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1分) ①围棋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也是一项哲理深奥、能...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1分)

围棋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也是一项哲理深奥、能给人以智慧启迪的竞技游戏(a )围棋黑白二子象征日月阴阳昼夜;圆形棋子象征天象、苍穹(b)所有棋子既无大小(c)又无分工,性能相同,地位相等,是中华先秦文化中“民本思想”的具体体现(d)棋盘四角可比地象四方;棋局搏杀,沧海桑田;棋盘胜负,世事纷争;诸如此类种种,皆可拟世事,让人自己去悟道,去品世。

②那么棋迷为什么会喜欢围棋,并且如痴如醉呢?

③首先,毫无疑问,围棋与象棋相比,更高一个档次,属于高智商的贵族运动。棋盘上的争斗是对局双方智慧的较量。围棋的变化比象棋更为复杂,正方形棋盘上横竖都是19路格子,共有19×19=361个交叉点,理论上讲就会有3的361次方那么多可能的变化,实际上围棋可能是没有办法穷尽的。一局棋的进程通常需要较长的时间,这就为对局的双方通过各种招法来揭示围棋特有的规律,提供了充分的空间和时间。世事如棋局局新,下棋的乐趣之一就在于局面的变幻莫测,好比一个数学家面对一个含有多变量的难题,每次探究都有新意,每一局棋都是智慧的较量。

④其次,围棋可以启发人生智慧。围棋的道理,有些是生活的隐喻,完全可以用到生活中。比如中国古代有个《围棋十诀》,说是做人的道理,也不勉强,例如:不得贪胜,入界宜缓,舍小就大,逢危须弃,动须相应等。对于棋局形势的判断,不可主观、武断和想当然,任何盲目地乐观或悲观都是不可取的。对局者需要冷静、周密地调查研究,对全局的形势进行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科学分析。在双方的棋都没有明确生死的情况下,经常会看见两块棋对杀,就要看谁的气长,哪怕谁差了一口气,也就会被杀。人不能在自己做的任何学习、工作中差一口气,往往就是差这一口气,结果就是功败垂成。当然,一块本来可以活的棋,由于你的疏忽,被对手偷袭,你应对不当,也会不幸由生入死,这样你会遗憾莫名。一着不慎满盘皆输!!很多大风大浪走过来的,在沟里翻船的不在少数。只是人生你不能中盘认输,更没有重新开局的!

⑤最后,            。一方面,下围棋讲究礼仪。第一手棋应该下在棋盘的右上角,把方便对方下棋的左上角留给对方,以示尊重对手。在现实生活中,同样应该讲文明、有礼貌,尊重他人。做为晚辈或棋力低的一方,在对局的前后都应该主动地整理棋具。这不仅体现了对他人的尊重,也是把自己摆到了谦虚好学的位置。另一方面,下围棋讲究安静地搏杀。下围棋时不宜把棋子摔的啪啪乱响,呼喝喧闹。下棋时,默不作声,仅靠一只手的中指、食指,运筹棋子来斗智、斗勇。其落子节奏的变化、放布棋子的力量大小等都可反映出当局者的心智情况,如同在棋局中以手语交谈一般,故围棋又称“手谈”。从文化角度而言,下围棋不是让人去争胜负的,而是去取势,去求常,去悟道。
1.在第①段中的四个括号内填上合适的标点。(2分)
2.联系上下文内容,在第⑤段开头填上合适的语句。(2分)
3.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有一个“烂柯”的围棋典故,请结合典故内容,说明它体现了围棋这种活动的什么特点。(3分)
4.下围棋与作战道理相通。阅读下面《曹刿论战》的节选文段,用上文第④段中介绍的内容来解释鲁国最终以弱胜强,战胜齐国的原因。(4分,120字左右)

【链接材料】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共2分)(a)。 (b); (c), (d); 2.(2分)围棋可以很好地锤炼一个人的修养。(或:围棋表现了文人雅士的风范。) 3. (3分) “到乡翻似烂柯人”中有“烂柯”典故,相传晋人王质上山砍柴,看见两个童子下棋,就停下观看。等棋局终了,手中的斧柄(柯)已经朽烂。 这个典故说明围棋的一个特点:一局棋的进程通常需要较长的时间。 4.(4分)示例:①善于把握战机。选择“齐人三鼓”时进攻,这样做与围棋讲究“不得贪胜,入界宜缓”相通,因为任何盲目地乐观或悲观都是不可取的。②调查研究。曹刿“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这样与围棋讲究“对局者需要冷静、周密地调查研究”一样,只有通过车辙了解真实敌情,才能放心作战。 【解析】 1. 试题分析:分析句子中分句之间的关系,根据标点符号各自的作用,判断标点符号的正误,尤其注意易错易混的标点符号。 考点: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2. 试题分析:根据本段中“一方面……另一方面……”内容的表达,从“人的修养”这个方面上来拟写段首中心句。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3. 试题分析:首先要了解典故的大致内容,了解“烂柯”指什么,为什么“烂柯”,然后从围棋方面来说明表现其什么特点。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4. 试题分析:阅读文言短文,根据所学理解内容,从鲁取胜的原因“抓住点机”“审时度势”来联系围棋的道理。 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F。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回答问题。(共12分)

