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人活在世上要学会享受快乐。富有富的快感,穷有穷的乐...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人活在世上要学会享受快乐。富有富的快感,穷有穷的乐趣,快乐处处有。品美味佳肴快乐,博览群书也快乐;觥筹交错快乐,月下独酌也快乐;霓虹灯下,唱歌跳舞是一种快乐,漫步山野,感受自然也是一种快乐。帮助别人,解他人之困是可贵的快乐;攻克难题,战胜自我得到难以言喻的快乐;“乐其乐”更是闪耀人性光芒的快乐。回味生活点滴,快乐与人分享,会得到更多的快乐……

请以“这样很快乐”为题写一篇600字以上的文章。

要求:

①将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

②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

③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

④卷面整洁,书写清楚;

⑤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和校名。

 

参考例文: 这样很快乐 八月的天可真热啊!我和表姐出去玩,刚走到街口,看见前面有一群人,上前一看,原来是几个外国人正和一个卖瓜老人在“说”些什么。 只见其中一个外国人指着西瓜,伸出四个手指,老人会意了;另一个外国人做了一个劈的动作,老人又会意了。他把四个西瓜逐一过秤后,只听到“咔嚓”一声,西瓜露出鲜红的果肉,黑色的西瓜子在阳光下闪烁着光芒,鲜红的汁水顺着西瓜流下。“嗨!好瓜!”老人高声赞道。 一个外国人指了指西瓜,又指了指装钱的箩筐,这回老人可没有会意。 外国人又翻来覆去比画了好几遍,可老人还是没有明白是怎么回事。没办法,那个外国人把钱包拿出来,塞到老人手中,这时人群中传出声音“老头,发财的机会到了,多拿他几张!…就是,多拿他几张!”“就是,多拿他几张,他不知道价格!” 老人毫不理睬那些话,不慌不忙地从钱包里拿出2张10元的钞票,外国人拿起西瓜刚要走,老人着急地“哎哎”地叫了起来,外国人以为老人钱没有拿够,便又拿出钱包递过去。只见老人娴熟地算了算,将2元钱放入钱包中。那几位外国人这才恍然大悟,高兴地握着老人的手,用十分生硬的普通话说“中国人,好!”老人一听,一愣,接着明白过来,模仿着外国人的腔调回应道:“好!好!” 周围一片笑声,这时有人说:“老头,你真傻,有钱都不赚。”“嘿,看你说的!”老人回答说,“赚钱谁不高兴?但赚昧良心钱的事咱可不干,还是真心真意的踏实。 那种滋味可比赚钱乐和多了。”周围又是一片笑声。笑声伴着西瓜的香味在空气中弥漫。 是啊,真心对待别人其实也是一种快乐的事。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是命题作文,“这样”是关键词,对考生来说很容易审题。个人认为正确的做法,给自己,给他人带来了快乐,就是“这样”的含义。选择正能量的角度立意,行文即可。可以是记叙文,可以是抒情散文,可以是诗歌。注意字数和行数要求。 【考点定位】按要求写作。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5分)

陪着母亲坐火车

陆总的母亲想回乡下老家过年,他让秘书去买两张飞机票,可母亲却说这辈子从没坐过火车,想坐一次火车。

正逢春运,秘书费了好大的劲,才买来两张硬座票。陆总担心母亲的身体吃不消,劝母亲还是乘飞机回去,可母亲却执意要陆总陪她一起坐火车。一向孝顺的陆总只得依了母亲。

陆总扶着母亲来到火车站,广场上黑压压的人群,让他有些茫然,他不知道该往哪边走。正不知所措的时候,一个中年男子操着家乡话,一边喊:“让开,让开!”一边使劲儿地往前挤。

母亲对陆总一笑说:“跟上他,错不了,一听那口音,就知道是咱武陵人。”

娘俩跟着中年男人很快找到了要乘坐的那趟火车,很巧的是,那人正好坐在他们的对面。

车厢里闹哄哄的,充斥着各种难闻的味道。陆总觉得憋闷,站起来想去透透气,可过道里站满了人,挪个步都很困难,更别说要挤出去了。

中年男子看出陆总的不适,就说:“兄弟,没坐过火车吧,要是感觉不舒服,就多看看窗外的风景吧。”

