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请从下面两个文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文题一:请以“且行且珍惜”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

请从下面两个文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文题一:请以“且行且珍惜”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文题二: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料:第一样事,我要教你们勇敢地笑啊/君不见,柳条儿见了我笑弯了腰啊/石狮子见了我笑出了泪啊/小燕子见了我笑斜了翅膀啊第二样事,我还要教你们勇敢地笑/那旗子见了我笑得哗啦啦地响/只要旗子 笑,春天的声音就有了/只要你们笑,大地的希望就有了——郑愁予《雨说》

生活需要笑声逆境厄运时更需要勇敢地笑。对此你有怎样的生活经历或感悟请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求:(1)除诗歌、戏剧外,体裁不限。

(2)表达真情实感,不得套写、抄袭。

(3)文章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4)字数在600字以上。

 

例文: 且行且珍惜 面对亲情,每个人都有自己独道的理解,在我看来,亲情是一顿美味的家常饭,父亲是火,旺盛热烈;母亲是油,细腻柔和;我则是那将被烹煮的菜肴,在父亲与母亲的呵护下,逐渐走向成熟。 亲情像一碗白米饭,米饭的白色显示了亲情的凡而不俗,米饭的馨香则表现出亲情的纯洁与清新。尝一口似乎淡而无味,细细嚼来,一丝甜味慢慢在齿间萦绕。这碗饭品尝了十几年,就如父母给于的亲情让我享受了十几年,那默默无闻,不求回报的爱,滋润着我,哺育着我。 亲情更似一盘美味可口的红烧肉,经过酱油的烹煮显得红润,充满着火一般的激情。夹起一块儿放在嘴里,一口咬下去,瘦肉的韧性,肥内的滑爽,肉皮的筋抖,让人真正品尝到亲情的滋味。每当我做错事时,瘦肉的韧性随即展现,从父母充满爱意的责备中,我又感受到了亲情的温暖。咬过瘦肉,肥肉的滑爽立即表现出来,在我取得成功与进步时,心中的那份满足表露无遗。穿过肥肉,肉皮的筋抖已与你的牙龄抱在了一起,在我遇事踌躇不定时,父母那种坚定的意志与坚强的信念很自然地渗透于我的血液中。一碗香气四溢的红烧肉,品不完尝不尽的是来自父母深沉的爱意。 饭饱菜足后,来一杯清茶是再好不过的了,阵阵清香把我带入了记忆的茶座。轻轻抿上一口,整个身心顿时心旷神怡,精力充沛。但平时我总是那么粗心,总是那么不经意,稍不留心,就让它溜走了。就像平时对父母的爱抚,拥有时不在意、不珍惜,需要才明白其可贵。   战胜挫折 人的一生中,难免会遇到挫折与失败,但我们不能因为无法克服困难而自我放弃,挫折能够使我们成长;挫折可以让我们更有勇气去面对难关。 发明大王爱迪生小时候家境贫困,所以他没有办法接受教育,虽然如此,他仍然努力不懈、刻苦自学,常在家里与工作场合中做许多小的实验,“百折不挠、勇于尝试”可以说是爱迪生成功的两大关键,他为了找出适合做灯泡的材料,耐心的做一千多次实验,并且不断改良制造,才终于成功。虽然在实验过程中有许多失败和挫折,但是就因为有这些挫折,才能让他慢慢拉近与成功之间的距离,俗话说“失败为成功之母”,这种永不放弃的精神,就是我在这位名人身上所的到的启示。这也提醒了我,不要被挫折打败,累积失败、学习经验能为你打开成功的大门。 还记得我一年级在学“时钟”这个单元时,非常紧张、害怕,因为我分不清楚长针、短针和小时、分钟之间的关系,我还曾经因为看不懂时钟,数学科考了六十几分,让我难过不已,回家之后抱头痛哭。这也使我知道我的得失心很重,从此以后我很努力的改善这个缺点,也继续加强“时间”的观念,并且认真学会如何看懂时钟。之后每年都遇到“时间”的数学题目,我再也不害怕了,反而成为拿手项目之一,数学成绩也打败了许多人! 接下来又有许多难关在等着我,我中年级时又遇到一个问题。从一年级开始我就去上钢琴课,为了培养耐性,我练了很多古典乐,但若遇到很困难的乐曲,我就会耐不住性子而不想再练,因此在这段音乐路上我停顿了下来,一直想放弃,但在老师的鼓励下,加入流行爵士乐曲的练习,我还是撑下去了,我还是克服困难,继续完成这趟学习历程。 看过爱迪生的挫折经历,让我不再畏惧面对失败;回顾我自己记忆中的挫折故事,让我更加成长茁壮。人生中总会遇到许多挑战,无论如何都要勇往直前、达到目标。一旦突破失败便能为自己铺好成功的道路,总有一天一定能轻松的踏上这梦幻的道路。 【解析】 试题分析:第一题就是“珍惜”的话题作文,“行”即指生活,指走人生的种的过程。“珍惜”,珍惜什么?可以是物,可以是情感,或一般生活。想一想,哪段生活什么物什么有什么情感的经历让自己久久不能忘怀,令你“珍惜”。这个不能随便选,选不好就写不出“珍惜”的情感,硬写便显生硬。可选一段生活,一些事或一件事,重点写哪段生活中发生的某些(件)事情;可选某些(个)人,这些人在某一段日子某件事情中是如何让我至今不忘的,从而我很“珍惜”那份情感。这是一篇带有丰富情感的写人叙事的作文,要把事件过程或人物形象写清楚,表达“珍惜”的原因,还要描写自己如今“珍惜”的情状,叙述,描写,抒情,都要使用。引导语暗示本作文要写事写人,这一点要肯定,不可大发议论而叙事蜻蜓点水。第二题,根据引导语中的“生活需要笑声,逆境厄运时更需要勇敢地笑。”这话可理解本文是要求写以“自信”“乐观”“坚强”“面对挫折”等话题的作文。写作这篇作文,选材的范围还是很广的,弄请从材料中提炼出的话题的意义是关键。比如“自信”,就是相信自己,坚信自己的价值、力量和进取的勇气,百折不挠的走向胜利。可以写成记叙文,也可以写成议论文。可以从正面去写自信可以使人成功,也可以从反面去写如果没有自信就会失败,给自己带来痛苦。从而给读者以切实的感动和有益的启迪。 【考点定位】:按要求写作。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贫寒是凛冽的酒》一文,回答题。(共9分)

