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5分)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八 月 湖 水 平,涵 虚 ...

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5分)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平,涵 清。

泽,波 城。

楫,端 明。

者,徒 情。
1. 哪两句诗写出了洞庭湖波澜壮阔的气势?(1分)
2.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这是借用古人的一个成语的意思来写的,这两句诗的意思是                                     (2分)
3. 文中加点的两个词“蒸”、“撼”好在哪里?(1分)
4. 这首诗所要表达的意思是什么?(1分)

 

1.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2.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白白地看着别人垂钓,心里想得到鱼却又苦于没有鱼具。 3.“蒸”蒸腾的意思,“撼”摇动的意思,这两个动词好在写出了洞庭湖水气蒸腾,波涛奔涌的那种波澜壮阔的势,格调雄浑,气势宏伟。 4. 借写观看洞庭湖景的感想,曲折地表达了作者希望张丞相举荐自己的心情。 【解析】 1. 试题分析:分析诗中景物描写的句子,针对问题找到有关诗句,即可作答。 考点:鉴赏诗歌的语言。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 试题分析:分析“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一句中每个字词的意思,抓住“坐观”“徒有”两词来理解作者所有表达的含义。 考点:鉴赏诗歌的语言。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3. 试题分析:结合第一题的题干中“洞庭湖波澜壮阔的气势”一句理解,点明修辞手法,说明其突出所描写景物的特点即可。 考点:鉴赏诗歌的语言。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4. 试题分析:根据所学所记,了解诗作的写作背景,古诗“景语皆情语”,结合诗中写景内容来体会作者的感情。 考点: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或作者的情感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1]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2]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1.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山有小口,彷佛若有光         B.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C.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D.不足为外人道也
2.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句子。(2分)

           

        
3. 写出本文所出的三个成语。(3分)
4. 桃花源中的人们为什么叮嘱“渔人”“不足为外人道也”?谈谈你的理由。(3分)                                                           
5. 文章为什么要以人们未能找到桃花源结尾?谈谈你的理由。(2分)

 

查看答案

鼾声

因公因私,我已好几年没回故乡了。忙忙乱乱地行走在城市的街头,几乎忘记了独自生活在乡村老屋里的父亲。

前不久,家乡的表哥写信告诉我,父亲蹲在村口路边守望的身躯像是一块坚硬的石头……看到这里,①我的泪水滚了出来,连忙推去所有的事务,一刻不敢停留地往故乡赶。在村口的路边,父亲终于看到他风尘仆仆的儿子出现在回家的路上。他站起来,搓着那双大手嘿嘿地笑着。吃过简简单单的晚饭,唠过一阵子家常,窗外夜色已深。

我打了个哈欠说:“爸,咱睡吧。”

父亲的眼中露出难色,他说:“嗯,睡吧。”随后又站起身往门外走,“我爱打鼾,怕吵你睡觉,我找人搭铺去。”

我拦住他笑说:“爸,我是你的崽,像你,也打鼾,你不是不知道,两只喇叭一块儿吹,热闹。”

父亲不好意思地笑了一声,开始脱鞋宽衣。于是,我跳上了那张自己睡了十几年的破旧、宽大而又温暖的床。跟以前一样,父亲睡那头,我睡这头,彼此枕着一双臭脚。

月亮在窗外移,树梢摇动,筛下一床碎银。但听不到那熟悉、亲切的鼾声。

父亲在那头说:“不早了,睡吧。”

我在这头应道:“睡吧。”

月亮从窗口消失,鸡啼在村庄远远近近的地方响起,床上仍然没有那亲切的鼾声。记得以前与父亲同寝时,在田头地尾劳累了一天的父亲头沾枕头就睡过去,鼾声惊天动地,吵得我无法入眠,就恼怒异常地用脚踹醒他,叫他熬着等我睡去后他再睡……想到这里我的心好痛。于是,就装作打鼾,打得既重又急,仿佛睡得极香极沉。

父亲在那头轻轻地侧了侧身,并欣慰地舒了一口气。

随后,我发现父亲轻轻地起来,轻轻地给我掖被角,最后,父亲竟用手轻轻地摸我的脸。当那粗糙而又温暖的手在我脸上滑过时,我嗅到了一种特别的气息,鼻子一酸,②泪水便滚出了眼眶,父亲的手一抖,替我抹去泪水,叹了一声说:“鸡都叫了,睡吧。”

