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题。 在某班级举行的“初识诸子百家”综合性学习活动中,老师说...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题。

在某班级举行的“初识诸子百家”综合性学习活动中,老师说:“同学们,初中三年我们学过儒家的孔于和孟子,道家的庄子和列子,墨家的墨子,法家的韩非子等‘诸子百家’的作品,也初步领略了‘诸子百家’的思想精华。在‘诸子百家’及其作品中,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一篇、哪一句话或哪一种思想?为什么?下面就请每个同学用简洁的语言各抒已见吧!”

假如你是这个班的同学,轮到你发言时,你会怎么说?(含标点限60个字内)(4分)

 

大家好!我印象最深的是庄子的《秋水》。它让我明白“天外有天.人外有人”的道理.无论取得多好的成绩不敢骄傲自满。示例2:老师、同学们好!我印象最探的一句话是《论语》中的“温故知断”。它提醒我每天都及时复习学过的知识,使我的学习有了很大的进步。示例3:同学们好!我印象最深的是墨家的“兼爱”“非攻”思想。面对至今仍战争频发的世界,我们祖先的生存境外和追求令人敬佩!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涉及口语表达的问题。阅读材料,抓住“对‘诸子百家’作品思想的评价”这一主题,根据提示的答点“哪一篇、哪一句话或哪一种思想”表达自己的意见。注意使用称谓,以与同学们交流的口吻表达自己的见解。 【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根据课文和要求,写出下面空缺的古诗文名句。(每小题2分,共10分〕

(1)潮平两岸阔,                   。(王湾《次北固山下》)

(2)黄梅时节家家雨,                  。(赵师秀《约客》)

(3)不应有恨,                 ?(苏轼《水调歌头》)

(4)                      ,不辞辛苦出山林。(于谦《咏煤炭》)

(5)“求知至乐”是我国著名语言学家、教育家王力先生的核心教育思想之一,这一教育思想也是对《论语》六则中孔子“                              ”教育教学理念的继承和发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朱道琼同学的一篇作文,完成题。

我的语文老师

①在我的求学道路上,最让我难忘的是我的语文老师。

②他的语文课精彩度无人能比。有人说:“水本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生灵光”。 这用在我们语文老师身上,再合适不过了。他讲课总是很投入,讲授《在山的那边》时那铁青的脸的表情,讲授《紫藤萝瀑布》那生死谜,手中情时,那眼中晶莹的泪花,让我第一次感到了语文的魅力。讲授《亲爱的爸爸妈妈》时那声嘶力竭的呼喊,让我们为这动容,讲授《背影》时那一段精彩动作的模仿,让我深深体会到父爱的伟大。可以说他的每一节语文课都是那样让我们津津乐道,哪一天不上语文课,我们都会感到很失落。

③他的教学方法很独特。教学《散步》他让我们拿着“相机”(A),自选镜头,照出自己心中的最美的人、事、景,教学方法可谓高矣,同学们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了教学任务,教学《丑小鸭》他就写了三个词:“逃、离、逃离”,告诫我们如何改变现实,如何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可谓精妙绝伦的讲解方式,我们学得轻松,学得愉快,学得扎实。

④他的教学见解独到,他常引导我们要“披文入情”(B),“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须教无疑”,他从不让我们看语文的教辅资料,只要求我们读书,读书,再读书,他这么说,也是这么做。他每节课总有别人看不到的地方,《散步》教学任务完成之后,他又用《亲情缘于对生命的思考》为标题,为我们上了不一样的《散步》(C)。《信客》结束以后,他又用《扣问信客的悲剧命运》(D)来讲解,让我们看到了当时人性的复杂,对于这校报解读,我找遍的所有资料书,都没发现。当我们由衷敬佩他时,他却嫣然一笑说:“你读,你也行。”

⑤也就是那句“你读,你也行”给我们内心世界注入了一股强大的推动力,让我们班同学的语文成绩远远领先于其他班级,主餐们爱上了我们语文老师,也深深地爱上了语文。
1.文中AB两处的引号和CD两处的书名号的使用不正确一项是( 
2.下列对文章划横线语句的修改,不恰当的一项是( 