贫寒是凛冽的酒

①是在我小学毕业时,父母带我来北京玩,在天安门广场,父亲问一个捡瓶子的人一个月可以挣多少,那人说两千。所以父亲说,可以留下来,留下来捡破烂都能活。因为父亲的工资当时才八百。虽然说那时算是处于公务员下海浪潮的尾声,可父亲以优异的业绩炒了公家的鱿鱼,还是震动乡县,以至于我们那个县盛传着谣言说父亲是到北京来贩毒的,否则没法解释。

②可实际上,我们初来乍到,连暖气都烧不起,每天是要砸冰出门的,因为晚上呵出的水蒸气会把门死死封住,这个恐怕很少有人体验过吧?第二年更是穷得过年只剩两百块钱,连老家都回不去。

③但终究没饿死嘛。我母亲说北京人傻,吃鸭子就吃皮,留下个那么多肉的大鸭架子才两块钱一个,所以母亲就买鸭架子给我吃,我不记得自己吃了多少。母亲说,当时看着我蹲在门口能吃下一整只,她特别开心,但也总后悔说那时候没给我补好,害我个头没有长得像舅舅那么高。

④母亲还会买将死的泥鳅给我吃。她说泥鳅早上被贩到菜场,颠簸得都会翻白肚子,看起来像死的,所以才卖一块钱一斤。母亲就把它们买回来,用凉水一冲,不一会儿就都活了。

⑤当年住过的小屋,我还记得清清楚楚。家里就两张床,一张桌,一个电灯,一口锅,最高级的电器是我学英语不得不用的步步高复读机。那也是我们全家的娱乐工具,一家人吃了饭总能围着它唱歌录音。

⑥还有一次我踩翻了凉在电饭锅里的开水,烫了一脚的泡,母亲抱着我一个劲儿地哭,心肝宝贝地喊着,“真对不起,对不起,好好的干嘛到北京受这份罪呢?要是在老家,哪里会这样烫着脚了。”这倒是真的,我们用电饭锅煮开水,不就是为了省下一个热得快的钱吗?但忧患就是如此,会让亲爱的人抱得更紧,父亲在日后与我散步时曾对我说,那时他与母亲的感情比新婚还要恩爱。有太多的夜晚,他们愁到失眠,但是可以相依为命。

