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海洋是未来的粮仓》,完成后面的题。(10分) ①人口剧增,资源短缺,这是当...

阅读《海洋是未来的粮仓》,完成后面的(10分)

①人口剧增,资源短缺,这是当今人类面临的最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显然,能否妥善地解决这一问题,直接关系到人类未来的生死存亡。

②资源短缺的表现之一,是可耕土地资源不足,粮食生产的增长赶不上人口的增长。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许多人纷纷发出警告:地球将无法养活超过100亿的人口。然而,一些乐观的人士反对这种危言耸听的说法。他们认为,虽然陆地上可耕地的开发已近极限,但地球上还有广阔的海洋可供开发,大海完全有可能成为人类未来的粮仓。

③当然,海洋所能提供给我们的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粮食——大米、小麦和玉米等,而是广义的粮食——其他的能够满足人类营养需要的食物。一些海洋学家指出:仅仅位于近海水域自然生长的海藻,每年的生长量就已相当于目前世界小麦年产量的15倍。如果把这些藻类加工成食品,就可以为人类提供足够的蛋白质。

④其实,把藻类作为食品,我们并不陌生。仅以我国沿海来说,人们比较熟悉的可食用藻类就有:褐藻类的海带、裙带菜、羊栖菜、马尾藻;红藻类的紫菜、鹧鸪菜、石花菜;绿藻类的石莼、浒苔等。它们在人工的精心养殖下,产量正在不断增加。其中仅海带一种,目前年产量就比早先的野生状态下提高了2000多倍,可见增产潜力是多么巨大!在国外,人们还培育出一种藻类新品种,据说在1公顷水面上生产的这种藻类,经加工后可获得20吨蛋白质、多种维生素以及人体所需的矿物质。这相当于陆地上耕种40公顷土地生产的大豆所能提供的同类营养物。

⑤除海藻类,海洋中还有丰富的肉眼看不见的浮游生物。有人作过计算,若能把它们捕捞出来,加工成食品,足可满足300亿人的需要。当然,前提是,不破坏生态平衡。

⑥至于海洋中众多的鱼虾,则更是人们熟悉的食物。尽管近海的鱼虾捕捞已近极限,但我们还可以开辟远洋渔场,发展深海渔业。例如南极的鳞虾,每年的产量可高达50亿吨,我们只要捕获其中的1亿—1.5亿吨,就比当今全世界一年的捕鱼量多出1倍以上。何况,在深海和远洋中还有许许多多尚未被我们充分开发利用的海洋生物,其巨大潜力是不言而喻的。综上所述,说大海是人类未来的粮仓,一点儿也不夸张。
1.文章以“海洋是未来的粮仓”为题,有什么作用?(3分)
2.段中加点的词“之一”能否去掉?为什么?(3分)

14请具体说说文章第段画线句运用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4分)

 

1.表明了本文的说明内容和说明对象,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 2.不能去掉。因为当今人类面临的最严重的环境问题,除了人口剧增、资源短缺外,还有水质污染、大气污染等,所以使用了“之一”一词,就使表达更严密、更准确。(意思对即可)(只回答“不能去掉”,不得分:只回答“语言更严密、准确”得1分) 3.运用举例说明,对比说明的方法,生动形象的说明出增产潜力的巨大,仅字表明不只是海带,还有其他植物,2000多倍更用例出数字来说明增产潜力,更表现出潜力之巨大,也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解析】 1. 试题分析:这道题需要联系文章的内容来考虑,并且日常学习中要将做过的题加以整理,总结规律,这样才可以正确解答。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 试题分析:解答此类题的步骤是:(1)表态(删还是不删)。(2)定性。表程度、数量、范围等。(3)不删去在文章中表达的是什么意思。(4)若删去,原来什么样的意思就变成了什么样的意思了,不符合实际,太绝对了。(4)xx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此题就按照这一步骤解答。 考点:分析说明性语言的语言特色。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3. 试题分析:说明文的说明方法以及作用是说明文常考的题型。解答此类题型,必须要结合文段的内容的来分析说明方法,然后根据文章的内容或者文段的内容所体现出来的说明对象的特征来分析作用即可。本段举了海带产量的例子,并与以前做了对比,因此运用了举例子和作比较的说明方法,作用要围绕“可见增产潜力是多么巨大”来解答。 考点:分析常见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题。(14分)