陆总点点头,只得把注意力集中在窗外。他一边欣赏着窗外的风景,一边听母亲和那个中年男子拉家常。从他们的交谈中,陆总知道那个中年男子也是回家过年的,为了省路费,妻子没回去,就自己一个人回家看看父母。

母亲说:“是该回去看看,一年到头,家里的老人就盼着过年的时候,能见一见自己的孩子。”

“谁说不是呢?我们出去打工挣钱,为的也是让父母孩子生活得好一些,可是……”男人的话还没说完,一阵卖盒饭的叫卖声由远而近。

陆总买了两份盒饭,他问中年男人:“你要不要来一份?”

男人摇摇头说:“不了,我不饿!”

吃过饭,天也渐渐的暗下来了,陆总有了些困意,靠在母亲的肩头沉沉地睡去。不知道过了多久,他听到一阵窸窸窣窣的声音,朦胧中,他看到一只手伸进了母亲放在桌上的零食口袋。

他正想制止,佯装睡觉的母亲轻轻拐了他一下,示意他别出声,他知道了母亲的用意,也就微闭了双眼。

那个男人似乎饿极了,又怕惊醒了他们,悄悄拿起面包,将头埋在桌下,狼吞虎咽地吃起来。男人很快吃完面包,抬起头,看所有的人都在睡觉,并没有注意到他的举动,也就安心地闭上了眼睛。

一大早,陆总就听到那个中年男人对母亲说:“大婶,对不起,昨晚实在太饿了,我偷吃了你的面包!”

母亲说:“吃就吃了吧,看你是一天一夜都没吃东西了,肯定饿坏了,出门在外不容易,可别亏了自己啊。”

男人长叹一声,说:“大婶,我也不瞒你。这次回家,连路费都是借的,也没多余的钱买吃的了。辛辛苦苦干了一年,临到放假,老板却没了踪影,一分钱都没拿到。俗话说‘儿行千里母担忧’,要是过年都不回去,家中父母又得担心一年了,作为子女那就太不孝了,所以再没钱也得赶回去。”

男人的话引来车厢里很多人的共鸣,大家纷纷谴责那些无良的老板,都说回一趟家,这么辛苦是为了什么?还不是回家尽尽孝,看看自己的爹娘啊!

列车快到站了,那个中年男人的手机响了起来。他接起电话说:“妈,我快下车了,你们放心吧,我一路好得很,有吃有喝的。我买的是卧铺票,休息得好,累不着,你们别担心……”

男人的话听得陆总的双眼涩涩的,下车的时候,他掏出五百元钱递给中年男人,说:“大哥,拿去给父母买点东西吧。”

男人一再推辞不要,陆总的母亲说:“拿着吧,你这样空着手回去,会让父母担心的。你不想让他们知道你过得不好吧。”

男人千恩万谢的拿着钱走了。陆总掏出手机给公司打电话,他说:“你们赶快把拖欠那些工人的工钱全部结清了吧。另外要回家过年的,再给五百元红包,让他们拿回家孝敬父母。”

母亲在一旁听着儿子的电话,欣慰地笑了。她知道,这趟火车没有白坐,自己的良苦用心,终于让儿子找回了诚信和良知。

    (选自《小说选刊》  作者:张玉兰)
1.请用简洁的语言将小说的情节补充完整。(3分)

陪乘火车→  【A】  →中年男子偷吃→  【B】  →掏钱资助→  【C】  →母亲欣慰。
2.这篇小小说的结局耐人寻味,请说说其妙处。(4分)
3.结合文本内容分析,陆总是一个怎样的人?(4分)
4.对本文的理解分析表述不恰当的两项是    (4分)

