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父亲的期望(13分) ①父亲是个修车的,虽年届四十,却略显苍老了,那饱经风霜的脸...

父亲的期望(13分)

①父亲是个修车的,虽年届四十,却略显苍老了,那饱经风霜的脸上,被风风雨雨刻上了深深的皱纹。

②打我记事起,父亲便开始忙碌在修车铺里,从早一直到晚,靠着他那仅有的手艺,维持着这个家。虽然整天忙碌,但在人们的眼中,修车毕竟是一个“低等”的活儿,因此父亲常常受到别人的鄙视。然而父亲不是一个软弱的人,他不自卑,而是把他仅有的希望和那希望受到安慰的心交付给了我。他期望我能胜过他自己,更能胜过那些嘲笑他的人。晚上,父亲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到家,我一见到他,便兴奋地扑到他的怀里,接着父亲便给我讲一些伟人的故事,虽然他只知道一点,但这已尽他的所能了。每当这时,我总是非懂又似懂地听着,用我那天真的眼,盯着父亲的那张脸。

③不久,我上学了,这是父亲对我寄托希望最深的时候。父亲为了能让我安心念书,除了白天在修车铺忙以外,回到家还要做家务,累得他常晕倒在地。有时我真想帮他,但父亲总是笑着对我说:“没事的,你只管自己念书。”

④一次,父亲带我上街,我好兴奋。到了一家卖鞋的商店时,父亲停住了,他看看我脚下的鞋,说:“这双鞋太破了,很寒碜,还是买双好点的吧,上学哪能没有鞋!”我说:“爸,不要,我脚下的还能穿,几双跑鞋够穿两年了。”但父亲还执意要为我买。接着,为我在柜台上选了双皮鞋,虽然是最便宜的,可我的泪水已在眼中打转了。“拿着,”父亲把鞋放在了我手里,又从找回的钱中拿出一部分给我,折了几折放在我口袋中,说: “上学时,买东西吃,别空着肚念书!”

⑤一路上,父亲送我上车,我只是一路沉默,父亲则好像很轻松。半路时,父亲有急事要走了,临走前,他用那双粗糙的手,抚摸了一下我的头,轻声说道:“去吧,上学别迟到,爸晚上来接你。”我吃力地点了点头,看着父亲远去的背影,我情不自禁地又哭了

⑥我呆呆地立着,此时此刻的脑子中又浮现出了父亲那张黝黑的脸,那不平凡的脸,我此刻拿着的仿佛不仅是一双鞋,更是父亲的真心和那浓重的一片希望……生活的艰辛消磨了父亲的英俊,但永远消除不掉他对我的深切期望!

⑦父亲,儿子我会圆了您的心愿——                      
1.父亲“虽年届四十,却略显苍老了”,原因是什么?(不得超过15个字)(3分)
2.第④段中写父亲为“我”做了两件事,请依次简要概括这两件事。(4分)

                                                     

                                                     
3.结合语境,分析第⑤段画线句子所蕴含的思想感情。(3分)
4.文章最后,破折号后面略去了一些文字。请结合全文内容替“我”补写出来。(3分)

 

1.①生活艰辛,身体劳累;②精神疲惫。(答出一点给2分,答出两点给3分。若第一点答“饱经风霜”也给2分,超过字数最多给1分。) 2.①父亲给“我”买了鞋。②父亲给了“我”钱。(每点2分,酌情给分 3.①为父亲的艰辛而难过,②被父亲对自己的关心深深地感动。(每点2分,酌情给分) 4.要点:①一定胜过您,②更胜过那些嘲笑您的人们。 【解析】 1. 试题分析:学生筛选并提取文章阅读语料中的信息,是建立在文章理解基础上的考查方式,促进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达到理解的目的,能够用原文的材料来解决问题。这里可从生活艰辛、身体劳累、精神疲惫等方面进行总结。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 试题分析:对故事情节的概括。学生能按何时何地何人做何事的格式加以概括,应避免的是前后相互交错,力求做到前后一脉贯通。如第一件事可概括为:父亲给“我”买了鞋。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3. 试题分析:这类试题,往往不是要浮于语句的表面意义,如果简单地理解为词句的表层意思,就容易理解偏差,一般要重点进行片段研读和探究,结合语境,联系上下文,紧扣文章中心主题,作答时,一般能表述正确的含义即可得分。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语句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4. 试题分析:这是一种开放题型,近几年中考中经常出现,学生在读懂原文基础上,从不同角度进行解读,然后将自己的理解表述出来,主要考查学生把握文体和文章内容的能力。 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F。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新叶(12分)

①一夜春雨。清晨,我撩开白色的帘幔一眼瞥见小窗下那几根光秃秃的枝条上,冷丁里爆发出些淡绿、鹅黄色的嫩芽。“新叶!”我不由眼睛唰地一亮,惊喜地叫出声来。陡然觉得一阵清风带着春的气息从脑间穿过。“啊!你好,新叶!”

