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一篇议论文,完成小题。 土豪卷土重来 ①一个已经走进历史的词汇最近强势归...

阅读下面一篇议论文,完成题。

土豪卷土重来

①一个已经走进历史的词汇最近强势归来,该词是土豪,特指无脑消费的人。土豪已无昔日冷峻的阶级斗争色彩,多了很多戏谑和讽刺,可以理解为很土的富豪。

②土豪存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一些先富者炫富、迷恋奢华、讲求面子的恶劣示范效应之外,家庭、学校教育的先天缺陷也不容忽视。

③那么,在现实生活中,土豪现象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④江苏南通一位男子迎娶青岛新娘,用五百万现金拼成羊肉卷状作为聘礼;四川绵阳市盐亭县,新郎乘坐价值两千万的直升飞机迎娶新娘……土豪在个人消费方面一掷千金,奢华任性,令人咂舌。而某些官员在公务消费中也是挥金如土。住酒店要五星级,坐飞机要头等舱,座驾要用进口车。讲排场,搞攀比,浪费公共资源,滋生贪污腐败,败坏社会风气。另如在政绩观方面的消费,官员们为了政绩,在地方城市建设中的“大手笔”多如牛毛,五千万元建一座天桥,上百万元建一座星际公厕,几万元换一个路灯。这难道不是铺张浪费的“土豪”消费现象吗?

⑤逐渐滋生的“未豪先土”的消费现象,甚至有越演越烈的趋势。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今年国庆长假期间英国的高端品牌店内,随处可见中国游客的身影,他们大多年轻富有,花钱如流水。据调查,一名普通的中国游客,平均在英国消费一千六百英镑(合约一万五千元人民币),几乎是其他国家游客平均消费水平的三倍,被称为“猎杀中东土豪行动”。此类现象若不禁止,其危害同样令人担忧。

⑥随着公民意识的觉醒,土豪们不管是贵贱贫富,如此肤浅粗鄙的行为,越来越被社会鄙视和摒弃,毕竟这个时代除了财富,还有更重要的平等、正义和尊严。愿卷土重来的土豪们,早日幡然醒悟。
1.通读全文,土豪现象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请作简要概括。(4分)
2.第⑤段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
3.请联系实际,评价“未豪先土”的消费现象。(2分)

 

1.(1)个人消费方面 (2)公务消费方面 (3)政绩观消费方面 (4)未豪先土的消费方面 2.举例论证、对比论证(2分),作用:通过举中国游客与他国游客在英国消费的例子来进行对比,有力地论证了“未豪先土的消费现象令人担忧”的观点(2分)。 3.示例:“未豪先土”的消费现象应该得到人们的鄙视和摒弃(观点明确,1分),作为消费者的中学生,要珍惜父母的血汗钱,不能有超前消费的行为,养成一种理性的消费习惯(联系实际,1分)。 【解析】 1. 试题分析:阅读文章即要找到“那么,在现实生活中,土豪现象体现在哪些方面呢?”提示语,根据提示阅读下文,可抓住段首总领句的内容概括即可。 【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 试题分析:首先要了解议论文有哪些论证方法及它们的特征,论证方法除了举例论证外,在讲道理方面还有比喻证论、引用证论、类比论证以及正反论证等。根据具体内容判断。本段中举了中国游客的事例,是举例论证,又把中国游客与其它国家的游客进行比较,是对比论证,其说明的问题即本段的段首句内容。 【考点定位】分析常见的论证方法及其作用。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3. 试题分析:阅读本文,了解作者对“土豪”现象所诗的态度,分析“土豪”现象产生的原因,从中国现实生活的实际出发,说明这种现象在对个人和社会的不良影响。 【考点定位】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F。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一首古诗,完成后面的问题。(4分)

难(其一)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诗人在写行路难时,用“          ”、“            ”(各限填三个字)象征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具有比兴的意味。(2分)

(2)“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自古为人称道,请说说此句运用了何种写作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人生态度?(2分)

 

查看答案

根据提示写出古诗文名句。(6分)

(1)                      ,在水一方。(诗经《蒹葭》)

(2)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周敦颐《爱莲说》)

(3)几处早莺争暖树,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4)安得广厦千万间,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5)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一词中,运用典故,希望能得到朝庭重用的诗句是:

                                       

(6)请写出含有“黄昏”二字且前后相连的两句古诗,课内外均可。

                                          

 

查看答案

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2)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查看答案

课内文言文阅读(6分,每小题2分)

曹刿论战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下列各组句子中,停顿划分错误一项是(  

A. 可/以一战                      B. 登轼/而望之

C.公问其/故                       D. 彼竭/我盈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 何以(怎么)战                B. 必以(实情)

C. 小大之 监狱)             D.(虽然)不能察
3.下列各项中,对文意的理解分析不恰当一项是(  

A.“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一句中足见乡人对“肉食者”和国事的冷漠态度。

B.两个“未可”、两个“可以”展现了曹刿卓越的指挥才能,印证了“肉食者鄙”的观点。

C.选文第三段采用了顺叙的记叙方法,曹刿从道理上论述了战争取胜的原因。

D.本文侧重写论战,突出曹刿“政治上取信于民,军事上后发制人”的主张。

 

查看答案

下面有关文学名著的描述,不正确一项是(  

A. 乔纳森·斯威夫特的《格列佛游记》讲述的是英国船医格列佛因海难等原因流落到小人国、大人国、飞岛以及马(慧骃)国等地的经历。

B.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以主人公保尔·柯察金的生活经历为线索,他经历了一系列的人生挑战,在革命的熔炉中,从一个工人子弟锻炼成长为无产阶级战士。

C. 鲁迅的《朝花夕拾》不是为少年儿童写的,全书十篇文章,其中的《二十四孝图》里批判了“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的孝道。

D. 祥子从农村来到老北京城,从饭里茶里省钱,攒了三年,买的第一辆车就被孙侦探敲诈走了,经历三起三落,最终失去了生活的信心。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