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语段,回答小题(共20分) 龙眼与伞 迟子建 ①大兴安岭的春雪,比冬天的...

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题(共20分)

龙眼与伞

迟子建

大兴安岭的春雪,比冬天的雪要姿容灿烂。雪花仿佛沾染了春意,朵大,疏朗。它们洋洋洒洒地飞舞在天地间,犹如畅饮了琼浆,轻盈,娇媚。

我是喜欢看春雪的,这种雪下得时间不会长,也就两三个小时。站在窗前,等于是看老天上演的一部宽银幕的黑白电影。山、树、房屋和行走的人,在雪花中闪闪烁烁,气象苍茫而温暖,令人回味。

去年,我在故乡写作长篇《额尔古纳河右岸》。四月中旬的一个下午,正写得如醉如痴,电话响了。是妈妈打来的,她说,我就在你楼下,下雪了,我来给你送伞,今天早点回家吃饭吧。

没有比写到亢奋处遭受打扰更让人不快的了。我懊恼地对妈妈说:“雪有什么可怕的,我用不着伞,你回去吧,我再写一会儿。”妈妈说:“我看雪中还夹着雨,怕把你淋湿,你就下来吧!”我终于忍耐不住了,冲妈妈无理地说:“你也是,来之前怎么不打个电话,问问我需不需要伞?我不要伞,你回去吧!”

我挂断了电话。听筒里的声音消逝的一瞬,我马上意识到自己犯了最不可饶恕的错误!我跑到阳台,看见飞雪中的母亲撑着一把天蓝色的伞,微弓着背,缓缓地朝回走。她的腋下夹着一把绿伞,那是为我准备的啊。我想喊住她,但羞愧使我张不开口,只是默默地看着她渐行渐远。

也许是太沉浸在小说中了,我竟然对春雪的降临毫无知觉。从地上的积雪看得出来,它来了有一两个小时了。确如妈妈所言,雪中夹杂着丝丝细雨,好像残冬流下的几行清泪。做母亲的,怕的就是这样的泪痕会淋湿她的女儿啊!而我却粗暴地践踏了这份慈爱!

从阳台回到书房后,我将电脑关闭,站在南窗前。窗外是连绵的山峦,雪花使远山隐遁了踪迹,近处的山也都模模糊糊,如海市蜃楼。山下没有行人,更看不到鸟儿的踪影。这个现实的世界因为一场春雪的造访,而有了虚构的意味。看来老天也在挥洒笔墨,书写事态人情。我想它今天捕捉到的最辛酸的一笔,就是母亲夹着伞离去的情景。

雪停了。黄昏了。我锁上门,下楼,回妈妈那里。做了错事的孩子最怕回家,我也一样。朝妈妈家走去的时候,我觉得心慌气短。妈妈分明哭过,她的眼睛红肿着。我向她道歉,说我错了,请她不要伤心了,她背过身去,又抹眼泪了。我知道自己深深伤害了她。我虽然四十多岁了,在她面前,却依然是个任性的孩子。

母亲看我真的是一副悔过的表情,便在晚餐桌上,用一句数落原谅了我。她说:“以后你再写东西时,我可不去惹你!”

《额尔古纳河右岸》初稿完成后,我来到了青岛,做长篇的修改。那正是春光融融的五月天。有一天午后,青岛海洋大学文学院的刘世文老师来看我,我们坐在一起聊天。她对我说,她这一生,最大的伤痛就是儿子的离世。刘老师的爱人从事科考工作,常年在南极,而刘老师工作在青岛。他们工作忙,所以孩子自幼就跟着爷爷奶奶,在沈阳生活。十几年前,她的孩子从沈阳的一个游乐园的高空意外坠下身亡。事故发生后,沈阳的亲属给刘老师打电话,说她的孩子生病了,想妈妈,让她回去一趟。刘老师说,她有一种不祥的预感,觉得儿子可能已经不在了,否则,家人不会这么急着让她回去。刘老师说她坐上开往沈阳的火车后,脑子里全都是儿子的影子,他的笑脸,他说话的声音,他喊“妈妈”时的样子。她黯然神伤的样子引起了别人的同情,有个南方籍旅客抓了几颗龙眼给她。刘老师说,那个年代,龙眼在北方是稀罕的水果,她没吃过,她想儿子一定也没吃过。她没舍得吃一颗龙眼,而是一路把它们攥在掌心,想着带给儿子……

那个时刻,我的眼前蓦然闪现出春雪中妈妈为我送伞的情景。母爱就像伞,把阴晦留给自己,而把晴朗留给儿女。母爱也像那一颗颗龙眼,不管表皮多么干涩,内里总是深藏着甘甜的汁液。
1.题目“龙眼与伞”有何作用?(3分)
2.品味段画线句运用的修辞手法其表达效果2
3.-我”的心理状态经历了“亢奋”→“     ”→“     ”的变化过程。(2分)
4.请你说说文中母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2分)
5.作者写了自己与母亲之间的故事,为什么还要写刘老师的故事?结合全文,说说你的看法。(3分)
6.段划线句的景物描写有何作用?(3分)
7.说说结尾段的作用。(3分)
8.结合实际,谈谈你读完此文后的感受。(2分)

