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11分) 辩证看压力 邵景均 ①人生在世,大都喜欢活得自由自在,恐怕极少有人愿...

(11分)

辩证看压力

邵景均

人生在世,大都喜欢活得自由自在,恐怕极少有人愿意为他人所逼、受环境所迫。但是,外界压力是客观存在的,一般来说不受人的主观意愿支配,具有某种必然性。换个角度,用发展的、辩证的观点看,外界压力也有可能是人们获得发展与成就的机遇和先导,并不一定都是坏事。

②从历史上看,生存压力带给人类发展进步。在恶劣环境下,有巢氏“构木为巢以避群害”;在病痛之下,燧人氏“钻燧取火以化腥臊”;在饥饿之下,神农氏“制耒耜,教民农作”。可见,外在压力迫使人类学会了盖房子、煮食物、种粮食。人类社会能有今天这样发达的科学技术、生产方式,在很大程度上与人类克服外来压力的奋斗过程相关。

③对于做学问来说,压力之下能产生出重大成就。这样的例子,古今中外有很多。史载:“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曹植的七步诗,更是在以死相逼的巨大压力下产生的。曹植富于才学,受其父曹操赏识,然而却遭其兄曹丕忌恨。曹丕称帝后,一日召曹植,命他于七步之内成一诗,否则处死。曹植于悲愤之下,写成了著名的七步诗:“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这首面对生死而成就的诗,不但保住了曹植的性命,也为中国文坛留下一篇千古佳作。

④毋庸讳言,如果没有外界的种种压力,许多人生活的基本轨迹就是循规蹈矩、安于现状,而不是改变现状、推陈出新。铁人王进喜当年说过:“井无压力不出油,人无压力轻飘飘。”有了压力,就有了革命、创造、发明与发愤的动力,就有了创作和改变的愿望与毅力。压力能够使人明确前进的方向。真正的强者,善于从顺境中找到阴影、从逆境中找到光亮,时时校准自己前进的目标。压力能够让人生发出超常的毅力。被动和逆境给人宝贵的磨练机会,使人更能坚强不屈,表现出坚韧的美德。因此,压力能够激发出人们平常难以显现的智慧和创造力。

⑤不同的人面对压力会有不同的态度,当然结果也就大不相同。同样面对苦难和不幸,有的奋力抗争,成了强者、智者、英雄;有的则被压垮,成了乞丐、懦夫、失败者。如同巴尔扎克所说“不幸是天才的进身之阶、信徒的洗礼之水、能人的无价之宝、弱者的无底深渊”。面对压力,我们应以积极的态度去对待,抓住机遇,有效应对,使压力变动力,从而激发出创造美好生活的巨大潜力。
1.通读全文后,你认为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请用文中的原句回答。(3分)

                                                                      
2.细读第④段,请分析该段落的论证思路。(2分)

 

3.文章第①段划线的句子起什么作用?(2分)

                                                                     
4.第⑤段划线的句子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运用这种论证方法的好处?(4分)

 

 

