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章,分别回答文后的问题。(17分) 谜题 ①我的孩子在四岁以前,都是...

阅读下面的文章,分别回答文后的问题。(17分)

谜题

①我的孩子在四岁以前,都是无忧无虑的快乐孩童,可是,进了幼稚园以后,就会有些改变了,那是因为有人告诉了他们:生命有种极限,任谁也无法抗拒。

  ②我记得女儿听到这个消息的那一天,我正在厨房做中饭,秋天的阳光从窗外照进来,把屋子里照得很亮很温暖。她一脸惶急的来找我了:"妈妈,你有一天会死掉的,是吗?"

  ③我诧异地回过身来,低头看她。我的小胖女儿有着蔷薇的双颊,黑葡萄的瞳仁,还穿着学校的小白围兜,早上去上学时候的那种笑容不见了,换上了一种忧急而又严肃的表情。我微笑地摸摸她的脸:"不会啊,妈妈会活到很老很老的。"

  ④"可是,他们说,活到多老也有一天会死的啊!"

  ⑤我假装轻松地开冰箱,拿出青菜和水果来,心里盘算着该怎样回答她,怎样为她解释这样的第一课呢?一面洗菜,一面仍然是用不在意的语调来回答她:"妈妈要到很老才会死,那时候你已经长得够大,就不会有什么关系了。"

  ⑥"可是,不管怎样样,你总是会死掉的,那我就再也看不到你了,我不喜欢这个样子,怎么办呢?"说着说着,她的小泪珠就一串串地掉了下来,我把她抱进怀里,轻轻地拍着她的背,好温暖好柔软的小宝贝啊。我亲爱的孩子,妈妈也不喜欢这样啊!妈妈也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啊!

  ⑦儿子到了四岁,同样的情景又重复出现了一次。他问得比姐姐还急,跟前跟后的,非要我给他一个比较满意的答复为止。

  ⑧我大概也是笑容满面地哄了他一阵子,孩子到底还小,还是可以慢慢哄过来的,然后,他们就能高高兴兴地出去玩了。要到某一些特别的时刻里,才会再提几句,但是,第一次的那种惊惶以后再没出现过了。不过,我想,那种感觉是仍然存在的,只是小心地藏在某一个不愿触及的角落里而已,就像他们的母亲一样。

  ⑨我和他们,其实也没有什么差别啊!

  ⑩前几年,很想变做一棵树,一棵可以继续生长,永远不死的树。

  (11)我想做一棵高高大大的树,有挺直的躯干,有茂密的枝叶,风吹过来的时候,每一片叶子都会翻动,云拂过来的时候,我知道,也能感受那种轻柔的凉意。水从地里流过来的时候,我也知道,并且能从容地吸取。

  (12)我想做一棵很敏感又很快乐的树,可以活好几千好几万年,而每一年春夏秋冬的变化都能记住,所有美丽的回忆都可以存进年轮里面,一层松一层紧,一圈淡一圈深的,都妥妥帖帖地放在心里,该有多好!

  (13)我就常常做这种梦,并且,偶尔走进森林时,也常会仔细端详,想挑选一棵适合我的理想的树。

  (14)一直到有一天晚上,忍不住了,终于把我的感觉向丈夫说了出来:"假如能变成一棵树该有多好,永远也不会受死亡的威胁。"

  (15)"谁说的?树的年龄也有限制的啊。"

  (16)"可是,不是有很多树可以活很久的吗?"

  (17)"了不起几千年,还是逃不了枯萎死去的一天啊。"丈夫在灯下一面看书,一面微笑着回答我。他那样轻描淡写却又那样肯定的一句话,把我最后的希望也破灭了。

  (18)整个晚上,我走来走去做了很多家事,却没有再说一句话。

  (19)生命本来就是一个无法解答的谜题。

  (20)我和我幼小孩子的心情,其实并没有两样。我不能说生命不甜,我不能说生命不美,但是就是因为它的甜蜜和美丽,才使我心中充满了忧伤,而也就是因为心中充满了忧伤,我更加珍惜眼前一切的甜蜜和美丽。还是让春去秋来,让岁月逐渐把我改变了吧,我愿意接受上苍一切的赐予和一切的安排。(作者:席慕容,文章有删改)
1.根据文章内容填空。(4分)

文章围绕“生命”这个谜题,记叙了三次“解题”的经过,最终醒悟到:要“          ”,要“                             ”(用原文语句回答),表现出她                                                   的人生态度。
2.品味语言,回答下面的问题。(6分)

