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下列词语或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开会时,他们有的玩游戏、有的打...

下列词语或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开会时,他们有的玩游戏、有的打瞌睡,真是心无旁骛啊!

B.这些年轻的科学家决心以无所不为的勇气,克服重重困难,去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C.若不是妙手偶得,便确是经过锤炼的语言的精华。

D.玲玲聪明乖巧,很会察言观色,善解人意,所以老师和同学都很喜欢她。

 

C 【解析】 试题分析:这道题目考查的是成语的理解与运用。要想正确的运用成语,必须准确理解成语的意义,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词义的范围、词义的轻重、感情色彩等。“心无旁骛” 意思是心思没有另外的追求,形容心思集中,专心致志,与此处语境不符。“无所不为”意思是没有不干的事情。指什么坏事都干。“察言观色”意思是观察别人的说话或脸色。多指揣摸别人的心意,形容孩子不恰当。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加点词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

马也,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A.是:这样     B.虽:即使       C.见:同“现”,显现   D.且:犹,尚且

 

查看答案

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和读音都有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倦殆(dài)    争妍(yán)斗艳     B.虬(qíu)枝   坦荡如坻(dǐ)

C.迸(bèng)溅   强聒(guō)不舍     D.缔(dì)听    历(lì)历在目

 

查看答案

作文(60分)

请以“流年里的身影”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写你最熟悉的内容,表达真情实感;②不少于700字;③书写正确、规范、美观。

 

查看答案

阅读《雨夜的灯光》一文,完后面小题。(20分)

①八岁那年,我跟着父亲赶集卖黄豆。黄豆并不好卖,直到下午,父亲才卖出去十几斤。

②开始散集了,集市上的人少了许多。天边的云越来越多,间或还会响起一记惊雷。我扯着父亲的衣角,催促道:“爸,快要下雨了,我们赶紧回家吧!”

③雨落下来,父亲把蛇皮袋扎好,架上自行车,带我到一个屋檐下避雨。我们俩眼巴巴地看着大雨倾盆而下,不知何时才能回家。

④夜幕降临,风停雨歇,空气里都是湿透的烂泥味。一脚踩在地上,泥水直往裤脚里倒灌。父亲坚定地喊了一声:“回家!”他把我放在自行车横粱上,骑着自行车,摸黑往家赶。走出去大约十里地,路两旁已很难见到灯光,耳朵里除了夜鸟的叫声就只剩风声了。

⑤山道经雨一淋,红土变成黏泥。父亲累得气喘吁吁,再怎么用力,行进起来也是慢如蜗牛。父亲把我从车上抱了下来,让我帮着推车。

⑥一路跌跌撞撞,我们来到了一个让人胆战心惊的三岔路口。这附近遍地坟场,林间的猫头鹰像孩子哭似的鸣叫着,吓得我几乎丢了魂。我赶紧抓牢父亲的衣襟,带着哭腔说:“爸,我怕……”“别怕,跟着我走!只是鸟叫,有什么可怕的!”父亲抓住我的手,安慰着。

⑦不知什么时候,我们前方亮起一盏马灯,暖暖的,亮亮的,像是升在林间空中的一轮明月。

⑧“你们去哪儿呀?”光亮后面的人影问。“陈坊。”父亲应声答道。“你儿子多大了?”那人又问。“八岁。”父亲答。

⑨“我送送你们吧!”

⑩两人一问一答,把寂静的夜衬得更加寂静

⑾一路上,那人和我们讲起他儿子的故事。

⑿那年,他儿子也是八岁,一次突然高烧不退,他和孩子的妈妈连夜送儿子去山下的医疗站。因为走得急,忘了带马灯。那天夜里也下了一场大雨,道路泥泞难行。一家人摸黑赶路的时候,不小心跌倒在沟边的岩石上,儿子竟被摔坏了头,,至今反应还很迟钝。

⒀“我不希望再有人在这条山道上摔倒。一到雨夜,没什么事,我就打着马灯出来看看,好让路过的人能看清前面的路。这条路上满是泥巴,路边沟沟坎坎全是硬硬的岩石,要是摔倒了,可真危险啊!”他边走边说。

⒁走了大约五里山路,我的双脚实在酸痛得不行了,就向父亲直嚷嚷:“爸,我脚疼,走不动了!”父亲一边吃力地推车,一边安慰我说:“就快到了!”那人二话没说,竟半蹲着让我趴到他背上。他直起腰的时候,对我说:“我儿子,当时也是你这么大!”然后就一路背着我走。黑夜里,我定定地看着马灯前面那一缕温暖的灯光,把淡红的软泥照得亮亮堂堂,而他一脚踩下去,温暖的灯光里便飞溅起一串红泥来。夜风吹起,让人顿感一阵凉意,我紧紧地贴在他的背上,感受到他后背的温热,心里也热乎乎的。