②大自然里的花,五彩缤纷,而“绿色的花”却十分罕见,如果说我见过的话,那就是新叶了。

③人们总是把燕子飞来当做春天来临的预告,而我认为,新叶,才真正称得上春的使者。早在严酷的冬天,它就怀着自己的信念和希冀,坚贞执著地等待着、积蓄着,一当冰消雪化,它便急不可耐地从干枝秃条上冒出来,怯怯地朝四处窥探一眼。然后,轻轻抖动小小的身子,亲热地互相招呼着,迎阳光、沐春雨,尽情舒展开来。不几天,就星星点点地缀满一树,展示出蓬勃的生机。

④新叶一天天长大了,伴着春的脚步。转眼间,便是满眼碧绿。仰头望去,在阳光的照射下,片片澄明透亮,青翠欲滴,恰似一芽鲜嫩的新茶投入沸水里。老远看来,却见一团团、一簇簇,浓淡相间,亭亭如盖。密处,浓得深邃,像汩汩流油;稀处,淡得清亮,像一层薄薄的光晕。

⑤然而,倘若它只有惹人喜爱的风姿,怎值得我动之以情。留意观察许久,我发现一些更使我敬慕的——它的德行和情操。

⑥新叶的一生是短暂的。春天萌芽,夏日生长,秋风起后,大都飘飘去了。短暂的一生,却洋溢着无穷的活力和对生活的爱。首先,它从不挑剔所处环境的恶劣。可安家于深山僻野,或置身繁街闹市,忠守在自己的岗位上,于地不争丰瘠,于人但求有益。它辛勤地工作着,日夜不停地吸收二氧化碳,输出新鲜氧气。它用自己的身体装点河山,美化环境,为大道挡阳拦沙,为路人庇阴遮雨。它扶持着香甜的果实、艳丽的花朵,却从不炫耀自己。默默地专心致志地垂着绿阴,谦逊而不卑贱,清高而不孤傲。淡妆自恃,深根自养,忘我自献。大地的乳汁养育了它,它报以一腔忠诚。即使凋落下来,也总是挤挤地集在树根前,不肯离去。而且,大多是叶面朝下,把最后一吻献给母亲。

⑦也许是因为“绿肥红瘦”的缘故,花朵常常比绿叶更容易博得人们欢心。可是红花虽好,还需要绿叶扶持。没有绿叶的“无穷碧”,又哪来花朵的“别样红”?我赞美绿叶,尽管我也十分喜欢花朵。   

⑧新叶青青,使我忽然想到:即使不能做一朵流芳溢彩的鲜花,做一片纯净高尚的绿叶又何乐而不为呢。人生,本该像它一样青翠、蓬勃、谦逊、勤恳。

⑨朋友,愿你生命之树,永远长满绿油油的新叶,四季长青。
1.文中赞美了新叶的诸多可贵品质,请你用四字短语写出其中三种。(3分)
2.联系上下文,分析第自然段在文中的作用。(3分)
3.联系上下文,说说划线句在表达上的好处。(3分)

仰头望去,在阳光的照射下,片片澄明透亮,青翠欲滴,恰似一芽鲜嫩的新茶投入沸水里。
4.绿叶对人生有什么启示意义?(用原文回答)(3分)

 

查看答案

综合性学习(6分)

语文是五千年古老文明的积淀,生活处处有语文。浸润在校园里的是语文的馨香,充盈在广告里的是语文的智慧。学语文,就要读灿烂多姿的中国文,品隽永含蓄的中国话,用规范典雅的中国词。请你和我们一同“漫游语文世界”。

(1)拟写标语(2分)

为营造书香校园氛围,请以“读书”为话题拟写一条标语。要求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

 

(2)赏评广告(2分)

例:共担风雨,分享阳光(天气预报广告)

赏评:运用了对偶和双关的修辞手法,句式工整流畅,语意含蓄生动。“风雨”与“阳光”既指天气现象,又指人生的坎坷与顺境。“共担”与“分享”两个动词,又体现了责任与关怀,饱含人间温情。

请你赏评(任选一则):A.随手关灯一小步,节约能源一大步(节能广告)

B.滴答水声,唤你轻轻一拧(节水广告)

   选(      )句                                                             

(3)阐释观点(2分)

当今社会,一方面是网络用语大行其道,逐渐成为大众化的流行语。如“神马都是浮云”、“hold住”、“伤不起”、“有木有”等;另一方面,今年高考明确规定不能使用网络语言。你如何看待这个问题呢?请说说你的看法。要求观点明确、道理充分。

                                                                           

 

查看答案

下列选项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在山的那边》这首诗抒写了诗人童年的向往和困惑、成年的感悟和信念,启示人们要实现远大的理想,必须百折不挠,坚持奋斗。

B.《春》的作者老舍是现代著名作家,代表作品有《骆驼祥子》《茶馆》等。

C.《伊索寓言》里的不少内容是影射当时社会现实的,如《狼和小羊》《乌龟和老鹰》就以绝妙的讽刺笔法,揭露了当时统治者的残暴和蛮横。

D.《天净沙·秋思》选自《全元散曲》。天净沙是词牌名,秋思是题目,作者马致远是唐代著名戏曲作家。

 

查看答案

选出下列没有语病的一句 (    )         (2分)

A.我班同学讨论并听取了校长关于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讲话。

B.他首先第一个发言,在众人的注视下分外高兴。

C. 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是考试取得好成绩的条件之一。

D. 通过听于丹的“感恩教育”讲座,使我受到了很大的教育。

 

查看答案

从上下文连贯的要求看,下面句子的横线上应填入的一项是(    )(2分)

    自从“减负”以后,他轻松多了,常常见他耳朵上戴着一副高级立体声耳机,_______,眼睛还时不时地瞟着一台超大屏幕的电视机,

A.手上捧着一本厚厚的小说。      B.捧在手上的是一本厚厚的小说。

C.手上捧着厚厚的一本小说。      D.厚厚的一本小说在手上捧着。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