魏文侯使乐羊伐中山,克之;以封其子击。文侯问于群臣曰:“我何如主?”皆曰:“仁君。”任座曰:“君得中山,不以封君之弟而以封君之子,何谓仁君?”文侯怒,任座趋出。次问翟璜,对曰:“仁君。”文侯曰:“何以知之?”对曰:“臣闻君仁则臣直。向者任座之言直,臣是以知之。”文侯悦,使翟璜召任座而反之,亲下堂迎之,以为上客。

                                                      (选自《资治通鉴·周纪一》)

【注】①魏文侯:战国时魏国国君,名叫魏斯。中山:中山国,战国时小国。

②击:魏击,魏文侯之子,后继承为君,即魏武侯。

③趋:指快走。这里是任座见主子盛怒,只得惶恐走出。
1.(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4分)

①魏文侯使乐羊伐中山(         )  ②何仁君  (         )

者任座之言直    (         )  ④下堂迎之(         )

(2)下列各句与“以封其子击”中“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    )

屠惧,投以骨    B.策之不以其道    C.以其境过清    D.具以假山显
2.用“/”划出下列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2分)

臣  闻  君  仁  则  臣  直
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文侯悦,使翟璜召任座而反之

(2)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4.从魏文侯由“怒”到“悦”这件事,你获得了什么启示?(2分)

 

查看答案

阅读唐代诗人李颀的《送魏万之京》一诗,完成下列题目。(6分)

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苑砧声①向晚多。

                        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注】砧声:浆洗衣服后为穿着舒适把衣服捣柔软些的声音。

(1)下列对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A.朝闻游子唱离歌:游子,泛指出外远游的人,即作者李颀。离歌,离别之歌。   

B.云山况是客中过:对于游子而言,云山带来的是前路茫茫、黯然神伤之感。  

C.关城树色催寒近:运用拟人,城头那已经开始枯黄的树叶是在催促严寒快点到来。   

D.御苑砧声向晚多:秋深了,天凉了,人们在忙着准备御冬的寒衣

(2)请写出颔联中表现季节的词语,并分析这些词语对表现情感的作用。(2分)

(3)尾联采用了什么抒情方式?表达出怎样的思想内容?(2分)

 

查看答案

专题与实践(8分)

【活动一  绘鸟】某班同学利用黑板报出一期“爱鸟”专刊,请你为这期黑板报拟写两个栏目名称。(栏目名不超过6字)(2分)

                                     

【活动二  赞鸟】班上要组织以“处处闻啼鸟”为主题的班会,请你为主持人写一段有文采的开场白。(2分)

【活动三  品鸟】鸟是林音的“歌手”、云间的“花朵”、美丽的“宠儿”、春天的“使者”。鸟常常成为作者感情的寄托。请分别说说下列诗句中鸟寄托的主要情感。(4分)

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闻雁》

高竹笼前无伴侣,乱群鸡里有风标。——《池鹤》

 

查看答案

名著阅读。(6分)

《水浒传》是由          (作者)收集、整理、创作的我国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体小说,生动地描写描写         (朝代)末年以宋江为首的梁山好汉们从起义到兴盛再到最终失败的全过程。小说中有许多家喻户晓得的英雄人物,请你试写出其中两个人物的姓名和他的绰号。

 

查看答案

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8分)

                    ,则孤陋而寡闻。

                 ,只见一斑。

《马说》中点明主旨的一句话是“                                  。”

                 ,相伴过年华

                 ,怅望青田云水遥。

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                   

一个有道德的人,                             ,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