1.用发展的、辩证的观点看,外界压力(也)有可能是人们获得发展与成就的机遇和先导,并不一定都是坏事。 2.首先指出外界压力对人们生活轨迹发生变化的影响;接着引用王进喜的话和举用真正的强者的事例,论述压力对人的激励作用;最后归纳出段论点:压力能够激发出人们平常难以显现的智慧和创造力。 3.引出(中心)论点;强调外在压力的客观存在,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4.对比论证。运用正反两方面的论据作对比,在对比中证明了“不同的人面对压力会有不同的态度,当然结果也就大不相同”的论点。 【解析】 1. 试题分析:“中心论点”是一篇议论文的灵魂,所以读懂一篇议论文,概括中心论点是考试常见的题型。分析中心论点,可以从文章的标题、开头、结尾,有时也可以根据文章的内容用自己的语言来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就是从文章的开头部分来概括的。 考点:分析概括议论文的主要观点。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 试题分析:学生了解议论文中论据的类型以及论据证明论点的作用,分析时,结合具体语境来阐述论据所起的具体作用。 答题方法::首先应该了解一般议论文的结构: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分析议论文的论证思路,其实,就是在段落层次的基础上加上一些诸如“首先”、“然后”、“接着”、“最后”一类表承转启合关系的词语。 考点:分析议论文的结构和思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3. 试题分析:议论文特殊语句和语段的作用的答题方法:(1)引出(全)下文;(2)总结前(全)文;(3)承上启下。作为议论文段的作用,必须结合文体特征具体加答。如开头段作用往往起着引出中心论点(论题),那么,我们可以参考下面的二个具体答题规范格式的例子使用或变通使用:①开头通过写……的事例,提出中心论点……(或引出……的论题)。②开头通过引用名言,提出中心论点……(或引出……的论题)。③开头通过引用名人趣事(或……的奇闻趣事),提出中心论点……(或引出……的论题),也起到吸引读者下读的作用,增强了论述的趣味性。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语段的作用。能力层级为理解B。 4. 试题分析:议论文的论证方法以及作用是议论文常考的题型。解答此类题型,必须要结合文段的内容的来分析论证方法,然后根据文章的中心论点或者文段的分论点来分析作用即可。此处运用正反两方面的论据作对比,在对比中证明了“不同的人面对压力会有不同的态度,当然结果也就大不相同”的论点。 考点:分析常见的论证方法及其作用。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4分)

李教授

马卫

那时候,教授极少,不像现在,教授似乎可以“批发”的。

准确地说,李教授是副教授,五十多岁,偏瘦,不苟言笑,同学们并不喜欢他。加上他方言极重,因此他的课大家不是打瞌睡,就是在下面看小说,中文系的嘛,对李教授主讲的政治经济学并不感冒。不过,你可以不感冒,但你不能不考试。

这一学期是考查,李教授刚在讲台上宣布,大家就三呼万岁。特别是那些女生,有的连笔记也不记,这时恨不能上去吻两下李教授。可李教授接着说,考查么,得出项目。大家就鼓起眼睛,看他出什么项目。李教授把全班五十一个学生分为三组,每组十七人。

第一组,去调查补鞋。那时的皮鞋是高档商品,用破了要补,哪像现在,从不补鞋,破了就扔。

第二组,去菜市场调查小菜价格。

第三组,去商场调查处理品。

这下,大家都有点怵。不过,既然是考查课,只要认真去做了,老师一定会打个及格的。我被分在调查补鞋组,刚好皮鞋有个小洞,正需要补呢。那时补鞋一般是一两角钱的生意,我们一个月生活费不过十七块五角,两角钱也能起大作用的,一碗面条才一角二分呢。

下一次上课,李教授要我们一个个地汇报,并现场给打考查等级。

这有什么好汇报的?

不过,我们还是一是一、二是二地向李教授汇报。比如我说,我皮鞋那个洞,皮匠是按补的面积收费的,一两公分以内,一角,三四公分以内,两角,五公分及其以上,五角。

李教授说,对,这是时下的标准。你和皮匠讲过价没有?我心里嘀咕,这事儿如何讲价啊,都是明码实价的,但不敢说出口。李教授讲——其实,这种事还是可以讲价的,不是把价讲下来,而是让皮匠付出更多的劳动和成本。既然是按面积收费,那补的圈子内,你可以叫他多扎几道线啊。

我恍然大悟,确实,那样补出的皮鞋扎实多了,又没有违背皮匠的收费标准。

真正是教授,只有他才想得到,绝了。

更绝的还在后头。调查小菜的这组汇报完了,李教授统计,有葱,有白菜,有莴笋,有生菜,有洋芋,有紫菜等十几个品种呢。最后他说,你们全都上当了。

同学们吃惊。

李教授说,你们去市场的那天,他也去买菜的,但是价格比我们调查的便宜一半。原因极简单——我们调查的时机不对。当时大家想,就是做个作业,所以早早地上了菜市场,随便问,算是完成任务。这时菜农或贩子才挑着菜来,所以贵,因为这时菜看着水灵鲜嫩。到了十一点以后,菜叶子开始萎缩了,菜也就便宜下来了。

面对李教授,你不服不行。

到商场调查商品打折那个组更是简单,只要记下原价、打折价是多少就行了。比如一件衬衣,原价五十,那时五十是大数目,打折价十五。

李教授问我们,你们哪个发现了商机?

