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鼾声 因公因私,我已好几年没回故乡了。忙忙乱乱地行走在城市的街头,几乎忘记了独自...

鼾声

因公因私,我已好几年没回故乡了。忙忙乱乱地行走在城市的街头,几乎忘记了独自生活在乡村老屋里的父亲。

前不久,家乡的表哥写信告诉我,父亲蹲在村口路边守望的身躯像是一块坚硬的石头……看到这里,①我的泪水滚了出来,连忙推去所有的事务,一刻不敢停留地往故乡赶。在村口的路边,父亲终于看到他风尘仆仆的儿子出现在回家的路上。他站起来,搓着那双大手嘿嘿地笑着。吃过简简单单的晚饭,唠过一阵子家常,窗外夜色已深。

我打了个哈欠说:“爸,咱睡吧。”

父亲的眼中露出难色,他说:“嗯,睡吧。”随后又站起身往门外走,“我爱打鼾,怕吵你睡觉,我找人搭铺去。”

我拦住他笑说:“爸,我是你的崽,像你,也打鼾,你不是不知道,两只喇叭一块儿吹,热闹。”

父亲不好意思地笑了一声,开始脱鞋宽衣。于是,我跳上了那张自己睡了十几年的破旧、宽大而又温暖的床。跟以前一样,父亲睡那头,我睡这头,彼此枕着一双臭脚。

月亮在窗外移,树梢摇动,筛下一床碎银。但听不到那熟悉、亲切的鼾声。

父亲在那头说:“不早了,睡吧。”

我在这头应道:“睡吧。”

月亮从窗口消失,鸡啼在村庄远远近近的地方响起,床上仍然没有那亲切的鼾声。记得以前与父亲同寝时,在田头地尾劳累了一天的父亲头沾枕头就睡过去,鼾声惊天动地,吵得我无法入眠,就恼怒异常地用脚踹醒他,叫他熬着等我睡去后他再睡……想到这里我的心好痛。于是,就装作打鼾,打得既重又急,仿佛睡得极香极沉。

父亲在那头轻轻地侧了侧身,并欣慰地舒了一口气。

随后,我发现父亲轻轻地起来,轻轻地给我掖被角,最后,父亲竟用手轻轻地摸我的脸。当那粗糙而又温暖的手在我脸上滑过时,我嗅到了一种特别的气息,鼻子一酸,②泪水便滚出了眼眶,父亲的手一抖,替我抹去泪水,叹了一声说:“鸡都叫了,睡吧。”

我哽咽着答道:“睡吧。”
1.这篇文章以_______顺序展开情节,请找出相应的标志性词语,写在横线上。(1分)
2.文中加横线句“父亲……石头”的体现了什么?(2分)
3. “我嗅到了一种特别的气息”中“特别”你怎么理解?(1分)
4.这篇小说写“我”两次流泪:(1分)

第一次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次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画波浪线处,从“记叙的顺序”来看,属于哪种记叙顺序,有什么作用?(3分)
6.本文通过写什么表现了怎样的主题?(2分)

 

1.时间 “夜色已深”、“月亮在窗外移”、“月亮从窗口消失”、“随后”、“最后”; 2. 表现了父亲对儿子坚定的盼望与思念 。 3. 指 父爱如母爱。 4. 父爱如磐石,我感动又内疚; 父爱如母,我被深深地感动。 5.插叙 表现“我”当年的无知,为下文写“我”装作打鼾作铺垫。 6.通过写“鼾声”表现父子之间深沉感人的爱。 (略) 【解析】 1. 试题分析:阅读全文,注意文中故事的叙述中时间性词语,了解这些词语与情节推进的关系,即可明白本文是时间为顺序的叙述方法。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 试题分析:在文中找到语句的位置,根据前后情节内容,从表达父亲对儿子的情感来理解句子的表达作用。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能力层级为理解B。 3. 试题分析:解题思路同上,在文中找到句子的位置,根据前后情节内容,体会“我”的内心感受概括作答。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4. 试题分析:在文中找到“我”两次流泪的具体位置,根据情节内容体会“我”内心的感受,从表达“我”的情感来概括作答。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5. 试题分析:首先要了解记叙的顺序有四种:顺序、倒叙、插叙、补叙,根据所叙情节发生先后的安排来判断。本题所示是插叙,从铺垫下文和表现人物形象方面来回答。 考点:分析记叙的顺序。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6.6】 试题分析:理解作者的思想,一是通过作者对事物描写的文字来理解,二要从文中作者发表感慨的语言句(一般在过渡段和文尾处)来理解。根据本文的情节,抓住文中人物之间的关系以及人物的心理活动来体会作者写这篇小说所要表达的思想。 考点: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寻找时传祥

