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回答问题。(共12分)
(一) 小石潭记(节选)
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二) 西山①十记(节选)
(明朝)袁中道
出西直门,过高梁桥,杨柳夹道,带以清溪,流水澄澈,洞见沙石,蕴藻萦蔓,鬣走带牵②。小鱼尾游,翕忽跳达。亘流背林③,禅刹相接。绿叶秾郁,下覆朱户,寂静无人,鸟鸣花落。过响水闸,听水声汩汩。至龙潭堤,树益茂,水益阔,是为西湖也。
注【解析】
①西山:北京西郊的群山。②鬣(liè)走带牵:意味水藻像马鬃那样被风吹动互相牵扯。
③亘流背林:流水绵延,背依树林。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①佁然不动 ②斗折蛇行
2.下列成语中的“洞”字与文中“洞见沙石”中的“洞”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A.漏洞百出:形容作文、说话或办事等破绽很多。洞:缺陷,不周密的地方。
B.洞若观火:形容观察事物非常清楚,好象看明亮的火一样。洞:清楚,透彻。
C.空洞无物:多指言谈、文章极其空泛。洞:空,没有什么内容。
D.门户洞开:门窗等大开。洞:像开着出口的山洞。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每句2分,共4分)
(1)卷石底以出:
(2)其岸势犬牙差互:
4.《小石潭记》《西山十记》都运用侧面描写来表现水的清澈,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这两位作者分别是怎样进行侧面描写的。(4分)
阅读下面有关《三国演义》内容的图画,完成填空。(5分)
在这段情节中,诸葛亮用的计策是: ① 。由上面的介绍说明可以看出诸葛亮的性格特征是: ② ,司马懿的性格特征是: ③ 。从这段情节可以得出这样的认识:诸葛亮能够知彼知己, ④ ;古人云: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司马懿则是智者千虑, ⑤ 。
用诗词原句填空。(6分)
夕阳,是古诗词中的一个传统意象,这一意象或称作斜阳、残照、落日、斜晖等。暮色斜阳往往会倍增诗歌的苍凉悲壮,如范仲淹的《渔家傲》中的“千嶂里, ① 。”伤时光易逝,叹华年难再,成为吟咏夕阳之作常见的主题。如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中的“ ② ?”受古老农业文明 “日出而作,日没而息”的影响,日暮又极易触发游子心底深切悲凉的乡愁,如马致远的小令《天净沙•秋思》中的“ ③ , ④ 。”另一方面,夕阳亦非无情之物,它能带给人们最后一丝温暖亲切而又苍茫的感觉,如王维的《使至塞上》的颈联“ ⑤ , ⑥ 。”
三句半,是我国传统曲艺表演形式。由四人演出,每人说一句。由于最后一人一般只说半句(1——3个字),故称“三句半”。三句半一般押韵、同调,诙谐搞笑,是群众喜闻乐见的说唱曲艺形式。例①:老师同学元旦好,欢迎大家来指导,不管说得好不好,——别跑 !例②:全球气候在变暖,我国大部正干旱,人类要是再蛮干,——完蛋!
面对满大街上如牛皮癣一般难治理的小广告,市民们很痛恨。下面“三句半”空格处的内容你认为最合适的一项是( )(2分)
小小广告牛皮癣, ① ,影响市容真难看, ② !
A. ①大街小巷到处贴 ②铲
B. ①屡治不灭太难管 ②封杀
C. ①大街小巷到处贴 ②封杀
D. ①屡治不灭太难管 ②铲
下面一首诗选自罗广斌、杨益言著作的小说《红岩》,其中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囚歌
A.诗中“狗”的本体是指出卖革命的可耻叛徒,诗人用比喻手法表达了对投降者苟且偷生的蔑视。
B.诗人运用拟人手法将囚禁革命者的人间炼狱看作是“活棺材”,反衬了国民党反动派残酷迫害革命志士的暴行,同时暗示反动统治者必将灭亡的结局。
C.诗人将暗地里进行的革命斗争比作“地下的烈火”,意味着革命者的斗争终将像烈火一般熊熊燃起,烧毁这人间炼狱。
D.结尾一句中的“热血”一词借代指革命者的牺牲。革命者真诚地愿为国家、为民族的自由解放抛头颅、洒热血,他们会选择在血与火的斗争中彰显生命的真正价值。
下列诗句在原诗中不是描写春天景象的一项是( )(2分)
A.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B.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C.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D.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