A.小说中的母亲“执意要陆总陪她一起坐火车”中的“执意”,写出母亲坚持己见,勇于尝试新事物的性格。

B.文章运用伏笔与照应的写法,如叫卖声中断男人的说话与下文的诉说遭遇,这样使小说行文自然,结构严谨。

C.文中画线句子运用了语言描写的方法,描述中年男子故意编造了“一路好得很”的谎言,表现他对父母的孝心。

D.小说描述中年男子的道歉和诉说,意在引出中年男子是为了博得陆总的同情与资助,更进一步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E.这篇小说给我们的启示是:依顺父母、不让父母担心是有孝心,做人守诫信有良知也是对父母的一种尽孝。

查看答案

(10分)

让古代经典成为民族文化的基因

①去年教师节,习近平到北师大慰问教师时提到:“古代经典应该成为民族文化基因。我很不赞成把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

②流传几千年的中华传统文化已经构筑了中国人的精神家园,形成共同的文化心理。它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伦理观念、精神追求、审美取舍。它是全民族的优秀的文化遗产,影响着全民族的行为规范。但是,出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我们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经历过起起落落的波折。目前存在的一些地方社会道德滑坡等现象,与对传统文化的淡忘有密切关系。国家提出“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非常必要的。

③我们且举对传统文化影响最为深刻的儒道两家思想的例子来说。儒家提倡“正心诚意,修齐治平”,把“正心、诚意”作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基础。这是强调个人道德修养与治国、平天下的一致性,主张由近及远,由己及人,从个体的品质修养入手,达到建设和谐社会的目的。为实现这个目的,还得从学习入手。在儒家传统文化体系里,许多学说都落脚于道德问题上,都以“修己”即个体道德修养为核心,为落脚点。今天我们践行社会主义的价值观,建设新的道德风尚,只有社会的个体即每小人都注重自身的道德建设并付诸实践,才能够造就高尚纯洁的道德环境。再如,《道德经》里说:“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提倡“慈爱、俭啬”。这样的告诫与主张,对今天出现的物欲横流、诚信缺失、道德滑坡、贪污腐败等弊病,仍然有极好的警戒作用。

④中华传统文化蕴藏于流传几千年的经典之中,经史子集就是传统文化的载体。把古代经典转变为民族文化的基因,就应该认真学习古代经典,准确领会和掌握古代经典中所蕴含的精义,发挥文以化人的教化功能,把它们转化为文化知识,积淀为全民族的文化基因。

⑤学习古代经典,应把握精髓,在学习的过程中寻找人文精神的回归,弘扬中华民族的根与魂,增强民族凝聚力,而不是仅仅穿上汉服,戴着方巾,吟诵几篇古文就可以毕其功。现在,多种古籍整理的大工程都在进行中,学习国学和传统文化的热潮仍方兴未艾,学习古代经典,把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转变力人们的文化基因,并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起来,任重而道远。

    (选自《人民日报》,选文有改动)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3分)
2.第③段主要运用了     的论证方法,其作用是     。(4分)
3.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作者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先提出问题,后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条理清晰,层次分明。

B.“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句中加点词“嵌”字形象而深刻地表明学好古代经典的重要性。

C.今天出现的物欲横流、诚信缺失、道德滑坡、贪污腐败等弊病的原因是人们没有学好《道德经》。

D.文章结尾,提醒我们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把握好其精髓,不能只停留在表面上。

查看答案

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2)如此以学自损,不如无学也。

 

查看答案

古诗文默写。(6分,每个空格1分)

(1)念天地之悠悠,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2)大漠孤烟直,                   。(王维《使至塞上》)

(3)                      ?英雄末路当磨折。(秋瑾《满江红》)

(4)窈窕淑女,                               。(《关雎》)

(5)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中表现作者意在彼言在此的名句是“                            ”。

 

查看答案

根据下面文学名著的材料,完成填空。(3分)

【A】     (人名)在【B】     (地方)立了两件大功。一件是参加海战,把邻国的兵舰全拖过来了,那是很容易的.那海,还不到他胸口深。一件是救火,王宫失火了,他撒了一泡尿、把火浇灭了。但皇后认为他报不恭,王宫也有尿味,从此再也不住进王宫。以后国王听信谗言,怀疑他要夺王位,要把他处死,他逃离了这个国家。

这则材料出自英国作家     的作品,文中的【A】是     ,【B】是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