⒂走出山林,父亲向打马灯的男人道谢。这时,我才看清了他的脸:黑黑的眉毛,浓浓的胡须,一双深邃的眼睛,仿佛流尽了泪……

⒃多少年过去了,那一路的灯光总让我感到那样的温暖,那样的难以忘怀。

(选自《轻悦读丛书》,有删改)
1.请阅读选文,补全下面的表格。(2分)

段落

①~③

④~⑥

⑦~⒂

主要内容

A

与父亲摸黑赶路

B

感念打马灯男人的帮助。

21. 2.选文第②段画线的句子有什么作用?(3分)
3. 品味语言

⑴请从修辞的角度分析下面句子的表达效果。(3分)

不知什么时候,我们前方亮起一盏马灯,暖暖的,亮亮的,像是升在林间空中的一轮明月。

⑵请分析选文第⑩段中两个加点词“寂静”的含义。(4分)

第一个“寂静”:                                  

第二个“寂静”:                                   
4. 通读全文体会选文第⑿段的作用。(2分)
5. 选文第⒂段为什么要细致描写“打马灯男人的脸”?(3分)
6.选文多次写“马灯的光亮”有什么作用?(3分)

 

查看答案

阅读《从埃菲尔塔谈起》一文,完成后面小题。(10分)

①埃菲尔铁塔值多少钱?这是一个大众非常感兴趣的话题。近日,意大利一家商会给出的评估是四千三百三十二亿欧元。这一惊人的数字使埃菲尔铁塔成为欧洲最值钱的文化地标,其价值相当于法国国内生产总值的五分之一,是米兰全城年收入的两倍。

②历史遗存之所以弥足珍贵,是因为它们经历了时间的洗礼,岁月的风霜雨雪在销蚀了其他同代建筑时凸显了留存下来的古迹的稀有性;人类的社会变迁赋予留存者丰富的内涵,使其具有了文化性。游客登临埃菲尔铁塔,所欣赏的绝不仅仅是高超的建筑艺术和绮丽的巴黎风光,更有附着其上的数不清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传说故事……这些才是埃菲尔铁塔的魅力所在。

③新建的仿古建筑不论外观如何酷似古代的原作,都不可能具有原作天然具有的不可替代的价值。新建筑缺乏灵魂。这种灵魂不是说有就能有的,而是历经漫长时光、在历史的变迁中形成的。仅此一点就决定了真古迹和仿造者价值上的天差地别。

④埃菲尔铁塔的“天价”也源自于法国人民尊重历史、热爱文化的态度和情感。法国人把铁塔视为巴黎的标志、法兰西民族精神的象征,对其珍爱有加。法国人的这种态度和情感也引发外国人对埃菲尔铁塔的兴趣。否则,再珍贵的文物古迹,如果人们不加重视,随意毁弃,其价值也必然贬损。

⑤这本是常识,但在今天的中国仍有不断强调的必要性。作为拥有五千年文明史的大国,我们拥有世界最多、最古老的历史遗存,但可惜的是,很多文物古迹没能完整地保存下来。即便是长城、故宫这样举世闻名的伟大建筑,相当一部分也已不是当年的模样了。更为严重的是,许多古建筑没有毁于自然灾难和战火兵戈,却在城市房地产开发和旅游的热潮中被推土机夷为平地。据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统计,近三十年来,全国四万多处文物消失了,而其中有一半以上毁于各类建筑活动。

⑥我们一方面拆掉了那么多真实的古迹,另一方面却热衷于搭建仿古建筑。现在只要是个旅游城市,就不难找到新建的仿古一条街。这些仿古建筑的水平如何姑且不论,人们走在其中除了能闻到浓烈的商业气息之外,还有多少文化的味道可供我们凭吊和怀思?

⑦说到底,我们还是缺乏一种对于历史、对文化发自内心的热爱和敬畏。在许多人眼里,文物古迹唯一的价值是商业价值,是能吸引多少游客,能创造多少收益。但越是一心赚钱,反倒越不容易赚到钱。今天中国最吸引游客的还是故宫这样的真古迹,2011年参观故宫的游客超过了一千四百万人次。而那些仿古旅游点大多数还在亏损的陷坑里苦苦挣扎。

⑧对历史和文化具有正确的态度和情感,就必然会把祖先的馈赠视为无价之宝而倍加珍惜,否则,哪怕是稀世珍宝,在不懂珍惜者的眼中,照样弃之如敝屣,一钱不值。
1.文章开头从“埃菲尔铁塔值多少钱”的话题谈起有什么作用?(4分)
2.下面分析不全面,请补充。(4分)

全文仅采用举例论证,论证了历史和文化最有价值,提醒人们要尊重历史,热爱文化。
3.【链接】历经几年的拆迁重建,北大街文化街区成了姜堰旅游新地标。北部的商业休闲区,古色古香的建筑群与现代商业元素交相辉映;南部的文化旅游区,注重挖掘历史文化内涵,王氏宗祠、黄龙士棋院、乾隆昌栈等历史文化景点,“修旧如旧,以存其真”。

联系文章内容,谈谈你对北大街文化街区的改造重建的认识。(2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