我哽咽着答道:“睡吧。”
1.这篇文章以_______顺序展开情节,请找出相应的标志性词语,写在横线上。(1分)
2.文中加横线句“父亲……石头”的体现了什么?(2分)
3. “我嗅到了一种特别的气息”中“特别”你怎么理解?(1分)
4.这篇小说写“我”两次流泪:(1分)

第一次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次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画波浪线处,从“记叙的顺序”来看,属于哪种记叙顺序,有什么作用?(3分)
6.本文通过写什么表现了怎样的主题?(2分)

 

查看答案

寻找时传祥

   后来,便赶上了那个动荡的年月。

   背了大半辈子粪的时传祥因与被污蔑为“工贼”的共和国主席握过手,便也成了“工贼

   挨打、挨骂、吃不饱又成了时传祥的生活。1971年,他带着一身病痛被遣送回解放前他揣着七块糠饼子、步行十三天来京的山东农村老家。

   淳朴的乡亲不认为他是什么“工贼”。几十年后,老家的农民大爷还记忆犹新:“那才叫真正的好人啊!五六十年代,哪天早晨起来看到村里大道被扫得千干净净,乡亲们就知道,准是传祥回家了。”

   可是,这次回家时传祥却扫不动了。

   1972年10月26日,一直半昏迷的时传祥竟变得很激动。他让老伴把院门、屋门都插上,又让做几样“好菜”,翻箱倒柜找出半瓶薯干酒。他要敬十三年前这一天握过他的手的刘主席一杯:“就冲他能看得起俺这个掏大粪的,俺就到死也不信他是个坏人!”

   正直、朴实的人格没能战胜那个是非颠倒的年代。

   1973年春节,时传祥听到刘主席已逝世,便精神失常了。两年后的5月19日,他也走了,时年60岁。

   采访时传祥老伴崔秀庭老人是在一天傍晚。老人住着挺宽敞的三居室,她指着去年春节时73岁的王光美来看她的合影,便说起了李瑞环、倪志福等时常来看她的事,然后就一定要记者在她家吃饭。家里除一台电视机外,再也看不到还有什么值钱的东西。一听到要写时传祥,老人就挺激动,同时也有些黯然:“现在实实在在干活,本本分分做人还时兴吗?你写劳模还有人看吗?”

   记者默然。

   几天前,记者与几位挺有身份的人士聊天。有人问:“忙什么?”“在写时传祥。”大家就笑。后来其中一人单独对记者说:“现在赚钱再多的人内心深处也都有一种感慨──大家都能像时传祥那样正直、敬业、实在,该多好!”
1. “正直、朴实的人格没能战胜那个是非颠倒的年代。”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思想感情。(4分)
2. “一听到要写时传祥,老人就挺激动,同时也有些黯然。”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老人因为自己的丈夫有记者来采访即将出名而高兴。

B.老人黯然是因为国家不重视清洁工作,人们瞧不起低贱伺候人的掏粪工作。

C.在如今的现代化的大都市中,掏粪工是个已经消失了的行业,但时代仍然需要时传祥精神。同时由于时代的变迁,人们的价值观有所不同,有些年轻人看不起脏、累的工作。所以老人激动,同时也有些黯然。

D.老人为自己的丈夫有记者来采访而激动,黯然是因为家里过于简陋,没有因为时传祥获得全国劳模的称号而使生活变得富裕起来。
3. 劳动模范时传祥已经去世二十多年了,这篇通讯却以“寻找时传祥”为题,结合课文最后一段话,谈谈“寻找”的深刻含义。(4分)

 

查看答案

某班为教育同学们,开展了以“雨”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准备工作,完成下列问题。

(1)雨是古诗中经常书写之物,请写出写雨的古诗连续的两句。(1分)

(2)请你献出两条节约用水的好方法。(2分)

 

查看答案

仿写句子(2分)

仿照下面句子的形式,以“希望”开头另写一个句子。

例句:理解是心灵的纽带,连接了多少真诚的友谊。

希望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