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短文,完成后面小题。(12分) 撒哈拉的变迁 ①“撒哈拉”在阿拉伯语中意...

阅读下面短文,完成后面小题。(12分)

撒哈拉的变迁

①“撒哈拉”在阿拉伯语中意为“大荒漠”。人类自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以来,最早提及“撒哈拉”这个词大约是在公元前430年。当时的希腊学者希罗多德在文献里第一次把“撒哈拉”描述成一片人烟稀少的大沙漠,今天的情形与2000多年前没多大改变:沙海茫茫,无路可寻;_____________。

②然而“撒哈拉”并不是希罗多德笔下所描述的那样,自古就是不毛之地,这一点从撒哈拉沙漠中发现的史前壁画和岩画可以得到证明。大约在公元前5000年至公元前2500年,撒哈拉处于一个绿茵时代,这里曾有过充沛的雨量,蓊郁的森林,青葱的草原,发达的畜牧业。

③这片一度丰腴的沃土,而今为何面目全非呢?据科学家考察研究,这首先缘于“季风雨”的变化。大约在史前期的后期,季风雨从非洲西部及中部把水分带到撒哈拉。公元前1万年左右,撒哈拉草原越来越潮湿;公元前3500年左右,湖泊面积也越来越大。可是,从这以后不知什么原因,撒哈拉的季风雨却少了起来,降雨量和蒸发量发生了无可逆转的失调。降下的雨水本已减少,又很快被太阳蒸发,水分难以积存,江河湖泊日益干涸。撒哈拉大草原就在这种湿润期和干旱期的反复更迭中,逐渐演变成为大沙漠。

④当然,撒哈拉的变化也无不与非洲最早的刀耕火种、乱伐森林、践踏植被有着密切的关系。就这样,经过了一个世纪又一个世纪,这里的植物枯萎退化。撒哈拉从热带的“稀树草原”变成“干旷草原”,又从“干旷草原”变为沙漠。

⑤撒哈拉的变化给人类留下了不少值得深思的问题。
1.第①段末尾的横线上与上文衔接最恰当的一句是(        )(2分)

A炎热的气候,行人很少。       B奇热的气候,少人问津。

C气候炎热,谁还去问津呢?     D气候奇热,人迹罕至。
2.从全文看,撒哈拉沙漠形成的过程是(3分)

               )→(                  )→(             )→(沙漠)
3.人类自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以来,最早提及“撒哈拉”这个词大约是在公元前430年。

“大约”这个词能否删去,为什么?(3分)
4.指出撒哈拉草原变为沙漠的原因,并谈谈撒哈拉草原变为沙漠给我们的启示。(4分)

①撒哈拉草原变为沙漠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撒哈拉草原变为沙漠给我们的启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D 2.(3分)绿茵时代或青葱草原、 稀树草原、 干旷草原 3.(3分)不能删去,因为大约是大概的意思,如果删去了就成最早提及“撒哈拉”这个词是在公元前430年,这和事实不符,所以不能删。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4.(4分)①由于季风雨的变化使撒哈拉大草原处在温润期与干旱期的反复更迭中,最后长期干旱二形成沙漠;人类对撒哈拉草原生态环境的破坏,加速了撒哈拉大草原的沙漠化。(2分) ②示例:人类应该强化环保意识。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人类生存空间,也就是保护人类自身。(2分) 【解析】 1. 试题分析:根据上句中“人烟稀少”“今天的情形与2000多年前没多大改变”可以得出“人迹罕至”,再根据“沙海茫茫”这是主谓短语,得出“气候奇热”,综合一起,选D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 试题分析:先找到答题区间,在第3和第4自然段,然后总结出撒哈拉草原变为沙漠的过程。(绿茵时代或青葱草原 稀树草原 干旷草原)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3.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的辨析能力。此类型的题目答案一般都是否定的。把二者做一对比,表达效果方面考虑。从说明文语言特点方面考虑。说明文语言特点准确性、平实性、周密性和科学性。然后结合具体语境进行分析。如果删去了就成最早提及“撒哈拉”这个词是在公元前430年,这和事实不符,所以不能删。 考点:分析说明性语言的语言特色。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4.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对为文章的整体把握。先找到答题区间,再分别总结。第3段介绍的是撒哈拉大草原形成沙漠的自然原因;第4段介绍的是撒哈拉大草原形成沙漠的人为因素。撒哈拉草原变为沙漠给我们的启示:可从第4段得出,不要人为的去破坏,围绕保护环境回答即可。 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F。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后面小题。(14分)

那个叫豆豆的孩子

这是朋友讲的一个故事。

那年,朋友远去辽北乡下的一所小学支教。那里的天空,总是纯蓝纯蓝的,不见一丝杂质。校园里的空地上,长满胳膊粗的白萝卜。石头垒成的院墙上,终日里爬满牵牛花,开得率真而热烈。很入景。

入景的不止这些,还有那个叫陈豆豆的孩子。起初,她根本没留意那个孩子,他不在她所教的班级。但她知道他,因为同事们经常拿他作笑谈——读小学三年级了,自己的名字还不会写,做作业全是画圈圈。一次课堂上,老师让用“水”这个字造句,他造的句子竟然是,水里面有狐狸。惹得全班哄堂大笑。

事后大家遇到他,就逗他,陈豆豆,水里面真有狐狸吗?他瞪大两眼,认真地看着问话的人,说,真有,还有大灰狼。大家笑着摇头,一致认为他是弱智。可他的身世却令人堪怜。三岁那年,母亲病故,父亲很快再婚,他有了后妈。后妈不待见他,把他一脚踹给年迈的祖父。祖父衰老体弱,无力照顾他,他成了草芥一棵。一帮少年顽劣,拿他当猴耍,大冬天的,把冰疙瘩放到他脖子里。他不恼,还一个劲地嘿嘿傻笑。

