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
A.翻来复去 器宇轩昂 鹤立鸡群 颔首低眉
B.油光可鉴 无可置疑 文质彬彬 广袤无垠
C.夜阑人静 冥思暇想 孤苦伶仃 器宇轩昂
D.粗制烂造 落英缤纷 肃然起敬 好意难却
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禁锢(gù) 颔首(hàn) 眼翳(yì) 文绉绉(zhòu)
B.胡髭(zì) 黝黑(yǒu) 诘责(jí) 一绺绺(lǔ)
C.执拗(niù) 粘连(zhān) 脂粉奁(lián) 土偶木梗(gēng)
D.稽首(qǐ) 睥睨(pì) 混淆(hùn) 盛气凌人(shèng)
要求:①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字数不少于600字;④凡涉及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一律用A.B.C等英文大写字母代替;⑤不得抄袭。
(1)鲜花的身后是绿叶,幼苗的身后是泥土,小溪的身后是山峰。身后的爱抚,身后的温暖,身后的坚强,支撑着我们走过一个又一个冬季。请你以“有你在我身后”为题作文。
(2) 阅读下面的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长跑途中,儿子不时地对爸爸抱怨跑得很辛苦。跑到江边,儿子看见逆水而游的鱼,又开始借题发挥:“这些鱼真傻呀,逆水而游,多辛苦。”
“可他们正在享受快乐呢!”爸爸说。“明明很辛苦,怎么会快乐呢?”儿子嘟哝着。
“他们享受的是奋斗的快乐啊!”爸爸说。
“顺水而行,不是更安逸、更舒适吗?不是可以享受一种更大的快乐吗?”儿子反驳说。
“你看见那片枯叶了吗?”爸爸指着漂流在江面上的一片枯叶说,“它就在顺流而下……”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小题(20分)
电子时代的阅读
① 你们还会读书吗?这是上一代对我们的忧虑。比起印刷媒体,我们读的更多的是电视与计算机的显示屏,我们阅读的更多的是图像,而不是文字。阅读正在发生变化,我们还无法确定它的优劣。印刷品的文字出现速率,铅字对于我们的眼睛与大脑的刺激程度,都证明了它是一种适合思考的,它给予大脑以足够的从容去解构它。电子媒体似乎颠覆了这一切,跳跃的文字,不断出现的画面,它在抑制我们的思考机制吗?一个有关电视的实验,让我们这些被电视哺育大的人忧虑。加拿大的两位科学家将观看电视的人大脑神经与测试仪器连在一起,得出结论:电视主要是在和我们的身体而不是心智对话。具体来说,人类的心智至少需要半秒钟才能为复杂的刺激提供适当的感觉闭合。而电视拒绝给我们这半秒钟。媒体研究专家克卢格曼早在70年代就认为,书籍是与我们左脑交流,而电视是与我们的右脑交流,而左脑通常是负责理智的部分,电视使我们头脑中理智的部分休眠。因此,对于习惯电视画面的孩子来说,阅读印刷媒体是痛苦的,几乎令人无法忍受,它无法适应我们目光跳动的习惯。
②电视使我们肤浅,为了迎合我们短暂的注意力,电视节目必须抛弃深度。一位评论家傲慢的结论无疑正戳中了我们的痛处:“电视正在向我们以前占统治地位的、有文化修养的精神气质发起挑战,并代之以自身触觉的和集体的口语状态。它威胁到了我们通过读写获得的神圣不可侵犯的自主权。”
③阅读是高贵的,这已经是上千年的传统了。在中世纪,高高的城墙将教土的生活与民众区分开,那些高贵的教士知道如何阅读,如何直接与上帝的训诫沟通。阅读的能力象征着权利。谷登堡的发明打破了这一切。经过谷登堡印刷术印刷出漂亮整洁的《圣经》,打破了教会对于上帝的专一的诠解权。它或许还直接促进了中世纪的结束。但是阅读的高贵性和会阅读者自以为是的特权却保留了下来。无疑这种传统是重要的,它保持了我们历史中最精华的东西得以流传下来。
④如今,电视正对这种传统进行一场几乎是颠覆性的嘲讽,并且大获成功。电视是一种口语化的,是更接近于我们日常生活的,也是更琐碎的。我们靠着“还珠格格”这样的东西成长,这是一个快乐却令人忧虑的成长过程。而接着呢,计算机将培养我们新的阅读习惯。这是世界上空前强大的图书馆,你可以找到各种五花八门的资料。它们参差不齐,同时你又没有足够的时间去鉴别它。比我们更小的孩子将依靠这些庞杂的资料成长。据说,计算机是对电视的一次逆反,计算机是互动的,它不像电视一样单向的流通信息,它可以让使用者有所反应。从这种意义上来说,互联网上的阅读是传统意义上阅读的一次真正革命,它融入了参与性。但这一切变化的前提依旧是,我们正从占支配地位的识字文化返回到口语文化。而传播学巨擘马歇尔·麦克卢汉则更加推断,在未来的电子社会中,对于由口语控制的信息体系来说,无知将成为一种有价值的商品。因为无知者更具有可塑性,他们不受过去的规范来限制,所以他们有更大的发挥空间,可以更容易地学习新技术。
⑤我们习惯上的阅读可能即将被唾弃。尽管,我们可能依旧在昏黄的灯光下,懒懒地躺在床上,拿着一本印刷精美的书籍,去享受印刷文字的快乐。但是,我们可能不得不承认这幅动人的图景可能即将像那些已经消失的古董一样让我们留恋。而我们的那些孩子们呢?我们还可能理直气壮地去指责他们,为什么不好好读书,为什么不读一读古典名著?