1.(3分)线索,暗含中心,对母爱的赞美及对母爱的理解都蕴含其中1,吸引读者,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2.拟人1,生动形象的描绘了春雪飞舞的美态 3.第③-⑤中我”的心理状态经历了“亢奋”→“不快”→ 羞愧 ”的变化过程。(2分) 4.(2分)慈爱、宽容 5.(3分)写出了刘老师对儿子的爱,突出母爱的伟大这一中心,引出下文的联想和抒情1,使情节更完整。 6.(3分)生动形象的描写了雪大、环境迷离、冷寂的特点。烘托母亲回去的孤独和辛酸,表达了自己万分懊悔的心情。 7.(3分)29总结全文,照应题目;点明中心,运用比喻,生动形象的抒发了对母爱的赞美之情。 8.略 【解析】 1. 试题分析:阅读全文,了解文题事物与文中情节的关系,点明其线索的作用,再结合最后一段文字说明其与表达中心的关系。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2. 试题分析:赏析句子,要根据句子的内容和语言表达从写作手法、表现的情境(景物特点)、表达的情感(作品中人物或作者)几个方面来分析,点评生动的字词,指出其精彩巧妙之处。要用评价语“形象生动”“突出”等。本题点明修辞手法,说明表现了描写物的什么特点即可,使用“形象”“生动”评价语。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含意,品味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3. 试题分析:阅读所示文段,找到描写“我”心理活动的语句,摘录关键词即可。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4. 试题分析:分析人物形象,要从文中人物的言行描写和作者情感的倾向(观察有无评价语)来分析概括其身份、性格、思想品质的特点。 考点:欣赏作品的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5. 试题分析:阅读有关情节内容,以“爱”这个表达的中心点来理解事件的意义,再从与下文情节的关系来分析理解。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语段的作用。能力层级为理解B。 6.6】 试题分析:在叙事文章中,景物描写属于环境描写。其主要作用有交代故事的环境、铺垫情节、表达人物的情感、烘托人物形象等作用,要根据具体文章来分析。本文此处的描写主要是突出雪的特点,以此来衬托母亲的心情,根据文字具体分析。 考点:分析景物描写的作用。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7.7】 试题分析:阅读最后一段,其作用是明显的。从结构方面点明总结全文,照应文题;从内容方面说明抒情了作者对母亲的情感,突出了文章中心。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语段的作用。能力层级为理解B。 8.8】 试题分析:本文情节易懂,主题明确。从“母爱”这方面谈感想即可。 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F。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语段  回答小题(共10分)

[甲]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 齐人三鼓,刿曰: “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乙]故知胜有五: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胜,上下同欲者胜,以虞①待不虞者胜,将能而君不御②者胜。此五者,知胜之道也。故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

注释:①虞:戒备,准备。②将能而君不御:将帅有才能,国君不干涉。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3分)

⑴公将之(          克,公问其故(     (3)此五者,知胜之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⑴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⑵故曰:知彼知已,百战不殆。
3.“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这表现了曹什么样的性格特点?(1分)
4.鲁国在长勺之战中取得胜利印证了乙文中的一些说法,请选择一个简要说明。(2分)

查看答案

古诗文填空(每空1分共10分)

1、半卷红旗临易水,               。《雁门太守行》

2、                      ,君子好逑。《关雎》

3、                         ,却话巴山夜雨时。《无题》

4、安得广厦千万间,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5、                   ,白露未晞。 《蒹葭》

6、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7、《行路难》一诗中,诗人用形象化的语言,表现世途艰难的句子是:

                                                         

8、辛弃疾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以豪迈的情怀表达自己一生理想的句子是:                                                     

 

查看答案

下面几种情景的表达,得体的一项(   

A.当同学向你请教问题时,你说:“有何见教?请说吧!”

B.在列车上巧遇你久仰的一位名作家,你说:“您好,我已久仰您的大名。我非常喜欢您的文章。

C.当好朋友邀请你看球赛时,你说:“都快中考了,我没空!”

D.当班主任到你家走访时,你说:“你真是无事不登三宝殿啊!”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语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2分)

①一次富兰克林买到一本《旁边者》的刊物,边读边把几篇文章的大意摘录下来。

②接着就把自己写的与原文比较,发现自己的缺点,就把它改正过来。

③几年以后,他模拟原文的风格,写出了一篇篇文章。

④这样下来,他不仅掌握了作者的观点取到了“真经”,而且学习了作者的思维方法,锻炼了自己的创造力。

⑤“不动笔墨不读书”是强化记忆,训练思维的好方法。

⑥当年美国的科学家富兰克林的成功就是由此开始的。

A. ⑤⑥②③①④    B.④③②①⑤⑥   C. ⑤⑥①③②④   D.①②④③⑤⑥

 

查看答案

选出下列修辞方法判断正确的一组(   

看见这样鲜绿的麦苗,就嗅出了白面馍馍的香味来了。

⑵读书就像用麦管吮吸甘露,让人欣喜,让人着迷。

⑶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⑷风含情,水含笑,路边的花儿也好像向我们招手……

A.夸张    比喻   排比    拟人    B.夸张    比喻   对偶    拟人

C.比喻    比喻   对偶    拟人    D.拟人    夸张   排比    比喻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