A.第②段的“津津乐道”改为“刻骨铭心”。

B.第④段的“嫣然一笑”改为“淡然一笑”。

C.第⑧段的“教学方法可谓高矣,同学们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了教学任务。”两句的次序对调。

D.第④段的“他每一课总有别人看不到的地方”改为“他对每一课的解读都有自已独特的见解”。
3.下列对文章的修改意见,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下文看,第②段中引用的文字用来形容文中的语文老师并不恰当,应作删改。

B.文中对作为“语文老师”的“他”缺乏必要的介绍,应在文章的开头或结尾补上。

C.从文意看,第⑥段中划波浪线的两句话应倒过来说才符合实情。

D.根据文章内容,标题应改为“我们的语文老师”。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篇小小说,完成题。

   

巩高峰

说实话,吴老师在课堂上读我那篇作文的时候,我还是挺吃惊的。吴老师是我们的语文老师。他叫吴文化,教四年级语文,还是我们的班主任。

据说,他把我那篇作文当作范文,在四年级的三个班都读了。吴老师说:“这篇作文好就好在真实,有情感,特别是大部分同学都编造并不难忘的假事来糊弄我,这篇作文就格外出彩了。”这是吴老师的原话。

那篇作文,我写的是关于一只乌鸦的真事。

去年秋,麦子种下之后,我妈每天傍晚都要下地,那天傍晚,我跟去玩儿,到了地头, 发观一群鸟欢天喜地地啄着地里的小麦种子,我妈很生气,顺手捡起一块石头,扔了过去、鸟四下飞逃没想到有一只跌跌撞撞,怎么也飞不起来——块石头竟然砸中了它,那是一只黑色的幼鸟,左腿被砸折了。

天色已晚,我把它带回了家,在灯光下才发现那是一只鸟鸡,我妈觉得特别晦气,让我赶紧把它扔了,可我从看到它第一眼就喜欢上了,坚持要留下它,并且给它养伤。我妈坚决不同意,觉得家里养乌鸦太不吉利。没办法,我悄悄在院子后面的泡桐树下,为它搭了个小窝,把它拴在凸起的树根上,还给它的伤腿绑了两根树枝.我每天拿菜去喂它,可它死活不肯吃,我挠头犯难,被我姐看到了,她笑着说:“谁都知道乌鸦喜欢去地里吃粮食,你喂它莱.它能吃吗?”我选才找到原因,就偷偷带小麦去喂它。喂了一个冬天,它长碍又肥又壮,黑色的羽毛透着绿。

春天到来的时侯,泡桐树开花了,它的伤也好了,有一天我去嚷它,窝里只剩一截断绳,它不见了。我院里院外找了个遍,突然听到“呱呱”两声,抬头发现它站在泡桐树上,怔怔地看看我,满眼不舍,我捧着小麦,怎幺诱惑都没用,它还是飞走了。

吴老师布置的作文题目是“一件难忘的事”,我就把这事写了。吴老师将我的作文在三个班都读过一遍后、意犹未尽,把我叫到办公室,跟我说:“这是个好素材,不但真实,而且感情饱满,县里正在举办小学生作文竞赛,我们学校每年都参加,还从来没拿过奖,我这篇文章是人希望获奖的。”

我“啊”了一声,表示惊讶,吴老师笑了,接着说:“不是说现在这样交去就能得奖,得修改修改,要改一下结尾,不能是乌鸦自己跑掉的,没境界,要改成你发现春天来了,老乌鸦总来看它,于是你主动把它放了。它站在泡桐树上久久不肯离去,你赶它走,它才跟着父母恋恋不舍地飞走了。你改完重新抄一遍,拿来我看看。”

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茫然地回到课桌前,想了半天,迷茫地改了结尾,放学时把作文放到了吴老师的办公桌上。

第二天,吴老师又把我叫到了办公室,指着我昨天交的作文,邹着眉头说:“结尾改得不错,不过我想了想,前面也要改,乌鸦是一只不祥鸟,救一只乌鸦总觉得有点怪,这样你把它改成喜鹊吧,喜鹊听起来喜庆而且看起来也好看一些。”