我们是学生,不是商人,当然发现不了商机。李教授说,如果你以十五元一件买下来,重新洗、熨,然后运到商场,以二十元一件批发,一定有人抢购。因为打折品并不是质量问题,可能是样式过时,或运输途中脏了等等。

我们想,这李教授,真是“人精”啊,要是他做生意一定大发。

可李教授不做生意。

李教授抠门儿,在学校是有名的。他真的连一把小菜也要讲半天价,仿佛不讲价他就不是经济学教授似的。

李教授在我们毕业的前两个月死了,肝癌。

他的遗嘱上写道,将存款一万四千元捐给学校,其利息资助贫困学生。

那是1984年啊,李教授的工资才八十多元一个月。

送别李教授那天,全校同学们自动停课,一程又一程,把他送到山上下葬。

天降大雨。

我们大哭。

(选自《2011中国年度小小说》)
1.文章叙述了李教授布置的调查作业,根据相关信息,填写下表。(3分)

调查项目

李教授的分析

学生的反应

补鞋

补的圈子内,多扎几道线

(1)   

小菜价格

(2)   

不服不行

(3)   

打折价买回,提价批发卖出

赞叹不已

 

2.结合文章内容分析李教授有怎样的美好品质。(4分)

                                                                                
3.说说文章第二段为什么要描写李教授的“不苟言笑”且“方言极重”?(3分)

                                                                                
4.结合语境,赏析下面的语句。(4分)

天降大雨。

我们大哭。

                                                                                

 

查看答案

综合性学习(6分)

据统计,从2010年以来,媒体报道的“校车”安全事故有20余起,一个个鲜活的小生命还未来得及绽放就已经枯萎。交通安全形势不容乐观。临近国庆,假期的安全问题成为大问题。为此,某校初三(1)班开展以“安全在我心中” 为主题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活动并完成下列任务。

满分5 manfen5.com

安全在学校。学校大门口要悬挂一横幅,提醒同学们注意安全,请你代拟一幅。(2分)

例:文明出行每一步,关爱生命每一天。

 

(2)安全在家庭。临近国庆,亲朋好友相聚一堂,总要喝酒助兴。如果你爸爸在喝酒之后要驾车回家,请你用得体的语言劝说他。(2分)

 

(3)安全大家谈。在“我是社会一分子,大家一起谈安全”班会课上,有同学出示了下面这幅题为《盲人的道?!》的漫画,引发了大家的热议。你对此有什么感想呢?(30字左右)(2分)  

 

 

查看答案

名著阅读。(4分)       

A 相了相,走到树前,把直裰脱了,用右手向下,把身倒缴着;却把左手扳住上截,把腰只一趁,将那株绿杨树带根拔起.众泼皮见了,一齐拜倒在地,只叫:"师父非是凡人,正是真罗汉!身体无千万斤气力,如何拔得起!"这段文字出自古典名著《_______》,文段中的A的姓名是______;在名著中这个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是_______;请你用简洁的语句写出关于A的另一个故事:_______。

 

查看答案

古诗文名句默写。(6分)

(1)足蒸暑土气,            。(白居易《观刈麦》)

(2)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_______,_________。(李清照《武陵春》)

(3)过尽千帆皆不是,               。(温庭筠《望江南》)

(4)辛弃疾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表达自己想要建功立业,青史留名的句子是:               

 

查看答案

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组是(    )(2分)

忽然,阳光消失了,_____,                      ,整个湖面,一片动荡。

紧接着,暴雨如鞭子一般抽打下来

电闪雷鸣中,波涛不断汹涌

浓重的乌云在天空翻滚

而面前的湖水,再也不见了往昔的平静

只见狂风暴雨中,树枝不断地折断下来

A①③⑤②④    B③②⑤①④    C④⑤③①②     D ③①⑤④②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