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的题。(17分) 文人心口的那颗朱砂痣 桂林 ①“故人西辞黄鹤...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的题。(17分)

                          文人心口的那颗朱砂痣                       桂林

①“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盛唐时的好时光,豪情万端李白的咏唱,孟浩然满怀期望地顺流而下,直奔江南。就这样一次文人相送,三月,一个明媚如画的春天,独独让个扬州占了先机,自此春色无边。    

②于是,隋唐以来,文人墨客们总是无比神往扬州,总把扬州视作一幅曼妙鲜丽的图画,编织在他们长吟短叹的杯盏中,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近代散文…… 怂恿着,诱惑着,臆想着,穿过春花兼秋月,掠过长亭更短亭,拨开岁月的风烟,只为那一个挥之不去的念头:下扬州。到扬州去。   

③他们中有一代君王,一世霸主,一群鼎盛诗家,一批锦心绣口的文章太守——隋炀帝,堪称是“成也扬州败也扬州”:为了一个琼花梦,生生开凿了一条大运河,虽然成就了南来北往水运通途惠及后世的天下大事,却落得个杀身亡国走黄泉。千年之后,从康熙到乾隆,祖孙俩皇帝每下江南一次,扬州的诗梦便膨胀很多,挡不住的诱惑,止不尽的传说,流传在大运河边、瘦西湖畔、杨柳晓岸,一如青草春生,岁岁年年……  

④而更为吸引人,且令扬州变为一处文化磁场的,是那些才高八斗、倜傥风流的“文章太守”:杜牧、韩琦、王安石、欧阳修、苏轼……他们在扬州主事期间,理政事少,闲情事多,一个个不是“青山隐隐水迢迢”,便是“春风又绿江南岸”,或者干脆“手种堂前垂柳,别来几度春风。挥毫万字,一饮千钟。”好不清雅自在,无愧为真名士者自风流!

⑤杜牧,可谓扬州知己也!从“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中的典雅而独具韵味的美色扬州,到同样出自小杜笔下的“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萧”的华美、斑斓而迷离,凭空又多了些轻灵出窍之气,恍然如入神仙之境。   

⑥一代词人姜白石,流连在国破城摧后的广陵,迷惘,多情,唏嘘不止:“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还有元朝的萨都剌来此彻悟反省,明代的唐伯虎于扬州道上思亡妻,清朝的龚自珍更是狂放张扬,豪气冲天:“春灯如雪浸阑舟,不载江南半点愁。谁信寻春此狂客,一茶一偈到扬州。”   

⑦够了!够了!无须再一一列举,就分明看见:烟花梦里的扬州,月明桥下的扬州,浅深红处的扬州,“青楼薄幸”的扬州,已然激发了他们内在的豪情、温情和柔情。A.这里的飞檐古巷,这里的墨竹绿杨,这里的清风明月,这里的流水画舫……所有的美,在别处一样可以寻到,却又不尽相同。

⑧B.若论园林之盛,扬州不如苏州;若比湖山风物,扬州又不如杭州;再若说歌舞升平艳帜高张,扬州似乎又逊于金陵。地处里下河洼地的扬州,甚至都不及一衣带水的镇江,它没有山,却异想天开地从瘦西湖的花窗里借来金山一角——船行至小金山,不过一个馒头似的小土堆。少了登高望远的意趣,却丝毫不减其超拔芸芸众生的高度。这对于那些讲究胸有千丘万壑的诗人来说,所有的这些它都没有,却又都有—— 扬州的温和柔媚,蕙质兰心,恰如一位多情女子的款语消愁,慰藉了他们对仕途的期盼,对现实的失落,对人性的迷惘,以及对儿女情长的深切眷恋。  

⑨他们来了,扬州留下了他们共同的诗梦,梦呓的对歌。扬州的一草一木,一尘一土,都成了他们诗词雅韵中一个个幽幽难诉复又击节慨叹的音符。他们走了,生命的活体虽然消失殆尽,精神的风貌却在诗文中永恒。

⑩而扬州,也不曾忘记他们,一座历史文化名城,一道道人文地标,至今仍在那一卷卷诗文,一处处石碑,一个个船娘导游绘声绘色的解说中,留存下来,即为不朽。扬州,成了文人心口的那颗朱砂痣,亦是白月光下思故乡的尘世花苑……

