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与朱元思书(7分) 吴均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

与朱元思书(7分)

吴均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分)

1)水缥碧(    2)一百里(   

3)猛浪若    4)窥谷忘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3.下面对这篇课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这篇课文是吴均写给朋友朱元思描述行旅抒发自己心志的一封信,属山水小品,是骈文文中少有的佳作。

B奇山异水,天下独绝这八个字是全文的纲,”“二字高度概括了自富阳至桐庐间山水的特点。

C.“负势竞上”、“ 争高直指”,作者以动写静,本来是静止的山,赋予了奋发向上的无穷的生命力。

D.“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这表现了作者获得功名后在大自然中陶醉的心情。

 

1.(2分)(1)都 、全 (2)左右、表约数 (3)飞奔的马 (4)通“返”,返回 2.(2分)(高山)凭着(高峻的)形势,奋力直向上耸,仿佛互相竞赛向高处和远处发展 3.(2分)( D ) 【解析】 1. 试题分析: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如本题中“奔”为动词名用,“反”为通假字,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2. 试题分析:疏通全文,在全文语境中大致了解句子的意思,解释清楚关键词语,最后疏通句子。所学课文,做过翻译练习要加强记忆,可直接写出译句。 考点: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3. 试题分析:根据所学所记,理解文章内容,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与诗歌有关内容一一比较,判断正误。D错,“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并不是表现作者“获得功名”,而恰恰是表现作者厌弃功名。 考点:理解文言文内容要点。能力层级为理解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闲居初夏午睡起

杨万里

                     松阴一架半弓苔,偶欲看书又懒开。

             ,儿童误认雨声来。
1.诗歌前两句中的“      ”和“       ”两字紧扣诗题就给人闲适、慵倦之感。(2分)
2.选择最恰当的一项填入诗歌横线处,并说明理由。(      )(2分)

A.风送幽香传十里    B.戏掬清泉洒蕉叶       C.殷勤夏雨敲莲荷

应选                                                             

 

查看答案

我的母亲(13分)

我父亲结过三次婚。

我的生母姓杨。我三岁的时候,母亲就故去了。我对她一点印象都没有。她得的是肺病,病后即移住在一个叫“小房”的房间里,她也不让人把我抱去看她。我只记得父亲用一个煤油箱做了一个炉子,这炉子是他自制的,煤油箱横放着,有两个火口,可以同时为母亲熬粥,熬参汤、燕窝。另外还记得我父亲雇了一只船陪她到淮城去就医,我是随船去的。还记得小船中途停泊时,父亲在船头钓鱼,我记得船舱里挂了好多大头菜。我一直记得大头菜的气味。

我只能从母亲的画像看看她。据我的大姑妈说,这张像画得很像。画像上的母亲很瘦,眉尖微蹙。我母亲是读过书的。她病倒之前每天还写一张大字。我曾在我父亲的画室里找出一摞母亲写的大字,字写得很清秀。

前年我回家乡,见着一个老邻居,她记得我母亲。看见过我母亲在花园里看花——这家邻居和我们家的花园只隔一堵短墙。我母亲叫她“小新娘子”。“小新娘子,过来过来,给你一朵花戴。”我于是好像看见母亲在花园里看花,并且觉得她对邻居很和善。这位“小新娘子”已经是八十多岁的老太太了!

我母亲死后,她养病的那间“小房”锁了起来,里面堆放着她生前用的东西,全部嫁妆——皮箱和铜火盆,朱漆的火盆架子……我的继母有时开锁进去,取一两样东西,我跟着进去看过。“小房”外面有一个小天井。靠南有一个秋叶形的小花台。花台上开了一些秋海棠。这些海棠自开自落,没人管它。花很伶仃,但是颜色很红。

我的第一个继母娘家姓张。她们家原来在张家庄住,是个乡下财主。后来在城里盖了房子,才搬进城来。

我的继母幼年丧母,她是跟她姑妈长大的。继母的姑妈年轻时守寡。她住的房子二梁上挂着一块匾,朱地金字:“松贞柏洁”,下款是“大总统题”。

继母是长女,但是我的外公显然并不钟爱她。她身体不好。婚前咳嗽得很厉害,和我父亲拜堂时是服用了一种进口的杏仁露压住的。她的陪嫁妆奁是不丰的。她有时准备出门作客,才戴一点首饰。比较好的首饰是副翡翠耳环。有一次,她要带我们到外公家拜年,她打扮了一下,换了一件灰鼠的皮袄。我觉得她一定会冷。这样的天气,穿一件灰鼠皮袄怎么行呢?然而她只有一件皮袄。我忽然对我的继母产生一种说不出来的感情。我可怜她,也爱她。