于是我不情愿地回到教室改,乌鸦和喜鹊对我来说没有区别,吉祥不吉祥的我也不太懂,吴老师叫改,应该不会错。如果这篇作文直的能得奖,用同桌小利的话说,这是可以写进校史的,很牛!为了能牛一把,改就改吧。

我丰收着,这下大功告成了吧,把作文交上去,就等喜报传过来啦!谁知下午放学时,吴老师把我叫到了他的宿舍。他拿着我那篇作文和两张稿纸,让我坐在他的办公桌前,说:“我把作文给校长看了,校长也觉得这次有希望得奖,所以特地让我叫你过来,人些细节不要改一改,你看——乌鸦,哦不,喜鹊,不应该是你妈妈拿石头砸伤的,这样写显得大人不爱护小动物,对吧?咱们改一下,改成它练习飞翔,不小心摔伤了腿。还有,按之前写的,是你自己主动放飞喜鹊,你这么小的年纪觉悟没这么高,改成老师和校长知道情况后给你做工作,你想通了,才放飞喜鹊的,好吧?你现在就改,改完往新稿纸上抄一遍,校长明天要去县里开会,正好把稿子交上去。我去给你打晚饭。我已经让小利给妈说了,不用担心回家晚。”

我百般纠结,结尾改了,开头改了,细节也改了,这还是我那篇作文吗?可我一点儿办法也没有,吴老哪连晚饭都为我想到了,我能说不改吗?

那天的晚饭、吴老师一直给我夹莱、夸我作丈修改得好,还说我各方面都有进步,下个学期能进班委会、我熟械地吃着饭、饭菜是什么味道却没留下一点印象,不知道为为什么,我高兴不起来

一个月后,学校在通告栏里用一整张红纸发布了喜报,庆祝我校学生第一次在全县小学文竞赛中获二等奖。全班都拉我去看,我那篇作文竟然真的得了奖。我死活都不肯去,小利说我脸都红了。害羞吗?当然不是,谦虚吗?更不是。

可是第二天的全校表彰会、我就躲不过去了,那次大会本来是表彰上学期的优秀学生的,没想到,最后是隆重给我颁发作文二等奖,我想找个地缝钻进去都来及。在全校师生面前,我捧着大红面的获奖证书、奖品,却低着头,像犯了错误。校长亲自给我颁奖之后,还宣布本学期每周一的全校升旗仪式由我来领队。

不知怎的,我突然放声大哭。吴老师带着在台下拼命鼓掌。大家都很感动,觉得我是真情流露,是激动。可是谁也不会相信,我真不激动,而是莫名其妙地羞愧难当。我觉得那篇作文跟我一点关系也没有,可是每个字又的确是我写的。那种感觉,我怎么也说不清楚。

(选自《小小说选刊》2015年第3期)
1.下列对文中划横线的词语或句子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吃惊”“我”平时的作文还是不错的,但自己的作文被吴老师在课堂上朗读还是头一回,因而感到意外,意愈外之中也有惊喜。

B.“似懂非懂”,“我”听清楚了吴老师修改作文结尾的要求,似不太明白为什么要这祥修改,也达了对吴老师前后言行不一,然亲自让自己作文造假的不理解、不赞成的态度。

C.“我高兴不起来”:虽然得到吴老师的夸奖和重用的承诺,但由于不由自主地一改再改,违背了自己的意愿,所以“我”不但感受不到成功的快乐,反而有些失落和郁闷。

D.“那种感觉”:“我”因为被动修改自己的作文而感到无奈和郁闷因为不赞成作文造假却又不敢表示反对意见而感到内疚和自责因为作文被修改得面目全非己经与自己无关但却领取了作文获奖的荣誉而感到羞愧。
2.这简小说看似简单,实则内涵丰富。下列对小说主题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文是小事,做人才是大事,教会学生做人,要从学生小时候做起,从作文等学习、生活的小事做起。

B.当前的作文教学存在明显的弊端:以成人价值观为标准的教学导向弄虚作假,受误导的学生作文丢失了自我,丢失了真实,作文己经不是学生自我的展示,不是真情实感的流露,而是被动、无奈、纠结、痛苦的经历。