                                                        (节选自扬州晚报网)
1.阅读全文,分析“朱砂痣”的内涵。(4分)
2.从语言表达的角度,对文中划线句子进行赏析?(任选一句)(3分)
3.三月,一个明媚如画的春天,独独让个扬州占了先机”,请分析概括扬州之所以能占了“先机”的原因?(4分)
4.扬州的一草一木,一尘一土,都成了文人们诗词雅韵中一个个幽幽难诉复又击节概叹的音符。作为扬州人,让你情有独钟的景点是什么?请为该景点写一段导游词(6分)

1. “朱砂痣”即是指文人心中的扬州,具体指三月扬州明媚如画的春天;以及才高八斗、倜傥风流的文人名士在扬州留下的传世佳话。 2. A.该句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气势恢宏地描写了扬州的景观,赋予了自然景观以人文性,表达了作者对扬州的深深眷恋。 B.该句运用了对比的表现手法,把扬州和苏州、杭州、金陵作比,衬托出了扬州的温和柔媚,蕙质兰心。 3. “先机”:首先指扬州三月的风光别致,令人流连,更是指从帝王将相到一个个文人骚客都对扬州情有独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让扬州成为一座历史文化名城。(4分) 4. 自选景点,尽量用优美的语言介绍出景点的特征。 【解析】 1. 试题解析:这道题考查的是对于题目中关键词“朱砂痣”的理解,在文章最后作者明确指出“朱砂痣”就是指扬州本身,然而答题时应从外在的可以触及的扬州春景和蕴含于内在的文化底蕴作答,才能深刻。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2. 试题分析:赏析句子,首先要观察句子的特点,确定赏析的角度。赏析的角度可以是修辞、表现手法、句子的内涵、描写手法……确定之后,联系文章的内容,揭示出句子中所描写的景物的特点和作者的感情。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含意,品味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3.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词语的理解能力,一定要在熟读②——⑥段的基础之上才能有总体的把握,从隋唐的帝王将相到杜牧、姜白石等人与扬州的牵连来深刻理解“先机”一词。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4. 试题分析:导游词是导游人员引导游客观光游览时的讲解词,是导游员同游客交流思想,向游客传播文化知识的工具。因此学生们解答此题时要介绍去过的景点,然后尽量用优美的语言介绍出景点的特征,既包括自然景观的特点,也包括文化内涵。 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F。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的题。(13分)

把持住良知的标尺

①有人说,生活是一片深不可测的大海,波涛汹涌,暗礁浮沉。人在其中飘飘荡荡,渡去铅华,洗尽浮尘,最后只剩早已白发的少年,静静的伫立在时间的尽头,望着那无法触及的彼岸。但我却相信,良知是能带人直挂云帆济沧海的最好航针。端平这把标尺,它就会指引你在人生航线中问心无愧的驶向理想的彼岸。

  ②“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是文天祥武装抗元失败被俘后,在元朝劝他投降时写的一首诗。意在表达自己对祖国的无限热爱与坚贞不屈的决心。这首诗,也成为文大夫无法摧毁的精神支柱,让他在无数个无眠之夜里平静地忍受折磨,坚定地拒绝降元,最终用良知在史册上写下了光辉的一章,成就了他的凌云壮志,无愧于他的赤血丹心。  

③孟子曾说“鱼和熊掌不能兼得”,那么钱财和忠义之间呢?和珅就毫不犹豫的将自己内心的标尺倾向了黄金。他依仗为皇帝所宠,利用职权受贿贪污,其私产堪比国库。自以为机关算尽,但终被嘉庆帝抓住了把柄,落得个人财两空的下场。他倾斜了良知的标尺,也终因此举误了自己的身家性命,成为历史的污点,为万世所诟。 

④古人云“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古人的智慧汇集于此,余音不绝,提醒与警示后人要以良知治世,诚义为人。然而,近年来,社会的风气却日渐下滑。                               

⑤有一句“笑话”如是说道:“外国人喝牛奶,结实;中国人喝牛奶,结石。”而但凡心存良知的人看到这句话想必都笑不出来。近年来,孔雀绿,苏丹红,落日黄等化工原料频频“走进”食品,而三鹿毒奶粉更是让国人心寒。再看看那些捡变质菜来卖的小商贩,那些说违心话的记者,那些不以正义而以利益为目的的律师.......这些恶性事件足以表明,失去良知后的国家是何等冷漠,而这些人又怎能说出自己不愧对于天,不愧对于人?  