后娘不好当。我的继母进门就遇到一个局面,“前房”我的生母留下三个孩子:我姐姐,我,还有一个妹妹。这对于“后娘”当然会是沉重的负担。上有婆婆,中有大姑子,小姑子,还有一些亲戚邻居,她们都拿眼睛看着,拿耳朵听着。

也许我和娘我们都叫继母为娘有缘,娘很喜欢我。

她每次回娘家,都是吃了晚饭才回来。张家总是叫了两辆黄包车,姐姐和妹妹坐一辆,娘搂着我坐一辆。张家有个规矩,姑娘回自己婆家,要给孩子手里拿两根点着了的安息香。我于是拿着两根安息香,偎在娘怀里。黄包车慢慢地走着。两旁人家、店铺的影子向后移动着,我有点迷糊。闻着安息香的香味,我觉得很幸福。

小学一年级时,冬天,有一天放学回家,我大便急了,憋不住,拉在裤子里了。我兜着一裤兜屎,一扭一扭地回了家。我的继母一闻,二话没说,赶紧烧水,给我洗了屁股。她把我擦干净了,让我围着棉被坐着。接着就给我洗衬裤刷棉裤。她不但没有说我一句,连眉头都没有皱一下。

我妹妹长了头虱,娘煎草药给她洗头,用篦子给她篦头发。

张氏娘认识字,念过《女儿经》。里面有这样的句子:“张家长,李家短,别人的事情我不管。”她就是按照这一类道德规范做人的。她有时念经:《金刚经》、《心经》、《高王经》。她是为她的姑妈念的。

她死于肺病。

我的第二个继母姓任。任家是邵伯大地主,庄园有几座大门,庄园外有壕沟吊桥。

  我父亲是到邵伯结的婚。那年我已经十七岁,读高二了。任氏娘对我们很客气,称呼我是“大少爷”。我十九岁离开家乡到昆明读大学。一九八六年回乡,这时娘才改口叫我“曾祺”——我这时已经六十六岁,也不是什么“少爷”了。我对任氏娘很尊敬。因为她伴随我的父亲度过了漫长的很艰苦的沧桑岁月。

她今年八十六岁。                           选自《汪曾祺散文选集》,有删节
1.张氏娘(第一个继母)“很喜欢我”体现在哪里?请加以概括。(4分)
2.汪曾祺曾说:“明朝散文家归有光对我影响极大,平平淡淡的叙述,平平淡淡的人事,在他笔下很有味儿。”结合这句话,参照示例,从文中另选一处加以赏析。(3分)

示例:【句子】我只记得父亲用一个煤油箱做了一个炉子,这炉子是他自制的,煤油箱横放着,有两个火口,可以同时为母亲熬粥,熬参汤、燕窝。

【赏析】长短句结合,在淡淡的叙述中写出了父亲的巧手和对母亲的悉心照料,“只记得”留着许多记忆的空白,也就有着对过往人事的无尽怀想。
3.作者在回忆生母时,描写了“小房”外花台上的秋海棠,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3分)
4.作者用富含真情的笔触记述了三位母亲,但字里行间对三位母亲的感情却有不同,请结合文章内容进行分析。(3分)

 

查看答案

古诗词中的色彩美(8分)

①“诗中有画”,诗歌虽然不能像绘画那样直观地再现色彩,却可以通过语言的描写表情达,唤起读者相应的联想和体,展示出一幅幅多彩的画卷。

②许多诗人写诗在运用色彩上往往追求复色搭配之美。用色,或组合,或对比,方法多样。

③诗人通过多种色彩的组合给诗歌带来了浓郁的画意。“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黄、翠、白、青四种颜色,点缀得错落有致;而且由点到线,向着无垠的空间延伸。这里,明丽的色彩组合,绘出了诗人舒展开阔的心境。

④诗人爱用鲜明的色彩对比,来增加感情的浓度。白居易回忆江南春色之美:“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杨万里赞美西湖荷花风韵:“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这些佳句都是用鲜明的对比色,使画面显得十分绚丽,使情感表现得明朗而热烈。这种“着色的情感,具有绘画的鲜明性和直观感,增强了诗歌意境的感染力,达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完美境界。