一天,朋友在校园里看见他。那会儿,他正趴在一堵院墙上,对着一朵牵牛花唱歌。歌声乱七八糟着,却单纯极了。太阳照着他,他小小的影子,很像一朵牵牛花。几个孩子,打闹着从他身边跑过,雀儿似的,欢声喧喧。——这样的热闹,却与他无关。

朋友的心里,生起一丝怜悯。她的手,触到口袋里的一块硬糖,那是同事给的,她不爱吃糖,便随手搁口袋里了。她掏出那块糖,招手叫那孩子下来。孩子有些吃惊,从院墙上磨磨蹭蹭下来,跑到她跟前,迟疑地问,老师,你是叫我吗?朋友笑了,拉过他脏脏的小黑手,把那块糖,放到他的手掌心。

孩子显然受了惊吓,张大嘴巴看看掌心里的糖,再看看朋友,眸子里,泛起清清的波。朋友温柔地说,给你的,吃吧。孩子受宠若惊,他迫不及待把糖塞进嘴里,连糖纸也未剥开。他很响地咽一口唾液,仰起小脸告诉朋友,甜。朋友只当他好玩,拍拍他的头,笑笑走开了。

打这以后,陈豆豆便天天守在校门口等朋友。每次看到朋友走近,他都无比激动,小马驹一样地跑到朋友跟前,脆脆地叫一声,老师好!而后,飞快地跑开。朋友起初也没在意,以为那只是碰巧遇到。那天,她因事晚到,当时,学校的课已上到一半,整个校园静悄悄的。却见那个孩子,独自站在校门口的风里面,踮着脚尖朝远处张望。冬天风冷,他的小脸蛋,冻成了一个褶皱的红苹果。

朋友疑惑,远远问他,陈豆豆,你怎么不去上课?守门的老人接话了,说,这娃儿不乖,不让他站这里,他偏要站,说是在等人。孩子不理守门老人,径直走到朋友跟前,仰起小脸蛋,脆脆地叫了声,老师好!还没等朋友反应过来,他已转身快乐地跑开。

朋友看着他瘦弱的小小背影,眼睛慢慢湿了,这孩子原来一直在等她,他在用这种方式,来报答她随手给出的一块糖的好。他让人望见,卑微的生命里,住着的最美的纯良。
1.本文在写豆豆的同时,也写出了“朋友”对豆豆的情感变化。请从文中提取相关短语,完成下面的填空。(2分)

没有留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第二段属于什么描写?在文中有什么作用?2分)
3.品位下列句子,根据括号内的要求进行简答。6分)

(1)几个孩子,打闹着从他身边跑过,雀儿似的,欢声喧喧。(这一句在文中可否删去?请说出理由)

(2)冬天风冷,他的小脸蛋,冻成了一个褶皱的红苹果。(从修辞的角度说说这样表达的好处)
4.文中的陈豆豆是一个怎样的孩子?试作简要概括。(2分)
5.对于文章结尾处的句子,你是如何理解的?(2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两则古文,完成后面小题。(14分)

【甲】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乙】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用“/”标示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每句各标一处)(2分)

(1)其                (2)念         
2.解释文中加点词语。4分

无与为乐者: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相步于中庭: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沿溯阻:_____   _______________   多趣味:____________________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

①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4.甲乙两文都是描写景色的文章,但思想情感有差异。请说说两文所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4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后面小题。(4分)

登岳阳楼(其一)    陈与义

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登临吴蜀横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时。

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限悲。
1.诗歌以“         ”和“         ”点明登临岳阳楼的时间,以“无限悲”直接抒发了诗人的情感。(2分)
2.对这首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此诗意境宏深,气象开阔,情感苍凉悲壮。

B.“帘旌不动夕阳迟”由远及近,描绘了洞庭湖风平浪静、祥和安宁的景象。

C.“万里来游”“三年多难”,传递出诗人写此诗的处境。

D.“老木沧波”既是眼前实景,又包含了诗人历经风霜 后的憔悴悲愁之绪。

 

查看答案

综合性学习。(6分)

参与“世界何时铸剑为犁”综合性学习活动,让我们一起来关注战争,期待和平。

(1)请写出与战争有关的两个成语。(2分)

成语:                                       

(2)以尽量简洁的语言,概括下面这段文字所叙述的主要事实。(不超过26个字)(2分)

哈尔滨一位老人历时9个月,行程数千里,骑着三轮车来到天津。他的三轮车挂满了写着日军罪恶的条幅。他的外公和外叔公都是抗日地下工作者,均被日军残忍地杀害了。当年日军对中国的侵略给他留下了痛苦的回忆,最近日本教科书篡改历史的事件更激起了他的义愤,于是他踏上了声讨日军罪行之路。

一句话新闻:                                                                            

(3)和平时人类共同的呼声,请你就人类和平事业设计一句公益广告词。(2分)

 

查看答案

用古诗文原句填空(8分)

①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周敦颐《爱莲说》)

②相顾无相识,                 。(王绩《野望》)

                      ,不见曦月。(郦道元《三峡》)

④大漠孤烟直                    。(王维《使至塞上》)

⑤月下飞天镜,                       。(李白《渡荆门送别》)

                  ,白水绕东城。(李白《送友人》)

⑦自古逢秋悲寂寥,                      。(刘禹锡《秋词》)

                       ,芳草萋萋鹦鹉洲。(崔颢《黄鹤楼》)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