中的寓意。5分

满分5 manfen5.com

 

 

查看答案

根据课文默写。(10分)

①稻花香里说丰年          (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②受任于败军之际,            。(诸葛亮《出师表》)

③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

            ,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

⑤荷叶罗裙一色裁,                 。(王昌龄《采莲曲》)

⑥不畏浮云遮望眼,                 。(王安石《登飞来峰》)

                 ,自将磨洗认前朝。(杜牧《赤壁》)

                 ,露为风味月为香。(苏轼《莲》)

⑨安得广厦千万间,               ,风雨不动安如山!(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谁言天地宽。(贾完淳《别云间》)

 

查看答案

《江南无雪》

刘长春

故乡的冬天留给我童年与少年的,是飘雪的记忆。

②向暮时节,天阴沉着脸,云被风追着跑得飞快,气温骤降到零下几度的时候,大人们抬头望一眼灰暗的天空,说是“快要下雪了!”

③不一会儿,先是窸窸窣窣的“雨夹雪”,那雨点伴随天然六角的晶体敲打着屋背的黑瓦,就如音乐家灵巧的手轻轻地划过琴键,丁丁东东。多少年过去了,这碎玉之声还萦回在我的耳际。夜里总是睡不稳,会几次三番爬出被窝拉开窗帘看一眼,外面是不是真的下雪了。雪,说不上是什么时候,在人不知不觉中斜刺里飘落了。屋外,清冷的月光下,没有人踏雪而行,用不着着急,像林冲那样,一步高,一步低,踉踉跄跄,捉脚不住,雪夜上梁山。路上无人,田野无人。只有被风追逐着的雪,上下旋转着,左右飞舞着,飘飘洒洒,疏疏密密,忽而转身腾空,忽而前展双臂,然后,一头扑向期待拥抱她的大地。我想象这是在灯光雪亮的舞台上,大自然正在上演一场优美的舞蹈,而雪的舞蹈是一种诗意的语言,关于天的辽远,关于风的吟唱,关于云的彩衣,关于雨的精魂……满心欢喜地躺回被窝,睡梦中又好像听见了,那纷至沓来的雪的脚步──走进我家的院子了,铺在你家的门槛外了,镶上他家的窗台了,漫过田间高高低低的小路了,平齐河边弯月似的石桥了……

④清晨推门,眼前一亮:昨夜隔壁瓦屋纸窗外的世界,一片洁白。昨日地上堆满落叶还显得一片狼藉的院子,现在被大雪所掩盖,像在上面盖了一块洁白的手巾;两株挺拔的枣树,威风凛凛地披挂着银色的甲胄,从四面八方伸出雪白的手臂,指向天空;小河结了厚冰,听不见流淌的声音,没有桥,也无须桥,有一种无形的力量吸引着人一直走到对岸。河那边是田野,眺望与地平线相接的远处,也是覆盖了皑皑大雪的白线。那白雪是披在原野身上冬天的被子。在那里,“大地也睡着了──这不是长眠,这似乎是它辛勤一年以来的第一次安睡。”(梭罗《冬日漫步》)

当我不再是孩子,而是孩子的父亲的时候,关于雪的记忆也就逐渐淡漠了。孩子们却没有忘记童话里的白雪公主,向往冬天,向往寒冷,向往雪花飘飘的日子……可是冬天已经变得暖和了,没有寒冷,也没有雪。有几个冬日,天阴沉着脸,云被风追赶着跑得飞快,气温又骤然下降了,看样子是下雪的天气。还在上小学的儿子,迫不及待地问我:“爸爸,什么时候下雪?”我说:“快了,这天准下雪!”可是,雪,向往中的雪,孩子眼里的雪,被人千呼万唤着的雪,总是没有落下来。是啊,“你的睫毛上和舌头上/没有落过甜雪花/怎能说懂得温柔/你没有审视过六角的雪花/你没有见过积雪成冰/没有听过夜半的冰裂/怎能说懂得创造、破坏和一尘不染的纯洁……”(邵燕祥《雪》)

⑥江南的冬天怎么不下雪了?四季不再分明了?──我回答不上。也许,孩子长大了,长了知识,一切都会自己解答。

⑦但是,我盼望雪,依然想念过去有雪的日子。“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现在,我家里有酒,有“火炉”,独酌以外,也喜欢雪夜有人敲门,举杯共饮,作通宵长谈。明朝酒醒,不妨雇一条小舟,一起往东湖看雪……
1.第三段中,作者写了哪些“飘雪的记忆”?请分条写出。(3分)
2.请简析第四段划线句的表达特色并概括雪景的特征。(3分)
3.第五段画线句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具体分析。(4分)
4.本文题为“江南无雪”,文中却用大量篇幅写雪,请结合全文回答作者这样写的意图。(3分)

