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①月还没有落,仿佛看戏也并不很久似的,而一离赵庄,月光又显得格外的皎洁。回望戏...

 

①月还没有落,仿佛看戏也并不很久似的,而一离赵庄,月光又显得格外的皎洁。回望戏台在灯火光中,却又如初来未到时候一般,又漂渺得像一座仙山楼阁,满被红霞着了。吹到耳边来的又是横笛,很悠扬;我疑心老旦已经进去了,但也不好意思说再回去看。

②不多久,松柏林早在船后了,船行也并不慢,但周围的黑暗只是浓,可知已经到了深夜。他们一面议论着戏子,或骂,或笑,一面加紧的摇船。这一次船头的激水声更其响亮了,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连夜渔的几个老渔父,也停了艇子看着喝采起来。

③离平桥村还有一里模样,船行却慢了,摇船的都说很疲乏,因为太用力,而且许久没有东西吃。这回想出来的是桂生,说是罗汉豆正旺相,柴火又现成,我们可以偷一点来煮吃。大家都赞成,立刻近岸停了船;岸上的田里,乌油油的都是结实的罗汉豆。

④“阿阿,阿发,这边是你家的,这边是老六一家的,我们偷那一边的呢?”双喜先跳下去了,在岸上说。

⑤我们也都跳上岸。阿发一面跳,一面说道,“且慢,让我来看一看罢,”他于是往来的摸了一回,直起身来说道,“偷我们的罢,我们的大得多呢。”一声答应,大家便散开在阿发家的豆田里,各摘了一大捧,抛入船舱中。双喜以为再多偷,倘给阿发的娘知道是要哭骂的,于是各人便到六一公公的田里又各偷了一大捧。
1.这段文字节选自鲁迅的小说《           》,写的是                              的情景。(2分)
2.选文第①段“回望戏台在灯火光里……满被红霞住了”,句中“回望”表现了我怎样的心情?“罩”字如何理解?(3分)
3.段划线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3分)
4.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第段划线句。(3分)
5.作者在小说结尾说“再也没有吃过那夜似的好豆”,真的是那夜的豆好吃吗?结合文章主旨说说你的理解。(3分)

 

1.《社戏》 归航偷豆(或月夜归航)(2分) 2.“回望”表现了我留恋、依依不舍的心情;“罩”通过视觉表现了戏台如梦似幻的情景,与来时的情形照应,也表现了我对戏台的向往留恋。(3分) 3.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船行之快,突出了小伙伴们划船技艺高超和心情愉悦。(3分) 4.这是对阿发的动作描写和语言描写,形象地刻画了阿发憨厚纯朴,真诚无私的性格。(3分) 5.那夜的豆并不好吃,作者之所以多年之后还记得那夜的豆和戏,是因为它们是童年天真烂漫自由快乐的生活的标志,作者以此表现自己对童年和故乡的回忆以及对美好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3分) 【解析】 1.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的文学常识,选文出自鲁迅的《社戏》,所选片段是《社戏》中最精彩的情节归航偷豆。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能力层级为理解B。 2.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对词语的理解能力,根据后文的“我疑心老旦已经进去了,但也不好意思说再回去看”及所写景物的特点可知,表达了“我”对社戏的留恋之情。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3. 试题分析:“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明显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根据“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可知,写出了船行速度之快,同时也可以想像出孩子们坐在船上的欢快心情。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含意,品味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4.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人物描写手法,人物描写手法有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描写等,根据划线句子好判断出来,再结合句子分析人物特点即可。 考点:分析作品描写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5.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对文章主旨的把握,分析时结合全文意思加以分析,和小伙伴去看社戏,归航偷豆等内容,表现力童年生活的美好,让人留恋回忆。 考点:欣赏作品的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见道旁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1.解释加点词语。(2分)

(1)与诸小儿游                 (2)竞取之            
2.其他的小孩都跑去抢李子,为什么王戎不动?你认为他是一个怎样的孩子?(3分)

 

查看答案

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长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解释下面加点词。(2分)

以军中多务   辞:          

刮目相待     更: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3.文章以“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结尾有何用意?(2分)

 

查看答案

综合性学习(共8分)

(1)马和人类同生死,共荣辱,经历了数千年的风风雨雨,成为我们忠诚的朋友,至今还流传着许多与之有关的成语和俗语。如:比喻一刻也不停留,一直前进,称为          ;形容事情顺利,很快取得成果,称为马到成功;比喻说话写文章,前言不搭后语,两不相合,我们常用驴唇不对马嘴;比喻事物彼此毫不相干,我们则说                。(2分)

(2)马是画家的爱物,下面这幅是名扬天下的国宝,请从艺术特色和象征意义等方面,为这幅画写一段解说词。(3分)

满分5 manfen5.com

 

 

 

(3)本学期你读了课内外哪些古今中外的名著,请你写出印象最深的那本书的题目、作者和主要人物。(3分)

 

查看答案

按课文原文默写(10分,每空1分)

(1)                ,青山独归远。(刘长卿《送灵澈上人》)

(2)              ,落花时节又逢君。(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3)峨眉山月半轮秋,                    。(李白《峨眉山月歌》)

(4) 故园东望路漫漫,                   。(岑参《逢入京使》)

(5)               ,寒光照铁衣。 (《木兰诗》)

(6)江山代有才人出,                   。(赵翼《论诗》)

(7)                    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8)晴空一鹤排云上,                  。(刘禹锡《秋词》)

(9)气蒸云梦泽,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10)                 ,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查看答案

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我们要虚张声势,把全班同学参加运动会的热情鼓动起来。

生活给我们提供了姹紫嫣红的素材,我们一定能写出好文章。

他们班的足球水平实在高,我们甘拜下风

农民伯伯在堆满稻谷的打谷场上陶醉了,他们真是进退维谷呀。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