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15分) 选段一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题。(15分)

选段一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啪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臃肿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葚要好得远。(选自《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选段二

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的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

这少年便是闰土。……

……

我于是日日盼望新年,新年到,闰土也就到了。好容易到了年末,有一日,母亲告诉我,闰土来了,我便飞跑的去看。他正在厨房里,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这可见他的父亲十分爱他,怕他死去,所以在神佛面前许下愿心,用圈子将他套住了。他见人很怕羞,只是不怕我,没有旁人的时候,便和我说话,于是不到半日,我们便熟识了。(选自《故乡》)

选段三

    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像我,冬天要是不刮风,便觉得是奇迹;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对于一个刚由伦敦回来的人,像我,冬天要能看得见日光,便觉得是怪事;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自然,在热带的地方,日光是永远那么毒,响亮的天气,反有点叫人害怕。可是,在北中国的冬天,而能有温晴的天气,济南真得算个宝地。

……

那水呢,不但不结冰,倒反在绿萍上冒着点热气,水藻真绿,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这块水晶里,包着红屋顶,黄草山,像地毯上的小团花的小灰色树影;这就是冬天的济南。(选自《济南的冬天》)
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与《故乡》这两篇文章中的“我”是同一个人吗?理由是什么?(2分)
2.有一种修辞手法叫摹绘,就是用形象生动的词语写出了人或事物的形状(摹状)、颜色(摹色)、声音(摹声)、气味(摹味)等。请你在选段一与选段二中各找到两个描写事物用摹色手法的句子,然后把它们写出来。(每个句子必须用五个字表达)(2分)
3.请结合课文,参考第15题的说明,说说“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这个句子在写作艺术上的特点,以及这样写的表达效果。(3分)
4.请写出《济南的冬天》作者的原名。作者认为,济南的冬天与北平的冬天有何不同,与伦敦的冬天又有何不同。(2分)
5.你学过的不少文章都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请指出下面比喻句中的本体是什么。(3分)

(1)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葚要好得远。

(2)“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3)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
6.下面这段话中,有一处兼用了两种修辞方法,请把它写出来,并说说表达效果。其中“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中的“薄烟”指的是什么?(3分)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

 

1.不是同一个人。《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散文,“我”就是作者。《故乡》是小说,“我”是作品中的一个人物。 (2分) 2.选段一:碧绿的菜畦 紫红的桑葚 选段二:深蓝的天空金黄的圆月(第二选段三选二。) (2分) 3.摹声、拟人、对偶。(也可以从语言入手作答。)表达了作者对百草园的喜爱之情,读来如置身其中享受百草园的无限乐趣。 (3分) 4. 舒庆春。北平的冬天经常刮风,济南的冬天没有风声:伦敦的冬天经常是阴天(见不到太阳),济南的冬天是晌晴的。 (2分) 5.(1)覆盆子(2)春风(或杨柳风)(3)冬天的济南(3分) 6.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0.5分)把春雨比成牛毛、花针、细丝,写出了春雨细密、闪亮、绵长的特点。(1.5分)薄烟:雨雾(1分) 【解析】 1. 试题分析:根据所学所记了解两篇作品一是散文一是小说,小说有虚构的特点,所以《故乡》中的“我”不是作者自己。 【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 试题分析:根据题中对“摹绘”特点的介绍,按要求从文段中选出两个描写句即可。 【考点定位】分析作品描写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3. 试题分析:结合上一题的题目中对“摹绘”的介绍,再联系对修辞手法的了解判断句子修辞的运用,从表现描写物的情态特点和给读者的感受两方面来说明描写的作用。 【考点定位】体会重要语句的含意,品味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4. 试题分析:根据所学所记,理解内容。文中明确说明了济南的冬天与北平的冬天,与伦敦的冬天的不同,找到相关句子概括作答即可。 【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5. 试题分析:了解比喻的特点,“本体”即是作者要表现的事物,根据句子的内容直接作答即可。 【考点定位】辨析、运用常用的修辞方法。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6.6】 试题分析:了解本段文字通过比喻来表现“雨”的特点,摘出句子,说明作者表现了“雨”的什么特点。根据比喻中“喻体”与“本体”的关系即可判断“薄烟”指什么。 【考点定位】辨析、运用常用的修辞方法。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题。(15分)

[一]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世说新语》)

[二]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陋室铭》)

[三]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记承天寺夜游》)

[四]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悦。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唐雎不辱使命》)
1.与“母子相视而笑”中的“相”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B.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C.儿童相见不相识           D.相形见绌
2.与“马之千里者”中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居庙堂之高                 B.时人莫之许也

C.孔子云:何陋之有           D.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
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陈太丘与友              苔痕上绿  

秦王色挠,长跪而        五百里哉 
4.请写出你学过的初中文言文中与“相委而去”中的“委”意思相同的一个句子来。(1分)
5.“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中,“丝竹”与“案牍”各指什么?(2分)
6.下面对选文相关内容理解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2

A陈太丘与元方的父亲是好朋友,他们相约到遥远的地方去;结果陈太丘不守约迟到了,元方的父亲就离去。这件事怨陈太丘。

B.《记承天寺夜游》是苏轼写的一篇小品文,写于被贬黄州期间。文章创造了一个清幽宁静的艺术境界,表现了作者复杂微妙的心境。

C.“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是说院子里满地都是澄澈的水,仔细一看,原来真是水,而且水里面藻、荇交错,相映成趣。

D《陋室铭》的作者是刘禹锡,《陋室铭》中的最后一句话是说,孔子认为:刘禹锡的房子一点也不简陋,因为刘禹锡道德品质高尚。
7.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2分

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2分 )

 

查看答案

学校开展诗词诵读活动,参加这项活动的有知名的研究毛泽东诗词的专家,听说他不仅要朗诵毛泽东的《沁园春·雪》,还要请同学们回答问题。如果他问你下面这些问题,你怎样回答?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这首词分为上下两阕,请写出上阕的最后一句。(1分)

这首词的下阕是“惜”字统领下文,到哪句为止?请你把这个句子写下来。(1分)

这首词上阕的前几句写了眼前的实景(现实景象),后几句写的是虚景(想象景象)。请把写虚景(想象景象)的句子写出来。(1分)

这首词下阕中的“略输文采”与“稍逊风骚”含义相同吗?请写出理由来。(2分)

这首词上阕与下阕主要运用的表达方式分别是什么?(各写一种)(1分)

请写出这首词中既是对偶又是比喻的句子。(1分)

查看答案

默写。将相关的诗文名句用正楷字写在答题卡上面的田字格中。(7 分)

⑴在处理学习与思考的关系上,孔子主张“                  ,                ”。

⑵金樽清酒斗十千,                。(李白《行路难》)

⑶马作的卢飞快,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刘长卿的《送灵澈上人》可谓诗中有画的佳作,其中描写竹林寺景色的诗句是“                   ,                  

                ,山岳潜形。(范仲淹《岳阳楼记》)

 

查看答案

名著阅读。(3分)

《伊索寓言》大部分是动物寓言,既篇幅短小又寓意深刻。其中《马和驴》的故事就运用_____修辞方法,讲述____________故事,揭示了_____________的道理。

 

查看答案

在下面语段中,先找出有语病的句子,然后提出修改意见。(2分)

为了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学校特意请了几个中学的优秀教师来我校上课。他们的课讲得非常好,使我校师生收获颇丰。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