A.请从人物描写手法的角度,赏析第③段画线句。(3分)

我的小胖女儿有着蔷薇的双颊,黑葡萄的瞳仁,还穿着学校的小白围兜,早上去上学时候的那种笑容不见了,换上了一种忧急而又严肃的表情。

B.结合语境,说说第⑥段中加点词语的含义。(3分)

我把她抱进怀里,轻轻地拍着她的背,好温暖好柔软的小宝贝啊。
3.请结合具体内容,分析第⑨段在文章结构上的作用。(3分)
4.将文章第(11)段与下面链接的语段进行比较阅读,指出它们在写作上的一个不同点,并结合内容说说作用。(4分)(提示:可从修辞手法或写法的角度作答)

【链接】……生命又像一棵小树,他从地底聚集起许多生力,在冰雪下欠伸,在早春润湿的泥土中,勇敢快乐地破壳出来。他也许长在平原上,岩石上,城墙上,只要他抬头看见了天,啊!看见了天!他便伸出嫩叶来吸收空气,承受日光,在雨中吟唱,在风中跳舞……(节选自冰心《谈生命》)

 

1.更加珍惜眼前一切的甜蜜与美丽 愿意接受上苍一切的赐予和一切的安排 乐观 旷达(每空1分) 2.A.该句运用了外貌描写(1分)、神态描写(1分)的描写手法;“蔷薇的双颊”“黑葡萄的瞳仁”刻画出女儿的幼小可爱(1分);“早上去上学时候的那种笑容不见了,换上了一种忧急而又严肃的表情”生动地表现出女儿因为听人说生命的极限谁也无法抗拒,担心妈妈有一天会死掉的担心、焦急以及急于求证这种想法的正确性的认真情状(1分)。B.“好温暖”是“使人感到好有温情”的意思,“好柔软”是“好柔和”的意思(1分);句中形容的是幼小的女儿带给妈妈的感受,女儿担心妈妈会死掉,担心再也看不到妈妈了,这样的话语让母亲感到自己在孩子心中的重要性(1分)感受到孩子对自己的依恋与爱,有一种温馨的感觉(1分) 3.答案:承上启下(过渡)(1分),承接上文两个孩子对生命极限的担心忧虑(1分),引起下文“我”对生命极限的担 忧(1分) 4.示例一:从修辞手法上分析:文章第(11)段用了拟物的修辞手法,将“我”比拟作一棵高高大大的树,描写这棵“树”遇到风、云、水时的情状,反映了人生会有各种经历,形象生动地写出了作者对生命的感悟。链接材料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生命比作一棵小树,给人一种积极向上、不断进取的活力。 示例二:从写作手法上分析:文章第(11)段用了直抒胸臆的写法,很直接地表达出“我”想要成为怎样的一棵树以及内心的感受。链接材料主要运用了描写的手法,通过描写小树生长以及汲取养分时的画面来表现生命的活力。 【解析】 1. 试题分析:本题按要求用原文句子回答,所以要梳理文章内容,找到作者“解生命之谜”以后的感悟的内容即文章最后一段文字,从中摘取表达作者对生命有所认识的语句,据此来说明“她”是怎么一个人。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 试题分析:第一题,了解描写人物的四种方法,根据句子内容判断分析,根据文中内容,说明句子的描写表现了小姑娘怎样的内心感受,表达了小姑娘怎样的形象特点。第二题,先解释词语的意思,再根据句子所描写的“我把她抱在怀里”这一情态联系文中的故事内容,体会“我”感受到女儿带来的温馨的感觉,表达了“我”对女儿的爱,以及感悟到生命的重要。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能力层级为理解B。 3. 试题分析:这样的独句段在段落之间一般都是在结构上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了解上下文的内容,说明该句是怎么承上启下的。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语段的作用。能力层级为理解B。 4. 试题分析:阅读材料,根据提示可“从修辞手法或写法的角度作答”,与本文进行比较,引用两文的内容具体分析两文修辞手法或写作角度的不同,说明作者是怎么表现“生命”这一主题的。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选文,回答后面问题。(17分)

父亲神色很狼狈,低声嘟哝着:“出大乱子了! 