⑦可我毕竟是少年,当时对于贫穷并没有太多的感受,经常都是嬉笑过去了。比如我们没有钱买第二套校服,却需要每天都穿它,没办法的时候就在锅里炒衣服,校服洗过放到锅里去炒干。我很擅长这种技艺,我可以告诉你如何不把衣服炒皱,如何不把拉链炒化。

⑧好在后来富裕了。那是只有苦过拼过的人才知道的滋味。真正的财富,也许不是后来的富有,而是当年的贫寒;不是那些小家子气的冷暖自知,而是破釜沉舟的卧薪尝胆、含辛茹苦。因为,贫寒像凛冽的酒,喝过才敢提着虎拳,往世上走。   (有删改)
1.文中哪几件事体现了我们的生活是贫寒的?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至少四件事)(2分)
2.第⑥段画线句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2分)
3.谈谈你对“真正的财富,也许不是后来的富有,而是当年的贫寒”的理解。(2分)
4.结合你的成长经历,谈谈对文章的认识和感悟。(3分)

 

查看答案

阅读《有才与用才》一文,回答题。(共9分)

有才与用才

①“时势造英雄,英雄亦能造时势”,但历史上能“造时势者”实属少数,更多的时候,我们读到的是一些比较哀怨的声音。左思有“冯公岂不伟,白首不见招”的慨叹,王勃有“冯唐易老,李广难逢”的感慨,苏轼更是以“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自喻,他们借他人之酒杯,浇自己之块垒。翻开历史,如冯唐、李广身负雄才,却难遂志愿者,车载斗量,正如古人所言:“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百里奚出游列国求仕,历经宋、齐不用,身为虞大夫而虞国亡,后来在秦国主政,却促进了秦国的崛起。百里奚在虞而虞亡,在秦而秦霸,何也?“非愚于虞而智于秦也,用与不用,听与不听也。”司马迁一席话道出其中奥妙,人才不仅在于发现,还在于使用,而用与不用又恰在于用人者之明与不明。倘若不量才而用,视宝玉为瓦砾,人才与庸才又有什么区别?

③当然,天下人才无数,而赏识者因时间、精力乃至视野所限,并非能识遍所有人才。因此,生逢其时的有才之士,不应去学姜太公钓于隐溪,而应有勇气展露才华,甚至毛遂自荐。

④韩信有大将之才,跟随项梁无所知名,后跟随项羽,积极进言献策,亦不被采用,官职仅为郎中。后来跟随汉王,多次主动与萧何交谈,始有“萧何月下追韩信”的美谈,并获得萧何力荐。默默无闻的韩信能担任大将军之职,虽离不开萧何知人的才略、离不开汉王善任的胆识,但更离不开毛遂自荐的自信和审时度势的智慧。倘若韩信一意消沉,自己不努力争取,今天世上怕就没有几个人知道还有韩信这个将才了。

⑤以上几人,百里奚、韩信终能施展才华,冯唐、李广却只有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慨叹。同样是生逢其时,却有着完全不同的人生遭遇。

⑥我们身处一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代,我们身边也不缺乏各种各样优秀的人才。要想致力于国家的建设,实现人生的理想抱负,不仅需要有虚怀若谷、求才若渴的“伯乐”,更需要有勇于担当、积极向上的“千里马”。只有这两者兼备,才会成就事业。所以,一个人有才华,并且受到赏识和重用,才有得到实现人生理想的机会。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
2.第②段画线句运用哪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2分)
3.文章最后一段加点词“这两者”具体指什么?(2分)
4.有朝一日,你也会成为人才。请结合选文内容谈谈你将如何施展才华?(3分)

 

查看答案

阅读《高大上的“正”字计数法》一文,回答题。(共8分)

高大上的“正”字计数法

①苏格兰公投落下帷幕之际,吸引人们眼球的不仅仅是票选的结果,更有英国人那奇葩的计票方式。从新闻照片里可以清楚地看到,统计选票的人竟然是在纸上一条条地画竖杠杠,视觉效果非常凌乱。这引得人们议论纷纷:“想不到发达国家竟然采取这种刀耕火种的计数方式。”

