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对下面文段中加点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3 分)( )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

对下面文段中加点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3 分)(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五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A.策:马鞭子             B.道:正确的方法

C.“食”通“饲”,喂养     D.临:到……跟前

 

A 【解析】 试题分析:A项中“策”是驱赶的意思。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句子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动画片《熊出没》因搞笑的情节而风靡全国,但频繁的暴力情节与不文明的台词,让人深思。

B.我国第一位杰出的山水田园诗人陶渊明向来不受嗟来之食,可谓傲骨嶙峋

C.人们对随地吐痰、乱扔果皮一类小事,一直持不以为然的态度,这是不应该的。

D.这幅画饱含诗情使人浮想联翩神游画外得到美的享受。

 

查看答案

选出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3分)       

A.翌日      颤动chàn     臆断       拈轻怕重niān

B.酒酿liànɡ    作祟suì      沉淀diàn      淡泊名利báo

C.豁达huò     挑逗tiāo      解剖pōu      三棱镜lénɡ

D.匀称chènɡ    摒弃bìnɡ     皓齿(hào)    病恹恹yān 

 

查看答案

作文(30分)

盲人的心中,多彩的世界最珍贵;聋子的心中,美妙的音乐最珍贵;对于饥饿的乞丐,面包最珍贵;对于重症的患者,健康最珍贵;对于穷人,财富最珍贵;对于孤儿,亲情最珍贵……许多东西,当我们渴望拥有却难以获得,或不幸失去时会倍感珍贵。在你的心中,最珍贵的又是什么呢?请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和体验,以“      最珍贵”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如友情、诚信、理解、爱心……),然后作文。

 

查看答案

阅读文章,回答问题(13分)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4分)

(1)骈死于槽枥之间                     (2)之不以其道           

才美不外                         (4)真不知马也         

2.翻译下列语句。(4分)

(1)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3.本文中“伯乐”“千里马”各比喻了什么样的人?(2分)

                                                                              

4.读完本文后,你认为伯乐应具备怎样的才能?请联系你自己的读书实际,列举一位大

    家熟悉的伯乐,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他的事迹。(3分)

                                                                              

                                                                              

 

查看答案

阅读文章,回答问题。(16分)

故乡红叶 

香山的红叶,我是赏过的。第一次赏香山红叶,我正上着一所专业院校,适逢红叶盛季,满山皆红遍,同伴便惊叹不迭。

但我只感到亲切,并没有难抑的惊奇。因为我觉得,故乡的秋天,也是红叶满山、流丹溢彩的;而且,山脉绵亘,红到极远遥的地方,比香山来得有气魄。只因为香山离市区近些,且是一个著名的公园,命运便很阔达了。

故乡的山峦,植被是极丰茂的:黄栌满坡,柘丛盈岗,楸树峰耸,檀木沟伏……夏时山色蓊郁,入秋,则渐渐变化起来,先是淡黄,而后是斑迹点点,最终是红得一统了,满山满野就一如火烧。

但这时却是故乡的农忙时节——

庄稼的秸秆被村人铡碎了,厚厚地铺到猪厩中去,再取山上的表土覆盖,以期在来年沤①出一些好肥料来。所以,未上冻前,村人的第一宗要事,便是背土垫圈。而后,有余力的,要在地堰的边上,砍一垛垛的干柴杂草,烧一堆一堆的草木灰。撒上草木灰的土地,蔓菁憋得大,土豆长得足,谷穗也结得沉。

此时,山上的红叶正红得烂漫呢。人们哪顾得多看几眼呢。所以,山里人并未想到,那一丛丛的红叶,便是一团团的激情、一首首的诗,自己正生于美境与福地,正可以坐享一番。红就让其兀自红去吧,我们还有正经的营生干不完呢,他们想。那时,我并没有一丝悲哀,因为身在其中,与村人的感觉相同。

真正醒悟了,感到有些惆怅②了,是看到城里人,居然要爬那么远的路径,到香山专程赏红叶之后。于是,我怀着这么一种情绪,待人们去香山赏红叶的时候,我便回到故乡去,探抚那故乡的红叶。它们被漠视和遗忘得太久了!

我爬到屋后的山上:高远的天,衬以峻拔的山形,那凌风的红叶,簌簌地,便让人极感动。但激动的心,很快就黯然了——

沉默的父亲,正在地堰的边上埋头打柴草,他要多烧几堆木灰啊。于是,观赏红叶的这一份闲雅,就显得多么不合时宜,显得多么奢侈,兀然就生出一丝羞耻,便踅③到父亲的身边,想给他打个下手。

父亲很懂我的心思,笑笑,“去赏你的景吧。”

见我仍迟迟不动,父亲说:“有什么不好意思的呢,你高兴赏景就赏景,我高兴做活就做活,不都图个自在么?!”

我知道,要父亲埋头干他喜欢干的活,比要他赏红叶更使他心安与欢悦,这是情理中的事,不关乎我的勤与懒。但我终究不忍在劳作的父亲身边,作赏景的清客,便同他一起干下去了。

这是第一次回故乡赏红叶的情景。

第二年秋深,想到故乡那满山的绚丽,仍有热热的归心。但父亲在地堰上弯曲的身影从脑底晃出的时候,归心就有了几分迟疑,心中就有了一种惆怅。

最后,还是回去了。因为:红叶岁岁依旧,而父亲却要一天天衰老;父亲已经辜负了红叶,儿女还要辜负父亲么?!

回到故乡,父亲很高兴,抱出一坛雄自酿④:“崽呀,知道你要回来,爹特意给你留着呢。”我的眼窝便不由得濡湿了。

从此,每到秋深,我皆毫不迟疑地回故乡去。

每次,我们低头砍着柴草,却都把红叶搁置于一边。但只要我们抬起头来,山上的红叶,便很执著地红到我们的眼眸中来——

红叶没有怨艾,只有默默的守望和多情的注视,一依如山里的人们。

【注】①沤(òu):长时间地浸泡,使起变化。②惆怅:伤感,失意。③踅(xué):中途

折回。④雄自酿:一种自家酿造的酒。

1.本文以“故乡红叶”为题,为什么在一、二两段中要写“香山红叶”?(3分)

 

2.指出下列句子中作者“惆怅”的具体原因。(4分)

①真正醒悟了,感到有些惆怅了,是看到城里人,居然要爬那么远的路径,到香山专程赏红叶之后。

 

②但父亲在地堰上弯曲的身影从脑底晃出的时候,归心就有了几分迟疑,心中就有了一种惆怅。

 

3.分析“故乡红叶”在文中的象征意义以及在结构上的作用。(4分)

 

4.“父亲”是个怎样的人?“我”对“父亲”具有怎样的思想感情?(5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