(一)   小石潭记(节选)

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二)  西山记(节选)

明朝袁中道

出西直门,过高梁桥,杨柳夹道,带以清溪,流水澄澈,洞见沙石,蕴藻萦蔓,鬣走带牵。小鱼尾游,翕忽跳达。亘流背林,禅刹相接。绿叶秾郁,下覆朱户,寂静无人,鸟鸣花落。过响水闸,听水声汩汩。至龙潭堤,树益茂,水益阔,是为西湖也。

注【解析】

①西山:北京西郊的群山。②鬣(liè)走带牵:意味水藻像马鬃那样被风吹动互相牵扯。

③亘流背林:流水绵延,背依树林。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佁然不动   折蛇行
2.下列成语中的“洞”字与文中“洞见沙石”中的“洞”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A百出:形容作文、说话或办事等破绽很多。洞:缺陷,不周密的地方。

B若观火:形容观察事物非常清楚,好象看明亮的火一样。洞:清楚,透彻。

C无物:多指言谈、文章极其空泛。洞:空,没有什么内容。

D门户开:门窗等大开。洞:像开着出口的山洞。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每句2分,共4分)

(1)卷石底以出:                                     

(2)其岸势犬牙差互:                                 
4.《小石潭记》《西山十记》都运用侧面描写来表现水的清澈,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这两位作者分别是怎样进行侧面描写的。(4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有关三国演义》内容的图画,完成填空。(5分)

 满分5 manfen5.com满分5 manfen5.com

 

在这段情节中,诸葛亮用的计策是:    。由上面的介绍说明可以看出诸葛亮的性格特征是:     ,司马懿的性格特征是:     。从这段情节可以得出这样的认识:诸葛亮能够知彼知己,    ;古人云: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司马懿则是智者千虑,   

 

查看答案

用诗词原句填空。(6分)

夕阳,是古诗词中的一个传统意象,这一意象或称作斜阳、残照、落日、斜晖等。暮色斜阳往往会倍增诗歌的苍凉悲壮,如范仲淹的《渔家傲》中的“千嶂里,         。”伤时光易逝,叹华年难再,成为吟咏夕阳之作常见的主题。如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中的“        ?”受古老农业文明 “日出而作,日没而息”的影响,日暮又极易触发游子心底深切悲凉的乡愁,如马致远的小令《天净沙•秋思》中的“                。”另一方面,夕阳亦非无情之物,它能带给人们最后一丝温暖亲切而又苍茫的感觉,如王维的《使至塞上》的颈联“         

 

查看答案

三句半,是我国传统曲艺表演形式。人演出,每人说一句。由于最后人一般只说半句(1——3个字),故称“三句半”。三句半一般押韵、同调,诙谐搞笑,是群众喜闻乐见的说唱曲艺形式。例①:老师同学元旦好,欢迎大家来指导,不管说得好不好,——别跑 !例②:全球气候在变暖,我国大部正干旱,人类要是再蛮干,——完蛋!

面对满大街上如牛皮癣一般难治理的小广告,市民们很痛恨。下面“三句半”空格处的内容你认为最合适的一项是     (2分)

小小广告牛皮癣,           ,影响市容真难看,  

A ①大街小巷到处贴            ②铲

B ①屡治不灭太难管            ②封杀

C ①大街小巷到处贴            ②封杀

D ①屡治不灭太难管            ②铲

 

查看答案

下面一首诗选自罗广斌、杨益言著作的小说《红岩》,其中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囚歌

满分5 manfen5.com 

 

A诗中“狗”的本体是指出卖革命的可耻叛徒,诗人用比喻手法表达了对投降者苟且偷生的蔑视。

B诗人运用拟人手法将囚禁革命者的人间炼狱看作是“活棺材”,反衬了国民党反动派残酷迫害革命志士的暴行,同时暗示反动统治者必将灭亡的结局。

C诗人将暗地里进行的革命斗争比作地下的烈火”,意味着革命者的斗争终将像烈火一般熊熊燃起,烧毁这人间炼狱。

D结尾一句中的“热血”一词借代指革命者的牺牲。革命者真诚地愿为国家、为民族的自由解放抛头颅、洒热血,他们会选择在血与火的斗争中彰显生命的真正价值。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