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课文默写。(10分)
① ,思而不学则殆。(《论语》八则)
②纤纤擢素手, 。(《古诗十九首》)
③ ,关山度若飞。(《木兰诗》)
④山光悦鸟性,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⑤ ,相失万重云?(杜甫《孤雁》)
⑥无情有恨何人觉? 。(陆龟蒙《白莲》)
⑦ ,鬓微霜,又何妨!(苏轼《江城子》)
⑧爱惜芳心莫轻吐, 。(元好问《同儿辈赋未开海棠》)
⑨ ,陡上陡下,人走池底,仰视莲花反在天上,以空奇。(张岱《于园》)
⑩落红不是无情物, 。(龚自珍《己亥杂诗》)
(15分)
向日葵
刘梅花
⑴那个村庄,在沙漠里。向日葵呢,都种在沙滩上。我们村的人,都叫它葵花,还不知道它有个名字叫向日葵。
⑵葵花长到和我一样高的时候,就快要开花了。爹说,浇一遍水吧,不然花开不肥。这么一说,我和弟弟就低下头不言传了,我俩都很懒的。爹谄媚地笑着,黄黑枯瘦的笑脸也像葵花一样,跟着我们转,那么饱满。
⑶浇水就要追肥,这简直是一定的。爹拎着铁锹,在每株葵花根底下剜一个小坑,我跟在后头,往小坑里填一把化肥。弟弟扫尾,一脚踢进去土,把土踩实,埋好化肥。弟弟踩得很快,在后面喊着:“梅娃子,你快些行不行?”
⑷我也催着让爹快些剜坑。货郎跑得那么快,不是腿脚好,是因为后面被狗撵着。
⑸我跟得紧,葵花硕大的花盘和爹擦肩而过,反弹过来,梆的一下打在我的脑门上,打得我晕头转向。爹一转身,讨好地笑,他知道我动不动就尥蹶子不干活了。明亮的,青灰的,散发着刺鼻气味的化肥,在地里撒了一层,像落了霜。让水随便冲好啦,怎么冲,肥水还都在自家的田里。
⑹水渠里的大水已经哗哗地奔涌来了,像没套上笼头的野马,横冲直撞。水冲进葵花田里,我听见十万葵花咕咚咕咚喝水,直喝得打嗝儿。
⑺浇过水之后,那些化肥,就暗暗催着葵花生长,狗撵着一样。才两三天,葵花就全部开了。
⑻十万葵花开,那花儿像火苗一样扑跃,灼灼地燃烧起来。村庄被花攻陷了,沙漠也被花占领了。上学的路上,路两旁都是葵花拥挤的笑脸。葵花开呀开呀,浑身的劲儿都拿来开花。它们这么高兴干吗呢,龇牙咧嘴的,开得一塌糊涂。
⑼我汗流满面地打杈枝。叶腋下偷偷伸出来好多枝,顶着拳头大的花盘,也企图开个花。这些都要摘掉,不能要。顺便看脚下杂草,不顺眼的,一脚踢飞。打下来的叶子、花盘,都是灰毛驴鲜嫩的口粮。它幸福地嚼着,嘴角淌着绿色的汁液,浑身闪着油亮的光芒。咴咴地叫两声,身上的皮毛抖动着,颤颤的。
⑽我家还有一只大肚子的羊,也在田埂上吃葵花叶子。我故意把叶子扔在它的脑门上,它甩甩脑袋,不看我,急着挑挑拣拣地搜寻着细嫩的叶子吃。这是一种境界,它的眼里只有草,没有我。
⑾清晨,阳光倾洒在沙漠里,倾洒在葵花上,那种金黄,简直让人束手无策。十万朵花,面朝东方,似乎可以听见轰轰烈烈燃烧的声音,如火如荼,连沙漠都快要被花儿点燃了。
⑿万籁俱寂,只有花开的声音。鸟不鸣,花却喧嚣。看一眼,被野性的美击打得丢盔弃甲,落荒而逃。太美的东西,让人自卑。
⒀一场盛大的花事席卷而过。花开盛后,就收了。葵花子开始变得饱满,一天天鼓胀起来。花谢是开花的盛事。
⒁葵花子饱满之后,花盘都要被割下。家家户户都割走花盘,把枝秆留下。留在地里的葵花枝秆,像一地拐杖挺立着。拐杖不绿了,慢慢变得枯黄、黑瘦。叶子在风里瑟瑟地抖,枯萎着,也被风摘走了。
⒂一地枯瘦的骨头,寂寞,衰老,撑在一天天变冷的天气里。
⒃前半生荣华,后半生寒碜——你以为这是真的吗?
