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学过《傅雷家书两则》之后,班级组织了“苦心孤诣教子意、父子共进舐犊情”《傅雷家书...

学过《傅雷家书两则》之后,班级组织了“苦心孤诣教子意、父子共进舐犊情”《傅雷家书》悦读活动,请展示我们自己的阅读成果。

(1)课文所选“家书”是儿子在意志消沉、取得成功时写给儿子的,你知道傅雷还在其他哪些方面与儿子进行交流过吗?请列举一例。

                                                                      。(2分)

(2)读过“傅雷家书”后,你觉得傅雷是一位怎样的父亲?举例说明。(4分)

 

(1)(2分)谈论艺术、做人修养、做事品质、爱国理财等方面 (2)(4分)严厉、尽责、深谙教子之道的一位父亲。举例略。 【解析】 (1)试题分析:回忆《傅雷家书两则》内容,总结出傅雷还在哪些方面和孩子交流过,概括写出即可。 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 (2)试题分析:根据《傅雷家书两则》内容,总结傅雷的性格特征,概括写出即可。此题考查学生对名著的阅读和理解。用心读《课程标准》推荐的名著,了解作者、国籍,作品的关键情节、经典片段和名言警句,才能轻松应对试题。 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题目。(14分)

他的朋友圈你的朋友圈

冯雪梅

  ①醒来,天还没有完全亮。他习惯性地从床头抓起手机,睡眼蒙眬地扫了一眼,6时17分,一堆微信新信息,多到没有显示数量。

  ②每分每秒,朋友圈里都有人发微信,从昨晚睡前的最后一,到刚刚看手机前的两分钟。他躺着,开始刷屏。各种小道消息、八卦、励志故事、心灵鸡汤、个人感悟、生活细节、瞬间情绪……还有各种群里的观点争论、时局探讨、家长里短、晚餐食谱、出游信息、饭局通知、语音留言……

  ③她也醒了,晨光里所见与昨晚睡前如出一辙——他埋头于手机,沉浸在朋友圈里。她想开口说点儿什么,却改了主意,也拿起自己的手机,去微信里“约会”。

  ④他们都沉默着,在各自的微信里怡然自乐。最远的距离,不过是我在你的身旁,你却在朋友圈里。

  ⑤以前,她不知道,他居然有那么多朋友——以朋友圈来算的话。包括她见过的亲朋好友、同学同事,她没见过的小学同学、本地客户、异地经销商、羽毛球俱乐部的会员、穷游网里的驴友、快递公司的速递员,还有“摇一摇”摇出的看同一场电影、坐同一趟车、等候同一航班的人。

  ⑥性格的差异,在朋友圈的选择上,表现得非常明显。有人来者不拒,有人精挑细选,有人无所顾忌,有人心存警觉。

  ⑦他是活跃的“找朋友”型,只要发现新朋友,便把对方加进朋友圈,而对别人的“入伙”邀请,也欣然接受。因而,他有30多个信息群,几百个微信好友,高峰时段,微信提示爆屏。

  ⑧她不太会主动出击,拒绝所有不熟悉者的进入,对自己不喜欢的邀请视而不见。为数不多的几个群里,除了自己感兴趣的话题,一般不多说话,有些时候,甚至不太看那些堆积如山的信息。

  ⑨他们的朋友圈有交集——最初几乎相同,都是相互熟悉的人。很快,交集就变得越来越小,各自的朋友都在扩充,都认识的人,都了解的事,都参加的群,渐渐少了——不是绝对数量的改变,而是被不断扩充的加入者所稀释。

  ⑩曾经,他们是各自的第一个微信好友,然后,加入同样的群——“同学汇”“亲友团”之类,很有一种大聚会的热闹和亲切。紧接着,麻烦随之而来

  她在朋友圈里晒出了两张电影票,马上有人评论:“戏”演得不错,重色轻友——为了陪她看电影,谎称加班而推了哥们儿饭局的他,被抓了个正着。

  “亲友团”的闲聊,也一样能演变成纷争。那天表嫂问,在哪儿过年?她随口说回上海。于是这成了表嫂要求表哥跟自己回娘家过年的理由。最后惹怒了群里的舅妈,一个长途电话,直接向她婆婆投诉——尚且瞒着老人的过年计划,就此打住。