(选自《 那些优伤的年轻人》
1.通读全文,说说我们习惯上的阅读为什么可能被唾弃?(4分)
2.从本文看,印刷品文字、电视和互联网上的阅读各有什么特点?(4分)
3.第④段划线句中的加点词语“这种传统”指代什么内容?其价值体现在哪里?(用文中语句回答)(4分)
4.文章第①段使用了作比较和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请任意选择一种,写出例句并分析其作用。(4分)
5.根据传播学巨擘马歇尔·麦克卢汉的观点,在我们未来的生活中,“无知将成为一种有价值的商品。”你是否赞成这种观点?请结合文章与生活实际说说你的看法。(4分)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后面小题。(20分)
冬 夜
①冬天,一个冰寒的晚上。在寂寞的马路旁边,疏枝交横的树下,候着最后一辆搭客汽车的,只我一人。虽然不远的墙边,也蹲有一团黑影,但他却是伸手讨钱的。马路两旁,远远近近都立着灯窗明灿的别墅,向暗蓝的天空静静地微笑着。在马路上是冷冰冰的,还刮着一阵阵猛厉的风。留在枝头的一两片枯叶,也不时发出破碎的哭声。
②那蹲着的黑影,接了我的一枚铜板,就高兴地站起来向我搭话,一面抱怨着天气:“真冷呀,再没有比这里更冷了!……先生,你说是不是?”
③看见他并不是个讨厌的老头子,便也高兴地说道:“乡下怕更要冷些吧?”
④“不,不,”他接着咳嗽起来,要吐出的话,塞在喉管里了。
⑤ 我说:“为什么?你看见一下霜,乡下的房屋和田野,便在早上白了起来,街上却一点也看不见”。
⑥他捶了几下胸口之后,兴奋地接着说道:“是的,是的,……乡下冷,你往人家门前的稻草堆上一钻就暖了哪……这街上,哼,鬼地方!……还有那些山里呵,比乡下更冷哩,咳,那才好哪!火烧一大堆,大大小小一家人,闹热呀!……”
⑦接着他便说到壮年之日,在南方那些山中冬夜走路的事情。一个人的漂泊生活,我是喜欢打听的,同时车又没有驰来,便怂恿他说了下去,他说晚上在那些山里,只要你是一个正派的人,就可以朝灯火人家一直走去,迎着犬声,敲开树阴下的柴门,大胆地闯进。对着火堆周围的人们,不管他男的女的,用两手向他们两肩头一分,就把你带着风寒露湿的身子,轻轻地放了进去。烧山芋和热茶的香味,便一下子扑入你的鼻子。抬头看,四周闪着微知【见注释】的眼睛,欢迎着,毫没有怪你唐突的神情。你刚开口说由那儿来的时候,—杯很热的浓茶,就递在你的下巴边上。老太婆吩咐她的孙女,快把火拨大些,多添点子柴,说是客人要烘暖他的身子;你暖和了,还不觉得疲倦的话,你可以摸摸小孩子的下巴,拧拧他们的脸蛋,做一点奇怪的样子,给他们嘻笑。年轻的妈妈,一高兴了,便会怂恿他的孩子把拿着要吃的烧山芋,分开一半,放在你这位客人的手上。如果你要在他们家过夜,他们的招待,就更来得殷勤些。倘若歇一会,暖暖身子,还要朝前赶路,一出柴门,还可听见一片欢送的声音,“转来时,请来玩呀!”
⑧老头子讲着讲着,给冷风一吹,便又咳嗽起来,我听得冷都忘记了,突然老头子忘形地拉着我问道:“先生,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哪?……这里的人家,火堆一定烧得多的,看窗子多么亮哪,……他们为什么不准一个异乡人进去烤烤手哩?”
⑨搭客汽车从远处轰轰地驰来了,我赶忙摆他的手,高声说道:“因为他们是文明的人,不像那些山里的……”
⑩再跳进通明的汽车里,蓦地离开他了。但远的南国山中,小小的灯火人家里面,那些丰美的醉人的温暖,却留在我的冬夜的胸中了。
(选自艾芜小说集《冬夜》) 注释:微知——知道一点点。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内容。(3分)
2.通读全文,说说第一段划线句的表达作用。(4分)
3.山里人有怎样的性格特点?请选择其中一个形象并结合文章具体内容作出分析。(4分)
4.怎样理解文章的最后一段中“但远的南国山中,小小的灯火人家里面,那些丰美的醉人的温暖,却留在我的冬夜的胸中了。”这句话?(4分)
5.“他们为什么不准一个异乡人进去烤烤手哩?”这是老头子忘形的一问,也是震撼心灵的一问。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你同意这个异乡人进去烤烤手吗?为什么?请联系文章内容和实际生活作答。(5分)
文言文阅读 (15分)
马说
韩愈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祇辱于奴隶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
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语。(4分)
(1)才美不外见 ( ) (2) 不以千里 称 也( )
⑶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 ) (4)执策而临之( )
2.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的意思。(4分)
(1)故虽有名马,祇辱于奴隶之手
⑵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3.根据文章内容填空。(3分)
文章借有关伯乐和千里马的传说,将封建统治者比作“食马者”,将 比作“千里马”,而“伯乐”喻指______________,集中抨击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社会现象。
4.你认为作为21世纪的我们应具备什么素质,才可能成为 “千里马”?(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