⒄不是,那没有花盘的光秆秆,脖子朝前伸着,还是向着东方,一丝不乱。十万拐杖,脖勾都朝前伸着,向着太阳,暗含着一股强大的气势。这疏朗辽远的意境,真有种惊心动魄的美。
⒅一个初冬的清晨,我上学迟了。出了村子,突然被一种浩大的气势震撼了:大漠里浩浩荡荡的十万葵花秆,仿佛从天空射下来的密密麻麻的箭镞,令人惊诧。枝秆上落了明亮的霜,在阳光下闪着光。葵花脖子勾着,都朝着东方,黑炯炯的,像眼神。一根都不曾乱,肃穆,庄严,苍茫。那种萧萧气势,一下子让我慌乱。我担心,它们会在某一时刻屈膝下跪,叩拜东方。
⒆倏然泪下,因为感动。天啊,这些光秆秆的心里是怎样的情分啊!苍茫大地,草木才是主人,我们只是过客。
⒇光阴里一定藏着一些我们不知道的秘密,草木知道,天地知道。就算枯萎了,失去了花盘,内心的坚持还是一样的,还是纹丝不乱。万物生,万物荣。而这肃穆,这萧瑟,都是天意——只有草木自己洞悉。 (选自《读者》2014年14期)
1.文章围绕着“向日葵”,主要描写了哪几个场面?请简要归纳。(3分)
答:
2.阅读⒅自然段,赏析画线句“大漠里浩浩荡荡的十万葵花秆,仿佛从天空射下来的密密麻麻的箭镞,令人惊诧。”的表达效果。(3分)
答:
3.文章写向日葵花有形有色,但写葵杆却表现其枯黄寂寞的特点,想一想作者为何这样写?(4分)
答:
4.作者在⒆段说“倏然泪下,因为感动”。读完全文,你认为作者笔下的“向日葵”具有哪些让人感动的地方?(5分)
答:
(4分)
如果兔子拼命奔跑,乌龟如何持续前行
①有位老师在我去斯坦福念书以前赠我一句话:“到了那儿,不用指望成为牛人,但至少你知道大海有多宽,能看到牛人在做什么,就够了。”对乌龟来讲,兔子存在的意义在于,至少让它知道这世界还有兔子的存在,以及兔子跑得有多快。让你看到更大的世界,这本身就是最大的意义。
②兔子的存在,能够让乌龟直面自己就是一只乌龟这个事实。有勇气面对真实的自己,才能准确地定位自己的位置,也才能冷静地思考最适合自己的人生规划。而这,很多时候恰恰是最知易行难的事。
③李宗盛有一首歌,歌词是这样的:最近比较烦比较烦比较烦,我看那远方怎么也看不到岸,那个后面还有一班天才追赶,写一首皆大欢喜的歌,是越来越难。
④前面比你牛的人一眼都望不到岸,后面一班天才,比你有精力,比你聪明,比你学历高,还比你努力,甚至比你年轻。
⑤我们能做什么?如果你不是个绝对的蠢蛋,又愿意努力,请盯着那只兔子的每一个动作,能学多少学多少,然后以他三倍的时间来努力。
⑥兔子一定会打盹的,即使强大如牛顿,30岁之后也再无建树;也不是每个科比一样的天才,都知道洛杉矶凌晨四点的样子。
⑦如此,即便你还是追不上兔子,你可以是乌龟里跑得快的那一个。
1.请结合全文内容,说说“如果兔子拼命奔跑,乌龟如何持续前行” ?(2分)
答:
2.第⑥段中画线句的论证方法是什么?有何作用?(2分)
答:
(4分)
①美国猎奇新闻网站报道,生活在亚马逊丛林中的鸟类——烟灰悲雀的幼鸟并不依赖成鸟保护,而有自己的生存策略——伪装成颜色鲜亮的有毒毛虫。
②幼鸟们一出生就长满了鲜亮的橘色长绒毛,毛的顶端为白色,它们甚至会像毛虫一样蠕动,从而有效地伪装自己。颜色越鲜亮的毛虫毒性越强,掠食者将幼鸟误认为有毒毛虫就不会攻击它们。
③美国加州大学生物学家古斯塔表示,烟灰悲雀为了保证幼鸟的安全不断改良它们的行为:成鸟每小时只给幼鸟喂食一次,这样能减少它们暴露的概率;幼鸟并不会向成鸟乞食,它们无法辨认飞到窝边的是父母还是掠食者。生物学家相信,这些策略能提高幼鸟在出生20天内的存活率,出生20天后它们便能独自生存。