⑤诗人还善用色彩的暗地对,初看似不觉得,一加玩味,就感到富有含蓄的画意美。杜甫的“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李贺的“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都是先用大块黑色,用暗色调作底色,又用亮光点染,色调明暗差别很大,构成一幅色调分明的画面。

⑥诗人用色有时还不局限于一句一联,所写诗词全篇用色,色彩更加丰富,诗的境界更为开阅。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一开始使出人意料地用洁白的梨花比喻落在树上的积雪,生动地勾画出塞外八月飞雪的奇景。接着又以空旷荒凉的塞外、乌云沉沉的天空、纷纷扬扬的白雪构成了送别的背景。“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在一片银白的世界中,诗人特地描绘了那面鲜艳的红旗。在整个背景和个别事物的映衬上,在色彩的调配上,是那么美丽而又和谐,真是“独树一帜”。全诗展现出一幅色彩鲜明、奇异壮伟的边塞图景。

⑦有时诗人不用复色搭配,而是追求单一色调深浅浓淡的变化之美。这样也能浸润情感,收到很好的抒情效果。“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杨万里《宿新市徐公店》,淡黄深黄相互对衬,蝴蝶和花融为一体,表达了诗人的喜爱之情。

⑧还有的诗不用直接表示色彩的词语,各种景物巧妙组合,形成色调之美。北朝民歌《敕勒歌》:“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苍天、草原、牛羊,这些具有不同色彩的形象构成了一幅苍茫的画面。

⑨诗歌中的色彩饱蘸着感情,在诗人笔下可以产生神奇的魅力。它已经超越了客观的写景效果,而成为独特的抒情手段。从色彩美的角度来欣赏诗歌,我们对诗歌的美便有了更深层的认识。
1.阅读全文,根据文章内容填写下表。3
2.④、⑤两节都是介绍运用色彩的对比表现画意美,能否调换它们的顺序?为什么?2
3.结合本文,请你也从色彩美的角度,对下面的诗句作一点赏析。3

水满田畴稻叶齐,日光穿树晓烟低(徐玑《新凉》)

 

查看答案

综合性学习。(5分)

八(5)班开展以“寻觅春天的踪迹”为主题的活动。请帮助依依同学完成以下任务。

(1)【寻春蓝图】这次活动方案,依依已经设计好了两种形式,请你帮她再设计一种。(1分)

形式一:编一辑“春天日志”  形式二:谱一支“春天赞歌”  形式三:                 

(2)【观春记录】为记下春天的足迹,依依同学对植物进行了观察,现在请你将这则观察日志填完整。(2分)

观察时间

35号至320

观察对象

校园外的梧桐树

观察主题

梧桐树的叶片是如何生长的

观察、记录员

依依

 

 

观察记录

35号:梧桐树的树干上冒出了若干米粒大小的绿色小泡泡

310号:那些绿色的小泡泡全部绽开,抽出了像针尖一样大小的嫩绿的叶片。

315号:那些小叶片继续长大,叶片上的脉胳清晰可见,颜色由嫩绿变为鹅黄。

320号:叶片已有小孩手掌大小,边缘已有十分明显的锯齿状,颜色也变为深绿,叶片已长得十分繁密。

观察感受

 

(3)【绘春妙语】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写一句话形容一下你心目中的春天。(2分)

 

查看答案

名著阅读。(4分)

这时是早晨十点。太阳光在相当倾斜的角度下,投射在水波面上,光线由于曲折作用,像通过三梭镜一样被分解,海底的花、石、植物、介壳、珊瑚类动物,一接触被分解的光线,在边缘上显现出太阳分光的七种不同颜色。这种所有浓淡颜色的错综交结,真正是一架红、橙、黄、绿、青、蓝、紫的彩色缤纷的万花筒,总之,它就是十分讲究的水彩画家的一整套颜色!看来实在是神奇,实在是眼福!我怎样才能把我心中所有的新奇感觉告诉康塞尔呢!怎样才能跟他一齐发出赞叹呢!我怎样才能跟尼摩船长和他的同伴一样,利用一种约定的记号来传达我的思想呢!因为没有更好的办法,所以我只好自己对自己说话,在套着自己脑袋的铜盒子里面大声叫喊;虽然我知道,说这些空话消耗的空气恐怕比预定的要多些。

(1)上文节选自“现代科学幻想之父”  (人名)的科幻小说《            》(2分)

(2)本书中康塞尔是“我”的仆人。他年轻、健壮、规矩、热情、脾气好,而且能处变不惊,最为难得的是对主人的一片忠心。请简要写出表现康塞尔忠心的一个故事。(2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