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餐桌上的谜底(9分) ① 小时候,每晚入黑的时候,我总要瞅准时机,站在自家门口,...

餐桌上的谜底(9分) 

① 小时候,每晚入黑的时候,我总要瞅准时机,站在自家门口,闻对门邻居餐桌上飘出的肉香。那时我家半个月才吃一次肉,我实在是太谗了。

  ② 每次,闻着邻居家飘出的肉香,我会身不由己地移动脚步,一步一步地_____(挪、走、跑)到邻居家门边。  

有一天,我终于问妈妈:“邻居的餐桌上为什么总有鱼和肉?”

妈妈没有回答我。一个星期天,妈妈喊上我,问:“你今晚想不想吃肉?”我说:“想!做梦都想。”妈妈说:“好吧,你跟我去。”

妈妈带我到一家建筑工地,向工头要了一截土方,工头在土方上画了白灰线,挖完线内的土方,给工钱20元。妈妈说:“挖吧,挖完了,今晚就有肉吃了。” 

⑥ 我只挖了一会儿,手就软了,且磨起了泡。妈妈比划着说:“得两元钱了,挖吧,再挖挖就又两元了。”我___________(支撑、支持、坚持)了一会儿,终于挖不动了。妈妈说;“你歇一会儿再干。”我就这样干一会儿歇一会儿,而妈妈总是不停地干。我记得那是初秋,天气依然很热,妈妈的衣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这么苦,我甚至不想吃肉了。 

⑦ 一天下来,我们终于把土方挖完了。妈妈从工头那里领了20元钱。我连走路的力气都没有了。妈妈背上我,到集市上,问我喜欢吃鱼还是肉,我说都喜欢。 

⑧ 晚上,餐桌上摆了香喷喷的鱼和肉,弟妹们都吃得香极了。妈妈对我说:“孩子,我想你知道邻居餐桌上的谜底了。”  

是的,我知道了。 

⑩ 妈妈又对我说:“这叫吃苦,孩子,你知道吗?”面对妈妈,面对餐桌上的鱼和肉,还有吃得正香的弟妹,我哭了。

  那年,我11岁。
1.第②段和第⑥段的横线上应分别填入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_。(1分)  
2.①-②段写小时候“我”很谗,主要用了什么描写手法?(2分)     
3.“邻居的餐桌上为什么总有鱼和肉?”面对“我”的提问,妈妈为什么没有直接回答?(2分)
4. ⑨段写道:“是的,我知道了。”联系上下文,说说“我”到底知道了什么?(2分)     
5.请结合文意简要地写下你对这位母亲的认识、评价。(2分)     

 

1.挪;支撑。 2.(行动)动作描写。 3.空讲道理,不如让其亲身体验。 4.知道了邻居餐桌上的谜底,即美好的生活要靠劳动来创造。 5.善于教育孩子,富有吃苦精神等。 【解析】 1. 试题分析:阅读填空前后的句子,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情境,比较括号中各个语词意义和表达作用上的区别,第一空根据前句中“移动脚步”人物的这一动作可知应选用“挪”;第二空,根据前句“手就软了”这一句体会人物的心理“不想再挖”,而妈妈鼓励继续挖,所以用“支撑”来表达孩子勉强挖的状态。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2. 试题分析:了解人物的四种描写方法,根据所示句子内容即可判断。 考点:分析作品描写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3. 试题分析:在文中找到相关的情节,抓住“妈妈”的行为活动,结合妈妈所说的话“孩子,我想你知道邻居餐桌上的谜底了。”理解“妈妈”对孩子的教育方法,具体分析作答。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4. 试题分析:根据文中前后情节内容,结合妈妈所说的话“孩子,我想你知道邻居餐桌上的谜底了。”即可作答。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5. 试题分析:概括文中情节,抓住“妈妈”的言行,即可了解其对孩子的教育方法,加以评价。 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F。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相传叫作百草园。现在是早已并屋子一起卖给朱文公的子孙了,连那最末次的相见也已经隔了七八年,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在那时却是我的乐园。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啪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臃肿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葚要好得远。
1.第1段中“似乎”和“确凿”两个词放在一起是否矛盾,为什么?(1分)
2.给第2段划分层次,用“║”在文中划中。(1分)
3.第2段的中心句是哪一句,用              在文中标出。(1分)
4.第二段描写了菜畦、桑葚的颜色特征;油蛉、蟋蟀的         特征 ;黄蜂、叫天子的动作特征,这些说明作者写景状物时,紧紧抓住了它们的特征。(1分)        
5.文中画线的①②句分别采用了          )和         的修辞方法。(2分)
6.文中加点的两个“这里”具体指代什么? (1分)
7.文中用了“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这几个词语,这样写的原因是什么?(1分)
8.选文对环境、事物进行叙述描写,下面全是外形描写的一项是     (1分)

A.何首乌有臃肿的根  高大的皂荚树     B.光滑的石井栏       轻捷的叫天子

C.鸣蝉在树叶里长吟 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 D.碧绿的菜畦   覆盆子像小珊瑚攒成的小球
9.选文②中作者从视觉、听觉、味觉角度,调动多种感官描写百草园的景色。请举出具体的例子。(3分)

①视觉:                                   

②听觉:                                                             

③味觉:
【小题10 】选文②段中描写了哪几个季节的景色?(1分)
10.在泥墙根一带可以做哪些事?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2分)
11.介绍“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这个传说有何作用?(1分)

 

查看答案

文言阅读(10分)

【甲】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乙】 司马光,宋哲宗时宰相,尝主编《资治通鉴》,为一时之名臣。其幼时患①记忆不若人,众兄弟既成诵而游息矣,独闭门不出,俟②能讽诵③乃已。自言:“用力多者收功远,乃终身不忘也。”及长,遍览古籍,博闻强志④,曰:“书不可不成诵。或马上,或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

[注]①患:担心 ②俟sì:等待。 ③讽诵:出声诵读,抑扬顿挫地诵读。④ 博闻强志:形容见闻广博,知识丰富,记忆力强。

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字的意思。(4分)

(1) 稍稍宾客其父 __________ (2) 泯然众人矣________________

(3)主编《资治通鉴》_____ (4)长,遍览古籍________________
1.翻译下列句子。(2分)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2.方仲永从五岁起就能“指物作诗立就”,可到十二三岁时却______到了二十岁时居然______作者运用的___________写法,有力地表现了方仲永才能发展变化的三个阶段。(3分)
3.试比较仲永与司马光两人的不同经历,并谈谈你从中获得的启示。(1分)

 

查看答案

默写(每空一分共9分)

1)请你写出描写春天景色的古诗句                           

2)水何澹澹,              

3)几处早莺争暖树,              

5)有诗云:“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木兰诗》中有相似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                        

6)我寄愁心与明月,              

7              ,却话巴山夜雨时。

8)烟笼寒水月笼沙,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是   

A 冰箱里放有苹果、桔子、香蕉,黄瓜等水果。

B.新建的班委会健全并建立了一系列班级管理制度。

C.我们一些足球运动员的技术水平没有多大改善。

D.小张明天要去北京参加全国青少年计算机知识竞赛。

 

查看答案

选出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 

A.你们是赞成明明的意见呢,还是赞成亮亮的意见?

B.“这不是我们的狗,”普洛诃夫接着说,“这是将军的哥哥的狗。”

C.小河对岸三四里处是浅山,好似细浪微波,线条柔和,蜿蜒起伏。

D.她轻轻地哼起了《摇篮曲》:“月儿明,风儿静,树叶儿遮窗棂啊……”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