 

查看答案

当一匹被鞭打的马

①耕柱子是墨子的门徒。一天,墨子授课时,一只小鸟停在窗外的柳树上婉转鸣啼,弟子们纷纷向外张望,耕柱子也随之瞅了一眼。事后,墨子却单独严厉地责骂了他。耕柱子感到很难过,觉得受到很大委屈,抱怨说:“我犯的错误并不比别人多,却遭到老师这样严厉责难。”墨子听到之后,问他:“假如你要驾驭马和牛上太行山,你会选择鞭打马还是鞭打牛?”耕柱子回答:“我当然要鞭打马。”墨子又问:“为什么要鞭打马而不鞭打牛呢?”耕柱子回答:“因为马儿跑得快,才值得鞭打,这种能力是牛不具备的。”于是,墨子告诉他说:“我责骂你正因为你像马而不像牛,你值得批评呀!”

②其实,小到一家企业,大到一个国家,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也离不开这样的鞭策,有时是一句苛刻的责备,有时是一次严厉的惩罚,有时甚至是一些鸡蛋里挑骨头的吹毛求疵。应该感激愿意指责你的人,是他使你看到自己的不足。试想,若不是关心你,期待你下次做得更好,怎么会批评你呢?正因为在批评者眼中,你是“值得被鞭打的马”,所以才会批评你。因此,面对各种责备,应该接受,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用行动来回报关心和爱护你的人。

③有时候,遭遇特别严厉的批评,说明你是一个可造之才,是一个值得帮助的人。如果一遇到处罚,就极力进行辩解,只找客观因素,不找自身原因,一次两次还可原谅,次数多了,别人便会对你失去信心,你也就失去了提高自己的机会。一个优秀人才的成长,必须经受住各种考验,忍受各种委屈,才能完善自我。这些挑剔给了你一个臻于至善的机会,帮助完善你的人格、增加你的底蕴,使你每临大事有静气。

④现实生活中,许多人面对严苛的鞭策,只一味地感到委屈,继而意志消沉,慢慢地变得平庸;另外一些人,在鞭打中意识到自己的价值,将鞭策化为动力,扬蹄奋进,勇敢地登上人生 的顶峰。

⑤选择当一匹被鞭打的马,还是当一只不被鞭打的牛,将是你人生辉煌与平庸的分水岭。

(2014年4月9日《人民日报》)
1.开头引用墨子严厉批评耕柱子的故事,作用是什么?(2分)
2.第③④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并说说其作用。(3分)

 

查看答案

艾在端午

《诗经·采葛》曰:“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其中的“萧”与“艾”都是现在的艾。艾是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常成群生于路旁、墙脚或草坪中,叶面绿色,叶背呈灰绿色,生有绒毛。

艾,是端午节的主角,端午节的别名“艾节”,就是以艾命名的。端午,又称端阳,其时正是寒暑气交互转换之时,蚊虫苍蝇滋生,细菌病毒繁殖,人易生病。古时,人们缺乏科学观念,误以为一并皆由鬼邪作祟所致,所以古人称五月为“恶月”或“百毒月”,端午为“恶日”。自古至今,艾在端午中受到人们的挚爱,人们用它招百福、辟邪祟、祛毒害。

古代的一些经史书籍常有端午节“悬艾人、戴艾虎、饮艾酒、食艾糕、熏艾烟、洗艾浴”等民间习俗的记载。没奶年端午节之际,家家都洒扫庭除,以艾条插于门楣,悬于堂中以防蚊虫,邪却鬼”。

据专家考证,艾用于治病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我国现在的第一部方书,战国时期的《五十二病方》中就记载有艾的疗效与用法,以后在历代本草中均有记载。在我国盛产优质艾的湖北蕲州,至今还流传着“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来”的谚语,孟子也说过:“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可见艾的药用价值。

艾在端午,客观上也起到了卫生保健的作用。有人把端午节作为古代“卫生节”,也是不无道理的。
1.文章以《诗经·采葛》开头,有什么作用?(2分)
2.艾成为端午节“主角”的原因是什么?(2分)
3.划线句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并说出其作用。(2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