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12分)
低 调
冯骥才
①在媒体和网络的时代,一个人只有高调才会叫人看见、叫人知道、叫人关注。高调必须强势,不怕攻击,反过来愈被攻击愈受关注,愈成为一时舆论的主角,干出点什么都会热销;高调不仅风光,还带来名利双赢,所以有人选择高调。
②有人以为高调是一种成功,其实不然。高调只是这个时代的一种活法。当然,每个人都有权选择自己的活法,选择什么都无可厚非。于是,另一些人就去选择另一种活法——低调。
③这种人不喜欢一举一动都被人关注,一言一语也被人议论,不喜欢人前显贵,更不喜欢被“狗仔队”追逐,被粉丝死死纠缠与围困,被曝光曝得一丝不挂;他们明白在商品和消费的社会里,高调存在的代价是被商品化和被消费。这样,心甘情愿低调的人就没人认识,不为人所知,但他们反而能踏踏实实做自己喜欢的事,充分地享受和咀嚼日子,活得平心静气,安稳又踏实。你问他怎么这么低调,他会一笑而已;就像自己爱一个人,需要对别人说明吗?
④所以说:低调为了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高调为了生活在别人的世界里。
⑤我很尊敬我的一些同行的作家。在市场称霸的社会中,恐怕作家是最沉得住气的一群人。他们平日不知躲在什么地方,很少伸头探脑,有时一两年不见,看似在人间蒸发了,却忽然把一本十几万或几十万字厚重的书拿了出来;他们笔尖触动的生活与人性之深,文字创造力之强,令人吃惊。待到人们去品读去议论,他们又不声不响扎到什么地方去了。惟其这样才能写出真正洞悉社会人生的作品来。
⑥作家天生是低调的。他们生活在社会深深的皱折里,也生活在自己的心灵与性情里,所以看得见黑暗中的光线和阳光中的阴影,以及大地深处的疼点。他们天生不是做明星的材料,不会经营自己只会营造笔下的人物;任何思想者都是这样:把自己放在低调里,是为了让思想真正成为一种时代的高调。
⑦享受一下低调吧——低调的宁静、踏实、深邃与隽永。低调不是被边缘被遗忘,更不是无能。相反只有自信才能做到低调和安于低调。
(选自《今晚报》有删改)
1.简要概括本文的论述思路。(3分)
2.文章第①至③段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有何作用?(3分)
3.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你对“只有自信才能做到低调和安于低调”这句话的理解。(3分)
4.在媒体和网络的时代,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如何看待那些高调的炒作自我的现象?(3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8分)
网络正在改变我们的大脑
杨 凡
①人类的大脑是高塑性的,神经元和突触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当我们依赖电脑作为理性世界的媒介时,大脑就会受到迅速而明显的影响。
②脑科专家斯茅与他的研究团队曾做过一个实验:让12名互联网老用户和12名互联网新手开始使用谷歌,同时对他们进行了大脑扫描。结果显示,两组研究对象大脑之间的显著区别在于大脑皮层一片被称为背侧前额叶皮质的区域,它的功能是处理短期记忆和决策制定,新手的扫描结果显示这片区域活动微弱,而老手的则非常活跃。
③斯茅要求12名互联网新手在以后的5天每天使用互联网。第6天,他们重新扫描了各组的大脑两组大脑扫描图片显示,代表大脑活跃程度的亮斑图案几乎一模一样。可见,仅通过5天的训练,互联网新手大脑皮层前部的神经回路就被激活了。
④实验证明:从事某个特定活动的频率越高,神经通路负责执行这项活动的能力就越强。如果反复刺激同一区域,那个区域的神经回路将变得兴奋。后来的实验也证明:如果你忽略其他区域,其他神经回路将会相应变得衰弱。由此科学家认为,互联网已经改变人类思维方式,降低大脑集中精力的能力和深度思考的频率。
⑤阅读并非人类与生俱来的能力,人们需要通过学习掌握这种能力。网上阅读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使用大脑的方式,以快餐式、跳跃性、碎片化为特征的“浅阅读”正成为一种阅读新趋势。
⑥伦敦大学用5年时间做了一个网络研读习惯的研究。报告说:“很明显,用户们不是在以传统方式进行在线阅读,相反,一种新‘阅读’方式的迹象已经出现:用户们在标题、内容页和摘要之间进行着一视同仁的‘海量浏览’,以求快速得到结果。”
