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按要求填空。 (1) ,老大徒伤悲。 (汉乐府《长歌行》) (2)感时花溅泪, ...

按要求填空

(1)          ,老大徒伤悲。       (汉乐府《长歌行》)

(2)感时花溅泪,                 (杜甫《春望》)

(3)海日生残夜,                 (王湾《次北固山下》)

(4)问渠那得清如许?            (朱熹《观书有感》)

(5)过尽千帆皆不是,            (温庭筠《望江南》)

(6)八百里分麾下炙,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7)                ,只有香如故。 (陆游《卜算子•咏梅》)

(8)受任于败军之际,            (诸葛亮《出师表》)

(9)大诗人东坡居士曾经盛赞王维的诗:“摩诘之诗,诗中有画。”王维《使至塞上》中的诗句“                     ”就以清晰的线条、鲜明的色彩勾勒出一幅雄奇壮丽的塞上风光图。

 

(1)少壮不努力 (2)恨别鸟惊心(3)江春入旧年 (4)为有源头活水来(5)斜晖脉脉水悠悠(6)五十弦翻塞外声(7)零落成泥碾作尘 (8)奉命于危难之间(9)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括号中作品提示回顾作品内容,判断句子,是两连句的,不要把句子写错位。注意易错字的写法:壮、晖、悠、弦、碾、漠、圆,要根据句子的语境判断汉字,是形声字,根据形旁声旁来判断正确的写法。 【考点定位】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课外文言文阅读(6分)

(苏秦)归至家,妻不下纴(rèn),嫂不为炊,父母不与其言。苏秦喟叹曰:“妻不以我为夫,嫂不以我为叔,父母不以我为子,是皆秦之罪也。”乃夜发书,陈箧数十,得太公阴符之谋,伏而诵之,简练以为揣摩。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曰:“安有说(shuì)人主,不能出其金玉锦绣,取卿相之尊者乎?”期(jī)年,揣摩成,曰:“此真可以说当世之君也。”(选自《战国策》)

【注释】①纴:织布机。   ②发:打开。   ③简练:挑选。 ④说:游说,劝说。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1)有说人主            (2)皆秦之罪也
2.用“∕”线文中画线句子断句(限断两处)。(2分)

足。
3.请概括宋濂和苏秦在学习方面的共同点。(2分)

 

查看答案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2)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查看答案

课内文言文阅读(10分)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节选自《送东阳马生序》)
1.下列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无从书以观 言行一   B.遇其叱咄 不可

C.未尝稍降 辛苦   D.又无硕师名人与游 得患失
2.下列与“以是人多书假余”中加点的“以”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   B.策之不其道

C.醒能述文者,太守也    D.不物喜,不以己悲
3.下列对选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这是一篇赠序,作者以自己艰苦求学的切身经历,来勉励马生勤奋学习。

B.文段先叙无书之苦,继而写借书之难,最后极言求师之艰。

C.“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这个细节仅突出天气的寒冷。

D.“立侍左右”“俯身倾耳”中的“立侍”“俯”“倾”等词语生动地表现了作者的虔诚和恭敬的求师态度。

查看答案

现代文阅读(一)(6分)

守住信念才有成

王慧敏

①有关理想信念教育,从小到大经历过不少。然而,前不久的井冈山学习,对心灵造成的冲击尤其强烈!

②1927年,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攻打长沙失败后,在转移井冈山途中,恶仗一场接着一场,于是,不少人开了小差,甚至连师长也不辞而别。近6000人的队伍只剩下700多人。前面重兵围堵,后面追兵迫近。情势之严峻可想而知!在此紧要关头,毛泽东在三湾那棵大樟树下豪迈宣言:“愿走的,绝不强留;不愿走的你们会看到,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用二三十年时间,革命终将取得胜利!”

③这是何等坚定的革命信念!从1927年秋收起义上井冈山,到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用时22年。

④无论谁,没有信念想成就一番事业,恐怕很难。大到革命理想——走什么路、举什么旗,小到一项具体工作,莫不如此!

⑤因为有了信念,活着才有奔头,脚下才有力量。可以说:信念是指路的灯,是校正航线的舵,也是砥砺前行的鞭。相反,如果失去了信念,就会患得患失,稍有挫折便一蹶不振,以致外界稍有诱惑,就会偏离人生航迹。这些年曝光的干部腐败、演员吸毒、“富二代”飙车等等,恐怕都是这个问题的反映。

⑥人生有顺境也有逆境。顺境时,守住信念,会走得端直;逆境时,守住信念,能迈过沟坎。越是在困难的时候,越不放弃,咬住了,就是胜利!“走出沙漠”的故事就把这个道理诠释得淋漓尽致:

⑦一群学者随一位老教授沿丝绸之路进行民俗考察。可是不久,迷了路,走进了一片杳无人烟的沙漠,干燥和炎热消耗了每个人的体力,食物已经没有了。最可怕的是干渴——在沙漠里没有水,就等于死亡。为了节省水,老教授把大家的水壶集中起来,统一分配。几天后,老教授死了。临死前,他把最后一个水壶给了一位信任的助教,叮嘱他:“不到万不得已,千万别动它。”又是3天过去了,人已渴到生理极限,大家都死死盯着那壶水。可助教呢,死活不肯让大家喝,说还没到最后关头。就在大家就要绝望的时候,沙丘后面终于传来了流水声。这时,助教才把真相告诉大家:“挂在胸前的水壶,灌满了沙子,几天前就没水了。教授一直瞒着大家,是怕大家绝望……”

⑧确实,无论什么时候,守住信念才有成。有的时候,开头时,不少人会信心满满,可在跋涉过程中,或贪恋周围的“景色”,或受各种诱惑,脚步会慢慢迟滞下来。这时,千万别忘了告诫自己:是不是守住了信念?!

⑨记得有这么一句话:不要因为走得太久了,而忘记当初我们为什么出发!(选自《人民日报》2015.05.26 有删改
1.下列最符合选文中心论点的一项是(  

A.守住信念才有成。

B.不要因为走得太久了,而忘记当初我们为什么出发!

C.人生有顺境也有逆境。

D.因为有了信念,活着才有奔头,脚下才有力量。
2.选文第段没有运用的论证方法是 

A.比喻论证    B.道理论证  C.对比论证   D.举例论证
3.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选文采用的结构形式是:提出问题(①②③④)——分析问题(⑤⑥⑦)——解决问题(⑧⑨)。

B.毛泽东秋收起义失败后坚定革命信念的事例在文中既是一个引子,又是强有力的论据。

C.“走出沙漠”的事例,意在高度赞美老教授甘于为事业献身的崇高精神。

D.文章末段意在进一步强调千万不要忘记“守住信念”。

查看答案

下列《蒹葭》的节选诗句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A.此诗以男女恋爱为题材,表现的是主人公追求恋人的热烈感情。

B.“蒹葭苍苍,白露为霜”采用的是《诗经》中常用的“赋”的手法,点明故事发生的季节在深秋,为诗歌创设了一个萧瑟的意境。

C.“溯洄从之”和“溯游从之”是通过连续匆匆的寻求行动,表现了主人公内心的焦急和痴迷。

D.选文没有直接抒情,没有叙述这位恋人对心上人如何思念,而是通过行动含蓄表现内心的情感。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