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分)
画 眉 鸟 欧阳修
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10.阅读上面一首诗,回答问题。(4分)
①本诗表现手法上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请结合诗句作具体分析。 (2分)
②你从诗中能领悟到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12分)
陈平任相
陈丞相平者,阳武户牖乡人也。少时家贫,好读书。里中社,平为宰,分肉食甚均。父老曰:“善,陈孺子之为宰!”平曰:“嗟乎,使平得宰天下,亦如是肉矣!”
陈涉起而王陈,使周市略定魏地,立魏咎为魏王,与秦军相攻于临济。陈平从少年往事魏王咎于临济。魏王以为太仆。说魏王不听,人或谗之,陈平亡去。
平遂至修武降汉。其后,楚急攻,绝①汉甬道,围汉王于荥阳城。久之,王患②之,谓陈平曰:“天下纷纷,何时定乎?”陈平曰:“项王为人,恭敬爱人,士之廉节好礼者多归之。至于行功爵邑,重之,士亦以此不附。顾楚有可乱者,彼项王骨鲠之臣亚父、钟离眛、龙且、周殷之属,不过数人耳。大王诚③能出捐数万斤金,行反间,间其君臣以疑其心。项王为人意忌信谗,必内相诛。汉因举兵而攻之,破楚必矣。”汉王以为然,乃出黄金四万斤,与陈平,恣④所为,不问其出入。陈平既多以金纵反间于楚军,宣言诸将钟离眛等为项王将,功多矣,然而终不得裂地而王,欲与汉为一,以灭项氏而分王其地。项羽果意不信钟离眛等。项王既疑之,使使至汉。汉王为太牢具,举进。见楚使,佯惊曰:“吾以为亚父使,乃项王使!”复持去,更以恶草具进楚使。楚使归,具以报项王。项王果大疑亚父。亚父欲急攻下荥阳城,项王不信,不肯听。亚父闻项王疑之,乃怒曰:“天下事大定矣,君王自为之!愿请骸骨归!”归未至彭城,疽发背而死。
1.下列各句中的“以”的意义和用法与“陈平既多以金纵反间于楚军”中的“以”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策之不以其道 B.以塞忠谏之路也
C.祭以尉首 D.以激怒其众
2.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陈平少有大志,足智多谋。刘邦荥阳被围,他利用楚军中存在的可以导致混乱的因素,行反间计,使得项羽怀疑刚直忠诚之臣,成功地分裂了楚军。
B.刘邦能够用贤不疑,不吝重金。他接受了陈平的反间计,让陈平便宜从事;又依计而行,故意降低规格接待楚使,加深了项羽疑心。
C.项羽听信谗言,猜忌多疑。这样的性格弱点,使得他无法招致天下正直有节的人才,也使他生疑中计,贻误了战机。
D.范曾颇有谋略、性情刚直。他欲急攻荥阳,体现了正确的战略主张;但他又任气使性,面对项羽的生疑,他忿而离去,最终使敌方的计谋得逞。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①楚急攻,绝汉甬道 ②久之,王患之
③恣所为,不问其出入 ④大王诚能出捐数万斤金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行反间,间其君臣以疑其心。(2分)
(2)楚使归,具以报项王。(2分)
对下面这段话的内容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青岛、烟台附近海岸是山东主要粮食产区,但是当地缺少灌溉用水。有人想到抽用地下水来灌溉。一段时期内,这里成为粮食高产区。但是由于当时没有考虑环境因素,没过几年,所属莱州一带的地下水位已经抽到比海平面还低十几米,导致海水倒灌。海水以一天1米的速度向内侵蚀,所到之处一片荒芜,原来的高产田变成寸草不生的荒土。现在要解决这个问题非常困难,要把入侵的海水弄出去,不仅要付出很大代价,而且必须依靠先进的科学技术。
A.保护环境要人人动手。
B.发展生产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C.环境一旦遭到破坏,再要恢复极为困难。
D.治理环境要靠先进的科学技术。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在美丽乡村建设中,我们要大力发展健康向上的农村文化,积极倡导资源节约型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B.长篇小说《小时代》,讲述了一个从小感情深厚,有着不同价值观的四位女生先后所经历的友情、爱情。
C.睡姿不当有损眼睛健康,特别是趴着睡觉会造成眼压过高,不仅可能诱发青光眼,严重的还会影响视力。
D.我国大部分地区太阳能资源丰富,太阳能资源开发利用的价值十分广阔。
对下面文段中加点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3分)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
A. 以为且噬己也 且:将要。 B.益习其声 益:更加。
C. 稍近益狎 狎:态度亲近而不庄重。 D.驴不胜怒,蹄之 蹄:用蹄子踢。
依次填入下列句中空缺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3分)
①历史已雄辩地 ,人民群众的巨大支持和无私奉献,是我们党取得革命和建设胜利的根本保证。
②挑起岛屿争端、参拜战争罪犯、扩张军事实力,充分 了其狭隘的民族主义和贪婪野蛮的军国主义本性。
③实施“小班化”教学,是我市为 “人本”理念和科学发展观,追求优质教育而采取的一项重大改革举措。
A. 证实 表露 践行 B. 证明 暴露 践行
C. 证明 暴露 实现 D. 证实 表露 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