④直到2012年被科学家发现,烟灰悲雀的神奇伪装行为才为人所知。与伪装成周遭环境不同,这种鸟类伪装成其他动物的行为被称作警戒拟态。许多其他物种例如蝴蝶也会使用警戒拟态伪装自己。
1.第③自然段 “成鸟每小时只给幼鸟喂食一次” 中加点字“只”能否删去?为什么?(2分)
答:
2.第④自然段画线句使用的最主要的说明方法是什么?有何作用?(2分)
答:
(4分)
江月晃重山
初到嵩山时作 元好问
塞上秋风鼓角,城头落日旌旗。少年鞍马适相宜。从军乐,莫问所从谁。
候骑才通蓟北,先声已动辽西。归期犹及柳依依。春闺月,红袖不须啼。
阅读上面的一首词,回答问题。(4分)
⑴词的上片为我们勾勒了一个怎样的少年形象?(2分)
答:
⑵结合前后诗句,分析“归期犹及柳依依”一句中 “犹及”二字的作用。(2分)
答:
(12分)
李德裕,字文饶。不喜与诸生试有司,以荫补校书郎,后召拜监察御史。时亳州浮屠诡言水可愈疾,号曰“圣水”,转相流闻,南方之人,率十户僦一人使往汲。而水斗三十千,取者益它汲,转鬻于道,互相欺訹,往者日数十百人。德裕严勒津逻捕绝之。逾年,徙剑南西川。蜀人多鬻女为人妾,德裕为著科约:凡十三而上,执三年劳;下者,五岁;及期则归之父母。蜀风大变。帝尝疑杨嗣复、李珏顾望不忠,遣使杀之。德裕知帝性刚而果于断,即率三宰相见延英殿,流涕曰:“昔太宗德宗诛大臣,未尝不悔。臣欲陛下全活之,无异时恨,使二人罪恶暴著,天下共疾之。”帝不许,德裕伏不起。帝曰:“为公等赦之。”德裕降拜升坐。帝曰:“如令谏官论争,虽千疏,我不赦。”德裕重拜。因追还使者,嗣复等乃免。寻册拜司空。又尝谓:“省事不如省官,省官不如省吏,能简冗官,诚治本也。”乃请罢郡县吏凡二千余员。德裕谋议援古为质,常以经纶天下自为。武宗知而能任之,言从计行,是时王室几中兴。
1.下列句中“于”与“转鬻于道”中“于”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舜发于畎亩之中 B.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C.余将告于莅事者 D.万钟于我何加焉
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李德裕有个性,成年后,不参加科举考试,凭借祖先的功勋循例补官。
B.李德裕为官注重改变不良习俗。蜀地人大多卖女儿给人家做妾,他制定法令加以改变。
C.皇上怀疑杨嗣复、李珏对自己不忠,在李德裕的含泪劝谏下,皇上答应了他的请求并赦免了二人。
D.李德裕为了“省吏”,请求罢免了很多郡县的官吏,为国力的恢复做出了贡献。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①取者益它汲 汲: ②德裕严勒津逻捕绝之 津:
③执三年劳 执: ④天下共疾之 疾: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 能简冗官,诚治本也。(2分)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德裕谋议援古为质,常以经纶天下自为。(2分)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