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8分)
唐宋大诗人中的物候
竺可桢 宛敏渭
唐宋许多大诗人,善于 鸟语花香的暗示,把大自然的变化写进诗篇。其中许多诗句,经过千百年的 ,仍然具有旺盛的生命力,至今还脍炙人口。明末的学者黄宗羲说:“月、露、风、云、花、鸟之在天地间,俄顷灭没,而诗人能结之不散。常人未尝不有月、露、风、云、花、鸟之咏,非其性情,极雕绘而不能亲也。”这就是说,只有对大自然 很深的人,才能领悟它的语言,和它亲密对话。[来
唐白居易十五岁时,曾经写过一首《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从物候学角度来说,这首在当年就很轰动的诗,表现了两个重要规律:第一,草木得茂盛和凋谢,有一年一度的循环的规律;第二,这循环是随气候转化的,春风一到,头年枯黄的草木就苏醒了。
春天来临的信息是什么呢?从许多唐、宋人的诗中可以找到答案。李白诗曰:“东风已绿瀛州草,紫殿红楼觉春好。”王安石晚年住在江宁,有句诗云:“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宋洪迈《荣斋随笔》中指出:这首诗原作“春风又到江南岸”,几经推敲,改了几次才定了“绿”字。李白、王安石他们在诗中用“绿”字来象征春天的到来,这是符合物候学的规律的。王安石这句诗还能说明物候是有区域性的。⑤若把它改成“春风又绿河南岸”,就很不恰当了。因为在大河以南开封、洛阳一带,春风挟带黄沙比吹绿草叶更有代表性,所以,李白《扶风豪士歌》中,有“洛阳三月飞胡沙”之句。虽则句中“胡沙”是暗指安史之乱,但河南春天风沙很大也是事实。
1.依次填入文中划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领悟 考验 感悟 B.领略 考验 感觉
C.领悟 考证 感悟 D.领略 考证 感觉
2. 从文章内容看,本文作者认为江南春天来临的信息是什么?(2分)
3.“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是诗人几经推敲才改定的,本文作者认为用“绿”字的好处是什么? (2分)
4. 文章引用李白《扶风豪士歌》中的诗句目的是什么?(2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14分)
爱莲说
(宋)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习惯说
(清)刘蓉
蓉少时,读书养晦堂①之西偏一室。俯而读仰而思思有弗得,辄起绕室以旋。室有洼,径尺,浸淫日广。每履之,足苦踬③焉。既久而遂安之。一日,先君子来室中坐,语之,顾而笑曰:“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命童子取土平之。后蓉复履其地,蹶然以惊,如土忽隆起者;俯视,地坦然,则既平矣。已而复然,又久而后安之。
噫!习之中人④甚矣哉!足之履平地,而不与洼适也;及其久,则洼者若平;至使久而即乎其故,则反窒焉而不宁。故君子之学,贵乎慎始。
【注】①养晦堂:刘蓉居室名。②浸淫:渐渐扩展。③踬:跌绊。④习之中人:习惯在人身上一旦形成。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益:增加
B.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鲜:少
C.每履之,足苦踬焉 履:踩
D.先君子来室中坐,语之 语:告诉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有五谷之实而不有其名
B.丹之爱,宜乎众矣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
C.命童子取土平之 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D.后蓉复履其地,蹶然以惊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3.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①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②顾而笑曰:“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
4.用“/”给《习惯说》中画曲线的句子断句。(限标两处,不含句末)(2分)
5.《爱莲说》运用了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作者在文中表达的“志”是: ;《习惯说》通过一件小事说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这个道理是: 。(2分)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小题。(4分)
秋霁
崔道融
雨霁长空荡涤清,远山初出未知名。
夜来江上如钩月,时有惊鱼掷浪声。
1.这首诗题为“秋霁”,诗中是从哪些方面表现“霁”字的?(2分)
2.赏析最后一句“时有惊鱼掷浪声”的妙处。(2分)
根据提示默写。(4分)
①杜甫《望岳》中点明全诗主旨,表达诗人远大抱负的句子: , 。
②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蕴含哲理、暗示社会发展规律的句子: ,
。
依据课文填空。(4分)
①所以动心忍性, 。(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②宫中府中,俱为一体; ,不宜异同。(诸葛亮《出师表》)
③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 。(欧阳修《醉翁亭记》)
④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 ,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范仲淹《岳阳楼记》)
将宋代词人宋祁的《玉楼春》补写完整。(4分)
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 , 。
, ?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