  太紧密的朋友圈,让他们不自由。尽管开始之时,她曾经窃喜:看你还说谎不?再说加班见客户,去群里问一声,自然有不明就里者说漏嘴。很快她就发现,其实朋友圈也需要距离。

  当朋友圈成为各自生活的一部分,它会让我们更多地了解对方,让沟通变得没有阻碍,表达变得更加顺畅;同时,它也能挑起话题,制造是非恩怨;它能拉近彼此的距离,也能让两个人更为疏远。

  除非你沉默不语,不然,朋友圈总会泄露你的秘密——你的喜好,性格,所思所想。IBM研究人员说,仅仅分析大约200条具有实质内容的微博,就可以较为准确地“勾画”出你的个性——相对私密的微信朋友圈,是不是更会让你暴露无遗?

你们的朋友圈相互交叉,又各自独立,有分享,却需要互不干涉。在交叉的朋友圈里,你盯得越紧,他跑得越远;在独立的朋友圈里,你越是想进入,戒备之门就越是紧闭。

每个人都有对方不知道的那些朋友,大家可能互不干涉,也可能在某一时刻尬撞见。有人对此耿耿于怀,不查清对方底细决不罢休;有人视若无物,不以为意;有人明察秋毫,却假装不知;有人如临大敌,偏又一无所获。

微信里的朋友圈比真实生活里的人数更多,领域更广。它具有网络空间不受约束的亲密感,也让感情变得不那么真实。人们可以在朋友圈里无所不谈,亲密无间,但在真实世界里,却可能有所顾忌,长久不见。
1.给文中加点的词语注音。(2分)

       
2.解释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4分)                                                                         

怡然自乐                                                                

明察秋毫                                                                
3.-④段写了什么内容?有何作用?(2分)

                                                                         
4.第⑩段中“麻烦随之而来”在文中指的什么?(3分)

                                                                           
5.你也有微信等类似的即时交流工具在用吗?你怎么看文中这些年轻人对微信等即时交流工具的使用?(3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题目。(16分)

英雄村的家书

徐立新

①斯莫科夫是苏联列宁格勒的一名中学生,他打算在二战胜利纪念日时,在学校举办一个“英雄遗物展”。几经打听,他得知几十里外有个叫乌卡拉的英雄村,村里的卡秋莎大娘有他想要的东西。很快,他和同学们见到了大娘。斯莫科夫问:“卡秋莎大娘,听说您这里有二战遗物?”“没有。”大娘立刻就回绝了。他没死心,继续问:“那有军人的章或战斗日记吗?”“也没有,但我这里有一封从前线寄来的信,行不行?”“给我们看看吧!”斯莫科夫说。大娘找出信,小心翼翼地交到他手中。“您丈夫是个大英雄吗?”一个女同学急切地问。“不,他什么也不是!”卡秋莎大娘有些生气。斯莫科夫开始读信:

“你好,我亲爱的妻子卡秋莎,我在前线一切都好。烟按战时规定供应,只是都是些劣质烟叶,一下抽一包也不过。好在,它还能冒出烟来。

“我把你给我的一条裹脚布不小心弄丢了,因此,现在每天都只能裹另外一条。白天穿,晚上洗晾,有时天气不好,晾不干,第二天就只能将它湿乎乎地裹在脚上,很难受。

“现在我们很少真枪实弹地跟德军拼命,每天的任务是挖战壕。每当我挖到战壕深处,总能闻到一股家乡泥土的味道。我想战争很快就能结束了,请安心地等我凯旋吧……你的丈夫马特洛夫。1942年4月5日。”

⑤斯莫科夫把信还给大娘,失望地说:“这不是遗物,全讲些烟叶和裹脚布的事,一句报国誓言都没有!”然后就走了。

“那时,这封信多重要呀!”卡秋莎陷入了回忆……

⑦那是一个家书抵万金的年代,这封信从前线寄来时,全村的妇女都羡慕死她了。因为那是一年多来的唯一来信,村里的男人都上前线了,家里的妇女们等信都等疯了,她们白天拼命地干活,就是想借此忘掉一切。可到了晚上有人实在受不了,便跑来找卡秋莎:“你给我念念信吧!”