⑦即使不在电脑前时,上网养成的阅读习惯也会继续回荡在我们的脑细胞中。上网使我们的神经集中在略读和多任务同时处理。以这种方式阅读时,我们充其量只是一台“信息解码器”,而我们专注地进行深度阅读时所形成的那种理解力、那种丰富的精神联想,很大程度上都流失掉了。
⑧美国哈佛大学的丹尼尔·韦格纳教授曾发现,结婚时间长的夫妇会依赖对方做自己的“记忆库”。科学家把这称为“交互记忆”。交互记忆是“外部记忆库”,就如同人们遇到不明白的问题会向专业人士请教一样,而现在,互联网也成为交互记忆的一种途径。
⑨互联网的知识储存和查找功能助长了我们的惰性,我们不必记忆什么,因为任何知识都可以通过“复制”加“粘贴”来完成。这种便利让人难以抗拒。但是,当我们开始利用网络代替个人记忆,从而绕过巩固记忆的内部过程时,我们就会面临掏空大脑记忆的风险。
(选自《发明与创新》)
1.根据文章内容,说说网络改变了我们大脑的哪些方面。(3分)
2. 文中划线句中加点词语“几乎”能否去掉,说明理由。(2分)
3.第⑥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14分)
王翦伐楚
王翦取陈以南至平舆。楚人闻王翦益军而来,乃悉国中兵以御之;王翦坚壁①不与战。楚人数挑战,终不出。王翦日休士洗沐,而善饮食,抚循之;亲与士卒同食。久之,王翦使人问:“军中戏乎?”对曰:“方投石、超距②。”王翦曰:“可用矣!”楚既不得战,乃引而东。王翦追之,令壮士击,大破楚师,至蕲南,杀其将军项燕,楚师遂败走。王翦因乘胜略定③城邑。
(选自《资治通鉴》,有删改)
【注】①壁:营垒。②投石、超距:扔石头、跳远游戏训练。③略定:攻占平定。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王翦益军而来/曾益其所不能 B.乃悉国中兵以御之/悉以咨之
C.王翦日休士洗沐/主人日再食 D.楚师遂败走/遂不得履
2.用斜线(/)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二处。(2分)
王 翦 因 乘 胜 略 定 城 邑。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5分)
(1)王翦取陈以南至平舆。(2分)
(2)楚既不得战,乃引而东。(3分)
4.从选文中可以看出王翦是一个怎样的人?试结合语段作简要分析(4分)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小题。(6分)
山亭夏日
【唐】高 骈
绿树阴浓夏日长, 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 满架蔷薇一院香。
1.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水晶帘动微风起”诗句。(4分)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2分)
名著阅读题。(8分)
(1)在《父亲的病》和《琐记》中,作者都提到了衍太太,请举两例说说我为什么不喜欢衍太太。(4分)
(2)农村来的祥子,在失去父母与自己的土地后跑到城里,他的最大的愿望是什么?在实现这个愿望的过程中先后经历过“三起三落”,请简要概括一下。(4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题目。(9分)
连云港有170多公里的海岸线,弯曲的海岸线构成著名的海州湾。这里散布着7个岛屿,像7颗明珠,镶qiàn( )在万顷碧波之中。绵长的金色海滩,细沙平软,形成一个个天然海宾浴场;现代化的深水良港掘起在秀丽的海湾。伫立岸边,欣赏日出,自然会在日出的喷薄中感受向上的力量; , ;欣赏高山,自然会在高山的巍峨中感悟理想的崇高。一目数景,姿态万千,景趣jiǒnɡ( )别,使人格外心醉情怡。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2分)
(2)语段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并加以改正。(2分)
(3)在横线处续写一个句子,使之与前文构成一组排比句。(2分)
(4)文中有一个病句,请找出来加以修改。(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