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谜语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请根据下列谜面猜成语,任选两幅图案将序号和成语写在横线上。(2分)
序号: 成语: 序号: 成语:
阅读下面的文字答题。(3分)
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扑入你的视野的,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毡子。黄的是土,未开垦的荒地,几十万年前由伟大的自然力堆积成功的黄土高原的外壳;绿的呢,是人类劳力战胜自然的成果,是麦田。和风吹送,翻起了一轮一轮的绿波,——这时你会真心佩服昔人所造的两个字“麦浪”,若不是妙手偶得,便确是经过锤炼的语言的精华。黄与绿主宰着,无边无(yín),坦荡如(dǐ),这时如果不是宛若并肩的远山的连峰提醒了你(这些山峰凭你的肉眼来判断,就知道是在你脚底下的),你会忘记了汽车是在高原上行驶。这时你涌起来的感想也许是“雄壮”,也许是“伟大”,诸如此类的形容词;然而同时你的眼睛也许觉得有点倦怠,你对当前的“雄壮”或“伟大”闭了眼,而另一种的味儿在你心头潜(zī)暗长了——“单调”。可不是?单调,有一点儿吧?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1.5分)
①主宰( ) ②妙手偶得( ) ③黄绿错综 ( )
(2)根据文中注音写汉字。(1.5分)
①无边无 ②坦荡如 ③潜 暗长
根据提示,默写诗句。(6分)
(1)默写韦应物的绝句《滁州西涧》。(4分)
滁州西涧
韦应物
, 。
, 。
(2)古人喜欢借“杨柳”抒发自己对朋友的思念或惜别之情。唐代诗人郑谷在 “ , ”(《淮上与友人别》)中,将自己的离情别绪置于杨柳依依、柳絮乱飞的景中,借景抒情,寓情于景,表达了与友人依依惜别的情思。(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小题。
爱莲说
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3分)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与“花之隐逸者”中的“之”用法和意义不同,前者主谓间的助词,可不译,后者结构助词,译为“的”。
B.“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中的“蔓”和“枝”属于名词活用为形容词。
C.“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翻译为“我爱好莲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其中“莲之爱”为宾语前置句。
D.朗读是学习古文的基本方法,“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的朗读节奏为“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2.(3分)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从生长环境、体态香气、风度气质等方面描写了莲花的超凡脱俗,赋予了莲花不同流合污、不随波逐流的高洁品质。
B.文章借菊花和牡丹的形象,从正面衬托了自己对莲花的喜爱,寄寓了不慕名利的生活态度以及对这种生活态度的赞赏。
C.作者赞赏莲花“出淤泥而不染”的精神,提倡洁身自好的个人道德修养,体现了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D.文章骈散相间,错落有致,音节和谐。比如“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有的人脑子天生聪明,可这并不是成才的保证。①荀子说过:“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②方仲永不正是由于不好学而从一个天才成为一个让人遗憾的庸才吗?③只有踏踏实实地学习,才能打下扎实的基础。④人不好学,要想成才又从何说起呢?⑤知识的海洋是无边的,一个人生命却有限。
A.③①②④⑤ B.②①③④⑤ C.③①②⑤④ D.②①③⑤④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俄罗斯举行规模空前的阅兵式,目的在于向人们发出珍爱和平,反对战争对人类虐杀。
B.在第七个国家防灾减灾日到来之际,各地举行了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以增强人们抗灾、防灾,减灾的意识。
C.要实现中华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们中学生必须发扬奋发图强、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和循序渐进的学习方法。
D.为了提高同学们的语文素养,我市很多学校正在开展“读经典作品,建书香校园”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