C.做人如作文,违背真心、良心和本意去作文,做事,做人,不但不会给人带来成功与快乐,反而只能给自己带来失落与痛苦。

D.青少年要根据自己的特性真实地成长,如果被动地受外界因素的左右,身不由已地  发展,到头来只会迷失了自我,变成一个连自己都不认识、不喜欢的陌生人。
3.下列四个同学对文中人物的评价,有误的一项是( 

A.甲说:“我”是小说中的主人公,他是一个小学四年级的学生,但我看作者把他写得像个高中生似的,让人感觉不够真实可信.作者要通过他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在“我”的形象中有过多的作者的影子,这个人物就显得过于多愁善感了。

B.乙说:“吴老师”也是小说的主人公之一,他这个人,一开始我还以为是个与众不同的好老师,到后来呢,才发现原来是个言行不一的人,再从作者给他取了个叫“吴文化”的名字看,他是作者在小说中又爱又恨、又赞扬又批评的一个人物。

C.丙说:“校长”在小说中是个神秘的“幕后人物”,虽未公开露面,但却是在“吴老师”不断努力的基础上,推动学生作文造假更上一层楼的关键因素,是作者嘲讽的对象:他居然授意要将自己改写进作文中以标榜自己,这一点尤其让人反感。

D.丁说:“小利”呀,他在小说中只是个小配角,可有可无,没多少意义。你看,他在文中共露脸三次,对合理安排故事情节和传达作者想表达的意思起到一定作用,但其实在文中的作用不大,我认为即使删除这个人物也无妨。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

桃花源记

陶渊明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1.下列加点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复前行,欲其林/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乏者得我与

B.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对曰:“忠之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C.不为外人道也/以中有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D.得其船,便扶路/谋定而后战,故所克捷
2.对下列句子的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A.渔人甚异之——渔人对所看到的桃花林美景感到很是惊奇。

B.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有个村民邀请渔人回到自己家里,备酒杀鸡做饭菜款待他。

C.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回到郡城之后,渔人去拜见太守,建议太守派人跟他去寻找这个奇异的地方。

D.后遂无问津者——此后就就再没有人去寻找桃花源了。
3. 下列对本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东晋太元年间,武陵郡有个渔人划着船沿着溪水前行,遇见一个美丽的桃花林。水穷林尽,从一个仅容一人的下厂洞口过一山,发现一个环境优美的村落。

B渔人与村民交谈得知,他们的祖先在先秦时躲避战乱来到此地生息,此后再也没有出过外面,一直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也不知道外面是何朝何代了。

C.在这个封闭的村子里,土地平阔,良田肥沃,屋舍整齐,竹翠池美,鸡鸣狗叫,一派宁静、和谐景象;村民自耕自足自乐,淳朴热情好客,对这里的生活很是满足,对外面的世界并不向往。

D.细心的渔人虽然作了标记,但当他回去后带着人再次去寻访桃花源时,却迷失了路再也找不见了。以后也曾有人去寻找,还是图劳无果。在作者看来,美好的桃花源在当时是不存在的,只存在于自己和刘子骥等高尚的人的理想之中,也许将来会变成现实。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题。

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A.淳朴的农民朋友邀请诗人到家里作客,他对诗人说,请别嫌弃农家的酒有些浑浊,今年农作物丰收了,家里有丰足的鸡和猪款待您。

B.在前住农家的路上,诗人越过一重重山,蹚过一道道水,正疑惑无路可行之时,忽见柳林浓绿,花丛艳丽,一个村庄出现在眼前。一路走来,诗人感悟到了生活的道理:在走投无路的时候,只要努力探索,就一定能寻找到出路,到达目的地。

C.春社祭日已临近,村民们穿着布衣,带着素帽,你吹着箫,我击着鼓,一起快乐地庆祝丰收——村子里仍然保存着古朴浓厚的乡俗民风。

D.热情的主人,变幻的美景,淳朴的民风,都使诗人不但流连忘返,还与村民相约;虽然自己年老体弱,即使拄着拐杖,即使是在月夜,以后也可能随时再来登门拜访。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