②对比之下,我国的“正”字计数法立刻显得又机智又高端。这个方法广泛流行于庙堂之上和群众之间,为大家所喜闻乐见。五笔一字,整齐划一,视觉效果简洁明了,能够大大提高统计效率。相信很多小伙伴从小学选班委开始就用“正”字计数,一路画“正”直到现在。

③这么好用的方法,究竟是谁先想到的呢?“正”字曾经是古代大数单位之一。汉代《数术记遗》中记载的大数有:亿、兆、京、垓、秭、壤、沟、涧、正、载。又因为“数有十等,若言十万曰亿,则十亿曰兆,十兆曰京也。”以此类推,“正”代表一个相当大的计数单位。

④至于真正使用“正”字来一笔一画计数,则要追溯到清末民初的上海。在旧上海,起初进戏园看戏并不采用凭戏票制度,仅由服务人员领座,由善写计数的服务人员将卖座情况写在“大水牌”上注明。由于时间急促,恐怕误记,同时为了稽核总数,所以每满五个看客,就写一个“正”字,或者是领一个看客就画上一笔,画上五笔便成一个“正”字,随后再去收费。后来看戏的人增多,戏园规模扩大,用水牌计票的方法逐渐被戏票所取代,但“正”字的计票方法却被商家和选举计票所借鉴,广泛应用起来。

⑤明治维新之后,日本也开始采用这种计数方法。此前的江户时代,他们曾使用“玉”字来计数,同样是五画为一个单位。由于绝大多数人生来就具有十根手指,因而在进化史中促成了十进制的广泛采用,而五画字和五画符号便于十进制计数,在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曾被使用过。但在所有五画字中,只有“正”字字形规矩简洁,只由横竖构成,没有哪两笔首尾相连,甚至连每一画的长度都大致相等。所以,作为计数符号,没有比它更合适的了。

⑥“正”字的含义相当正能量。它的本义是平正、不偏斜。在词典中“正”的含义很多,其组成的词和短语也大多都是褒义,如正直、正大光明、正人君子、刚正不阿……足见人们对正字的喜爱。同时,它也有着“匡正”“正确”的含义,是人们表达信任的基准。

⑦在投票选举中,人们最希望的是公平公正,从外形到内涵,“正”字都是完美的计数工具,无怪乎人们称赞它是高大上的计数方法了。       (选自《青年文摘》2015年第6期)
1.开篇介绍苏格兰公投的计票方式有何作用?(2分)
2.第⑤段主要使用哪种说明方法?有何作用?(2分)
3.第⑤段中加点的“绝大多数”能否删掉?为什么?(2分)
4.我们中华民族还有许多像“正”字计数法这样高大上的发明创造,你还能再举出两个例子吗?(2分)

 

查看答案

【古文阅读】

(甲)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选自《大道之行也》)

(乙)唐玄宗以韩休为门下侍郎①,同平章事②。休为人峭直,不干荣利。及为相,甚允③时望。上或宫中宴乐,及后苑游猎,小有过差,辄谓左右曰:“韩休知否?”言终,谏疏已至。上常临镜,默默不乐。左右曰:“韩休为相,陛下殊瘦,何不逐之?”上叹曰:“吾貌虽瘦,天下必肥。吾用韩休,为社稷耳,非为身也。”                                                       

(注释)①门下侍郎:官职名,为皇帝近侍。②同平章事:即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与中书、门下协商处理政务之意。③允:符合。       (选自《涉史随笔》)
1.解释加点的词语。(2分)

(1)盗窃乱贼而不:__________     2)上常镜:__________
2.翻译下列语句。(4分)

(1)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2)吾用韩休,为社稷耳,非为身也。
3.实现大同社会是每个人的愿望。请你结合(甲)(乙)两文的内容,谈谈如何才能实现大同社会?(2分)

 

查看答案

【古诗赏析】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本诗首联作者写春望所见。一个“     ”字,使人触目惊心;一个“深”字,让人满目凄然。虽是写景,但实为抒情,情景交融。(1分)
2.请对本诗尾联刻画的诗人形象作简要赏析。(2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