⑥天使的翅膀碎了,落到人间,成了我们的忧伤;良知的背囊丢了,散到人间,成了撒旦的魔掌。良知的标尺一旦倾斜,便必然坠落地狱,万劫不复;而良知的树一旦开花,也定将连年富贵,万古流香。 

⑦盈盈月光,我掬一杯最清的;落落余晖,我拥一缕最暖的;                                          ;萋萋芳草,我摘一束最灿的;而漫漫人生,我要把持住那杆最真的——良知。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不超过10个字,3分)
2.指出第②、③小节的主要论证方法,并结合文章内容,阐述其表达作用。(3分)
3.请根据第段的语句,进行仿写,使得句意上下连贯。(2分)

                                            
4.作家王蒙新出版的《守住中国人的底线》一书是一剂唤醒国人良知的猛药。如果有一天,人们争相去扶摔倒的老人,对社会的丑恶现象深恶痛绝、嗤之以鼻,逐步回归人性的真、善、美,那么全社会时时处处就会充满春天的温暖,联系生活实际,谈谈如何把持住良知的标尺(80-100字,5分)

查看答案

阅读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16分)

李尚隐,其先赵郡人,世居潞州之铜鞮,近又徙家京兆之万年。满分5 manfen5.com明经累举,补下邽主簿。时姚珽为同州刺史,甚礼之。景龙中,为左台监察御史。时中书侍郎、知吏部选事崔湜吏部侍郎郑愔同时典选,倾附势要,逆用三年员阙,士庶嗟怨。寻而相次知政事,尚隐与同列御史李怀让于殿廷劾之,湜等遂下狱推究,竟贬黜之。时又有睦州刺史冯昭泰,诬奏桐庐令李师等二百余家,称其妖逆,诏御史按覆之。诸御史惮昭泰刚愎,皆称病不敢往。   尚隐叹曰:“岂可使良善陷枉刑而不为申明哉!”遂越次请往,竟推雪李师等,奏免之。

                                                     (节选自《旧唐书·列传》)

【注】铜鞮tóng 春秋晋邑名。 弱冠:古人二十岁行冠礼,以示成年,但体犹未壮,还比较年少,故称“弱”。   明经:隋唐时科举制度选拔人才的一个门类。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实词。(4分)

(1)近又                   (2)明经             

(3)逆用三年员               (4)越次请往           
2.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3分)

例句:时姚珽为同州刺史,甚礼之。

A.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

B. 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

C. 愿陛下亲之信之(《出师表》)

D.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陋室铭》)
3.翻译句子。(6分)

(1)尚隐叹曰:“岂可使良善陷枉刑而不为申明哉!”

(2)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与朱元思书》)

(3)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小石潭记》)
4.这段文字主要记叙了什么事?表现李尚隐的什么品格?(3分)

查看答案

阅读诗歌,完成题。(6分)

春尽途中 杜牧

田园不事来游宦,故国谁教尔别离?

独倚关亭还把酒,一年春尽送春时。

(1)第三句中“独”字用得好不好,为什么?(3分)

(2)请结合“故园谁教尔别离?”一句指出这句全诗蕴含了诗人的什么感情。(3分)

 

查看答案

语文实践活动。(7分)

【活动一】品味名著。(4分)

在散文集《朝花夕拾》中,表现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压制的文章是《                 》和《             》;鲁迅一生中始终不能忘怀的三个人是:藤野先生、                      

【活动二】2014年“315”晚会热点之一,教育领域: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儿童及成人社会教育机构越来越多。此行业的公司资质及背景、师资的真实性、如何评估效果等均可以产生众多话题。也许有机会挖出类似十年前“欧典”地板这种假洋鬼子来也未可知。此行业由于是一个相对来说比较新型的行业,但其影响力不可忽视。请联系身边你所了解的教育新型行业,谈谈自己的看法。(3分)

 

查看答案

默写。(每空1分,共9分)

(1)竹外桃花三两枝,                     。(苏轼 《惠崇<春江晚景>》

(2)                    ,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

(3)沉舟侧畔千帆过,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4)                   ,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

(5)山重水复疑无路,                   。(陆游《游山西村》)

(6)                    ,西北望,射天狼。(苏轼《密州出猎》)

(7)安得广厦千万间,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8)走进唐诗,我们可以感受到人间的深情厚谊:《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                              ”的诗句,让我们感受到岑参对友人的牵挂不舍之情。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