   后来,便赶上了那个动荡的年月。

   背了大半辈子粪的时传祥因与被污蔑为“工贼”的共和国主席握过手,便也成了“工贼

   挨打、挨骂、吃不饱又成了时传祥的生活。1971年,他带着一身病痛被遣送回解放前他揣着七块糠饼子、步行十三天来京的山东农村老家。

   淳朴的乡亲不认为他是什么“工贼”。几十年后,老家的农民大爷还记忆犹新:“那才叫真正的好人啊!五六十年代,哪天早晨起来看到村里大道被扫得千干净净,乡亲们就知道,准是传祥回家了。”

   可是,这次回家时传祥却扫不动了。

   1972年10月26日,一直半昏迷的时传祥竟变得很激动。他让老伴把院门、屋门都插上,又让做几样“好菜”,翻箱倒柜找出半瓶薯干酒。他要敬十三年前这一天握过他的手的刘主席一杯:“就冲他能看得起俺这个掏大粪的,俺就到死也不信他是个坏人!”

   正直、朴实的人格没能战胜那个是非颠倒的年代。

   1973年春节,时传祥听到刘主席已逝世,便精神失常了。两年后的5月19日,他也走了,时年60岁。

   采访时传祥老伴崔秀庭老人是在一天傍晚。老人住着挺宽敞的三居室,她指着去年春节时73岁的王光美来看她的合影,便说起了李瑞环、倪志福等时常来看她的事,然后就一定要记者在她家吃饭。家里除一台电视机外,再也看不到还有什么值钱的东西。一听到要写时传祥,老人就挺激动,同时也有些黯然:“现在实实在在干活,本本分分做人还时兴吗?你写劳模还有人看吗?”

   记者默然。

   几天前,记者与几位挺有身份的人士聊天。有人问:“忙什么?”“在写时传祥。”大家就笑。后来其中一人单独对记者说:“现在赚钱再多的人内心深处也都有一种感慨──大家都能像时传祥那样正直、敬业、实在,该多好!”
1. “正直、朴实的人格没能战胜那个是非颠倒的年代。”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思想感情。(4分)
2. “一听到要写时传祥,老人就挺激动,同时也有些黯然。”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老人因为自己的丈夫有记者来采访即将出名而高兴。

B.老人黯然是因为国家不重视清洁工作,人们瞧不起低贱伺候人的掏粪工作。

C.在如今的现代化的大都市中,掏粪工是个已经消失了的行业,但时代仍然需要时传祥精神。同时由于时代的变迁,人们的价值观有所不同,有些年轻人看不起脏、累的工作。所以老人激动,同时也有些黯然。

D.老人为自己的丈夫有记者来采访而激动,黯然是因为家里过于简陋,没有因为时传祥获得全国劳模的称号而使生活变得富裕起来。
3. 劳动模范时传祥已经去世二十多年了,这篇通讯却以“寻找时传祥”为题,结合课文最后一段话,谈谈“寻找”的深刻含义。(4分)

 

查看答案

某班为教育同学们,开展了以“雨”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准备工作,完成下列问题。

(1)雨是古诗中经常书写之物,请写出写雨的古诗连续的两句。(1分)

(2)请你献出两条节约用水的好方法。(2分)

 

查看答案

仿写句子(2分)

仿照下面句子的形式,以“希望”开头另写一个句子。

例句:理解是心灵的纽带,连接了多少真诚的友谊。

希望                                                     

 

查看答案

文学常识填空(8分)

(1)                    。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2)                    ,坐看云起时。

(3)古代诗人钟情于湖光山色,《望洞庭湖赠张丞相》通过视觉直接描写洞庭湖景色的是:                                                  

(4)《长相思》中被盛赞为千古壮观的诗句                          ,表达主题的诗句是                                         

(5)《岳阳楼记》中表达作者矿达胸襟的句子是                                                                        表达作者远大的政治抱负的句子是                           

 

查看答案

名著导读(3分)

(1)文学名著中,一些极富有个性特点的人物绰号常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水浒传》中的“花和尚”和“智多星”分别指                                           

(2)歇后语“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是从《                 》的故事中演绎出来的。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