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把下列句子组成前后衔接的一段话。(3分) ①于是我想从大山那里学习深刻,大海那里...

把下列子组成前后衔接的一段话。(3分)

①于是我想从大山那里学习深刻,大海那里学习勇敢,大漠那里学习沉着,森林那里学习机敏。

②即便这样,我依然喜欢。

③我自然知道,大山有坎坷,大海有浪涛,大漠有风沙,森林有猛兽。

④人能走多远?这话不是要问向两脚而是要问向志向。

⑤我还想学着品味一种缤纷的人生。

⑥于是,我想用热血给自己树起一个高远的目标。

 

③②①⑤④⑥ 【解析】 试题分析:解答此类题,首先要阅读各个句子,准确判断它们共同表达的中心意思,再分析各句之间的关系,有时也可利用总写分写的写作顺序以及句式特点,注意其中的关联词、次序语、衔接语。③句说自然引起话题;②句承接前句,用转折的形式表达作者的意见,作为议论的基础;①句承接前句表达向自然学习的观点,⑤承接前句引申,推进一层议论;④⑥紧承“品味人生”这一意义强调树立目标的的问题。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唐雎这种凛然不可侵犯的独立人格和自强的精神,在历史的长河中一直熠熠生辉

B.就冲着你三顾茅庐的这番诚意,明天的宴会我是去定了。

C.四月正是柳絮纷飞、百花齐放的季节,苏堤上桃树柳树鳞次栉比,花瓣轻絮逐水而飘,给宁静的西湖平添了几分诗情画意。

D.“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是周恩来少年时就立下的鸿鹄之志

 

查看答案

根据语境和拼音填写汉字或给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选择只填选项)。(4分)

孔乙己喝过半碗酒,Azhànɡ  Bzhǎnɡ)红的脸上渐渐复了原,看着问他的人,显出 xiè zhì biàn         的神气。他们便接着说道,“你怎的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呢?”孔乙己立刻显出tuí táng         不安A  B)样,脸上笼上了一层灰色。

 

查看答案

作文(任选其一.50分)

题目一:总有一种记忆值得珍藏

要求:写记叙文,有真情实感,记叙、抒情和议论结合,不少于600字。

题目二:苏轼《题西林壁》中有“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之句,写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庐山看到了不同的景象。我们生活、工作、学习中是不是也有这样的情况呢?

请就你的理解,以“角度”为话题,写一篇作文。可展开联想和想象,自选甬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不得出现真实学校名和姓名。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元曲,回答问题。(5分)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简要分析“夕阳西下”一句的表达作用。(3分)
2.下面各句中,与“断肠人在天涯“所表达的感情不相同的一项是:(2分)

A.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B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C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D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古诗文,回答问题。(共16分)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现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周敦颐《爱莲说》)

(乙)群葩当令时,只在花开之数日,前此后此皆属过而不问之秋矣。芙蕖则不然:自荷钱出水之日,便为点缀绿波;及其茎叶既生,则又日高日上,日上日妍。有风既作飘摇之态,无风亦呈袅娜之姿,是我于花之未开,先享无穷逸致矣。迨至菡萏成花,娇姿欲滴,后先相继,自夏到秋,此则在花为分内之事,在人为应得之资者也。……此皆言其可目者也。

——(李渔《芙蕖》)

【注释】①群葩:百花。各种花都在一定的时节开放,这段时节称为当令。

②芙蕖:荷花的别称。③妍:美丽。④迨至:等到。菡hàndàn:尚未开的荷

花。⑤资:资财,这里指享受。⑥目:观赏。
1.解释下面加点字在文中的意思。(3分)

(1)陶渊明爱菊    (2)香远

(3)陶后有闻
2.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2)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3.怎样理解“莲之爱,同予者何人”?(2分)
4.甲文和乙文作者喜欢莲(荷花)的原因各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概括。(2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