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8分) (甲)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

(8分)

(甲)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曹刿论战》

(乙)宋公及楚人战于泓①。宋人既成列,楚人未既济。司马②曰:“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公曰:“不可。”既济而未成列,又以告。公曰:“未可。”既陈③而后击之,宋师败绩。公伤股,门官歼焉。

国人皆咎公。公曰:“君子不重伤,不禽二毛④。古之为军也,不以阻隘也。寡人虽亡国之余,不鼓不成列。”子鱼曰:“君未知战。敌之人,隘而不列,天赞我也。阻而鼓之,不亦可乎?犹有惧焉!且今之者,皆我敌也。虽及胡,获则取之,何有于二毛!明耻教战,求杀敌也。伤未及死,如何勿重?若爱重伤,则如勿伤;爱其二毛,则如服焉。三军以利用也,金鼓以声气也。利而用之,阻隘可也;声盛致志,鼓⑥可也。”

──《左传僖公二十二年》

注释:①宋公:宋襄公。泓:泓水。②司马:统帅军队的高级长官,此指子鱼。 ③陈:同“阵”,此处意为摆好阵势。④禽:通“擒”。二毛:头发斑白的人。⑤(qíng):强而有力。⑥(chán):杂乱不整齐,此指不成阵势的军队。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分)

①一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②公伤股,门官焉。

③君子不伤,不禽二毛。                   ④古之为军也,不阻隘也。
2.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爱其二毛,则如服焉。
3.从军事指挥的角度来看,造成两场战争不同结局的具体原因分别是什么?(2分)
4.概括说明两文在写作目的或写法上的相同之处。(2分)

 

1.答案:①鼓:击鼓进军 ②歼:被杀死 ③重:再次 ④以:凭,靠 2.答案:怜悯年老的敌人,就如同屈服于敌人。 3.答案示例:长勺之战中曹刿巧用战术,造成士气的彼消我长,并审时度势,抓住有利战机,取得胜利。泓之战中宋公恪守“君子”和古人规则,不听劝告,丧失有利战机,以致战败。 4.答案示例: 写作目的一:两文写作目的在于表明要取得战争胜利就需要灵活运用战略战术、善于把握有利战机。 写作目的二:两文写作目的均不在于再现战争的场面经过,而在于揭示战争成败的因果关系。 写法一:两文都紧扣中心精心剪裁。详写论战,略写战争经过,有力地突出了写作意旨。 写法二:都运用了衬托。用鲁庄公的无知浅陋衬托曹刿的足智多谋;用子鱼的随机应变、杀伐决断衬托宋公的墨守成规、自以为是 【解析】 1.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意义的理解。实词与虚词的积累,是培养阅读文言文能力的基础,理解文言文中词语的含义时,要联系原句来理解,不可孤立地理解单个字词的含义。另外,还要注意词语的特殊用法,比如古今异义词、一词多义、通假字、词类活用等,尽量做到解释准确、恰当。“鼓”名词作动词。“歼”是词类活用。 【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句子翻译也是文言文阅读的一个常考题型,翻译句子时,要注意抓住句中的关键词句,把关键词句翻译准确,另外,还要注意对特殊句式的翻译,尽量做到通顺、流畅,表意清晰。注意 “爱、二毛、服”等关键词的翻译。 【考点定位】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3.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文段意思的把握,注意关键词语,从军事指挥的角度分析,甲文的指挥者是曹刿,审时度势,利用士兵的士气,取得胜利。乙文的指挥者宋公恪守古训不知变通,导致贻误战机,以失败告终。 【考点定位】理解文言文内容要点。能力层级为理解B。 4.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从写法或写作目的上分析。注意“或”字。意在告诉你任选一种。通过《曹刿论战》的学习,我们知道运用了衬托的写作手法,乡人和庄公的形象意在衬托曹刿的爱国和卓越的军事才能。同样乙文也有衬托,以子鱼的急功近利衬托宋公的尊礼守信、远见卓识。 【考点定位】理解文言文内容要点。能力层级为理解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4分)

暮春归故山草堂

钱起

溪上残春黄鸟稀,辛夷花尽杏花飞。

始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阴待我归。

注释:辛夷,木兰树的花。
1.诗中“竹”这一形象具有怎样的特征?(2分)
2.任选一个角度(如构思、写法、语言等),对该诗进行赏析。(2分)

查看答案

综合性学习。(4分)

某初中学校在校学生有关“阅读”问题进行了调查,并将调查发现公布如下:

材料一   课外阅读

读书兴趣及占比例

读书计划及占比例

关注点及占比例

读书笔记及占比例

深厚

13%

有计划

11%

写得怎样

10%

每读必做

0%

一般

48%

有时有计划

32%

怎么写的

14%

凭兴趣做

24%

无兴趣

39%

没有计划

57%

写了什么

76%

从不做

76%

材料二   语文学困生

阅读能力:10%的学生基本读不懂作品,55%对作品的内容写法似懂非懂,35%看不出作品好在哪里。

写作水平:情感积累欠缺,矫揉造作;知识面狭窄,素材贫乏;立意肤浅,认识能力偏低;写法粗陋,语言枯燥。

①研读以上两则材料,写出你探究发现的结果。(2分)

②该校某班拟于“世界读书日”期间开展“爱读书、会读书”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有针对性地设计一项活动;仿照示例写一句话,以表达你对读书的感悟。(2分)

活动:                                                     

仿写示例:读书犹如揽胜,山川之,江河之绮丽,林木之神秀,尽收眼底。

仿写:                                                                     

 

查看答案

名著阅读。(2分)

街上的柳树,像病了似的,叶子挂着层灰土在枝上打着卷……处处干燥,处处烫手,处处憋闷,整个的老城像烧透的砖窑,使人喘不出气。狗趴在地上吐出红舌头,骡马的鼻孔张得特别的大,小贩们不敢吆喝,柏油路化开;甚至于铺户门前的铜牌也好像要被晒化……

  A  都有些胆怯了!拉着空车走了几步,他觉出由脸到脚都被热气围着,连手背上都流了汗。

以上方案选自中国现当代作家         写的长篇小说《          》,文中A外的人物是           。小说通过                           等情节内容,塑造了这一悲剧性人物形象,反映了当时社会劳动人民的苦难与无奈。

 

查看答案

填空。(5分)

①陶渊明在《归园田居》中以“                           ”表达出只要在污浊现实中坚守人格、坚持理想,即便做一个农夫也无怨无悔的心声。

②张养浩的《潼关怀古》以“                                                 ”深刻揭示了封建王朝嬗变的普遍规律,表达了对百姓的深切同情。

③杜牧《赤壁》中的诗句“                                 ”表达了诗人对战争成败的独特见解,并曲折地抒发了自己才不为用的感慨与不平之气。

④正如孔子所说“                               ”,对已学知识不断反刍以至融会贯通,并有所发现,才是获得真知灼见、超越他人的科学方法。

⑤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查看答案

观察下面黄君璧的画作《飞瀑雷鸣》,写一段解说文字,至少用上一个成语。(3分)

满分5 manfen5.com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