⑧卡秋莎大声念道:“你好,我亲爱的妻子卡秋莎……”而妇女们听到的仿佛是:“你好,我亲爱的妻子伊万诺娃;我亲爱的妻子维妮耶娜……”她们觉得自己的丈夫还活着,不是在枪林弹雨中穿行,而是抽着烟,闻着家乡泥土的味道……那颗悬着的心便放下了。“姐妹们,我们在家乡的泥垄上也能闻到前线战壕的味道!”卡秋莎鼓励着妇女们。后来,一到晚上,卡秋莎家便聚满了人,听她读那封不知读过多少遍的信,直到战争结束。

⑨一周后,斯莫科夫回来了,因为他在二战纪念馆里查到信息:“在战争中,乌卡拉村牺牲了不少人,其中马特洛夫最为勇敢,歼敌100多人,于1942年10月牺牲……”

⑩孩子们再次敲开卡秋莎大娘家的门,他们是来取那份英雄遗物的,还有大娘在1942年11月收到的烈士勋章。

因为爱,丈夫向卡秋莎隐瞒了战事,而她也向全村妇女隐瞒了丈夫牺牲的消息。

(《读者》20147)
1.给文中加点的词语注音。(3分)

章(          事(  
2.解释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2分)                                                                        

小心翼翼                                                                
3.段中“喀秋莎大娘”为什么“有些生气”?(2分)

                                                                          
4.第⑥段中说“这封信多重要呀!” 从全文看,这封信到底有多重要?(3分)

                                                                           
5.第⑦段中说“那是一个家书抵万金”的年代,我们可以用杜甫的两句诗来表达。(2分)
6.第段中,加点的两个“隐瞒”有什么异同?(4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短文,完成后面的问题。(10分)

习惯说

清代刘蓉

蓉少时,读书养晦堂之西偏一室,俯而读,仰而思,思有弗得,辄起绕室以旋。室有洼,径尺,浸淫日广。每履之,足苦踬焉。既久而遂安之。一日,先君子来室中,顾而笑曰“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顾谓童子取土平之。

嗣复起旋履,其迹蹶然以惊,如土忽隆起者。俯视地坦然,则既平矣。已而复然。又久而后安之。

于是作而叹曰:“噫!习之中人甚矣哉!足之履平地,而不与洼适也,及其久,则洼者若平,至使久而即乎其故,则反窒焉而不宁。故君子之学,贵乎慎始。”

【注释】①养晦堂:刘蓉居室名。②弗得:没有心得。旋:徘徊径尺:直径一尺。浸(qīn)淫日广:日渐向外扩展。踬(zhì):绊倒。先君子:就是自称死去的父亲。先,称已亡故的前辈时使用的尊称。蹶(jué)然:猛然。zhòng人:适合于人,这里是影响人的意思。中,深入影响。窒焉:受阻碍的样子。窒,阻碍。宁:安宁。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2分)①而笑曰顾      ②则平矣            

(2)与“既久遂安之”中“而”意义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2分)A

A           B笑曰   C又久后安之     D于是作叹曰  

(3)翻译文中加横线的句子。(2分)

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

(4)文章讲述了一件什么事?(2分)

 

(5)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2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3分)

武陵春

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试赏析“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词句(3分)

 

查看答案

默写填空(7分)

(1) 了却君王天下事,               。可怜白发生。(辛弃疾《破阵子》)

(2)                 ,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3)杜甫在《羌村三首(之三)》中写父老乡亲携酒慰问的诗句是:“                                    ”。

(4)温庭筠在望江南·梳洗罢》中集中表现一位因心上人远行而独处深闺女子内心忧愁情感的诗句是“                ”。

(5)古诗词中有很多写月的诗句,请你写出其中连续的两句:

                      ,__                    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