母亲突然暴怒起来,说:“我就知道这个贼是不会有出息的,早晚会回来重新拖累我们的。现在把钱交给若瑟夫,叫他去把牡蛎钱付清。已经够倒楣的了,要是被那个讨饭的认出来,这船上可就热闹了。咱们到那头去,注意别叫那人挨近我们!”她说完就站起来,给了我一个5法郎的银币,就走开了。 

我问那个卖牡蛎的人:“应该付您多少钱,先生? 

他回答道:“2法郎50生丁。”  我把5法郎的银币给了他,他找了钱。 

我看了看他的手,那是一只满是皱痕的水手的手。我又看了看他的脸,那是一张又老又穷苦的脸,满脸愁容,狼狈不堪。我心里默念道:“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 

我给了他10个铜子的小费。他赶紧谢我:“上帝保佑您,我的年轻的先生! 

等我把2法郎交给父亲,母亲____(A.怀疑B.犹豫C.诧异D.激动)起来,就问:“吃了3个法郎?这是不可能的。” 

我说:“我给了他10个铜子的小费。” 

我母亲吓了一跳,直望着我说:“你简直是疯了!l0个铜子给这个人,给这个流氓!”她没再往下说,因为父亲指着女婿对她使了个眼色。 

后来大家都不再说话。 

在我们面前,天边远处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里____(A.升B.跳C.现D.钻)出来。那就是哲尔赛岛了。

我们回来的时候改乘圣玛洛船,以免再遇见他。
1.结合语境,给文中横线处选填恰当的词语。(2分)①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2.文中加点的两个“狼狈”意思一样吗?怎么解释?(2分)
3.作者在写菲利普夫妇和若瑟夫时各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反映了他们什么性格特点?(4分)
4.从描写角度看,选段写于勒,运用了________描写。选段描写环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用                                    。(3分)
5.“我”(即若瑟夫)在文中起何作用?(2分)
6.画线的句子用了_______的修辞手法,这默念的三句话意思相同吗?作者为什么重复写,这表现了“我”什么心理?(4分)

 

查看答案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袒右,称大楚。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节选自《史记·陈涉世家》)
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2分)

①以激怒其众   以:                  ②尉果广  笞:
2.下列各项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 士卒多用者 坛而盟       B. 杀尉 鸣之不能通其意

C. 尉首 刀劈狼首        D. 陈胜佐 宋何罪
3. 下列对选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选文主要运用语言、动作描写,生动表现出陈胜卓越的组织领导才干。

B.发动起义有三个步骤,先后是:为坛而盟、并杀两尉、动员起义。

C.“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表现出陈胜强烈的反抗精神和非凡抱负。

D.“诈称公子扶苏﹑项燕”这个策略口号的提出,充分表现了陈胜洞察时局的能力。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分别回答问题。

(一)送魏二(4分)

王昌龄

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注】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注】潇湘:潇水在零陵县与湘水会合,称潇湘。
1.下列关于这首诗的陈述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醉别江楼橘柚”,直叙其事,并交代了地点和季节。

B.“江风引雨入舟凉”,写出了诗人迎风沐雨的畅快。

C.诗人想象,朋友不久就要到达潇湘,那时夜泊江上,孤月高悬,两岸猿啼声声入梦。

D.末句的“长”字写猿声,使人想起《三峡》中的“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2.这首诗抒发了诗人 的感情。(2分)

 

查看答案

名著阅读。(5分)

①读右图,填写《三国演义》第四十三回回目;诸葛亮            鲁子敬力排众议

②诸葛亮此次行动与鲁子敬共同的目标是:蜀与     (国名)联盟,抗击     (人名)

③以下事件与诸葛亮没有直接关系的项是(    )(多项选)

A.空城计    B.借东风C.走麦城    D.鞭督邮    E.隆中对F.群英会

满分5 manfen5.com

 

 

查看答案

你已诵读过不少优秀古诗文,请将下面的诗文名句补充完整。(13分)

①斜晖脉脉水悠悠,                    (温庭筠《望江南》)

                        ,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

③了却君王天下事,                     。(辛弃疾《破阵子》)

                    ,载不动许多愁。(李清照《武陵春》)

王维《使至塞上》中                                       与范仲淹《渔家傲 秋思》中的                                  有异曲同工之妙。

⑥辛弃疾《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激荡着保家卫国、建功立业强烈愿望的诗是:                                             

⑦《陈涉世家》中,表现了陈胜表现陈胜远大志向的句子                   

⑧白居易《观刈麦》一诗中通过环境描写来突出劳动艰辛的句子是:“                                               ”。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