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苏轼的《莲》,回答后面小题。(共5分) 城中担上卖莲房, 未抵西湖泛野航。 ...

阅读苏轼的《莲》,回答后面小题。(共5分) 

城中担上卖莲房, 未抵西湖泛野航。

旋折荷花剥莲子,露为风味月为香

(1)运用通感的手法表现了莲子的鲜香可口的句子是                        (1分)

(2)体会“旋折莲花剥莲子”一句中,如何表达诗人感受的。(2分)

(3)说说这首诗歌如何表达了作者的心境。(2分)

 

(1)露为风味月为香 (2)通过“旋”字生动形象地刻画出诗人迫切求得莲子的兴奋喜悦之情。 (3)诗人通过描写了一幅荷塘泛舟图,充满回归自然的乡野气息,令人神往,表达了诗人对自然风光的喜爱和赞美之情,也表现了诗人沉醉其中的无限乐趣。 【解析】 (1)试题分析:通感修辞格又叫“移觉”,就是在描述客观事物时,用形象的语言使感觉转移,将人的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等不同感觉互相沟通、交错,彼此挪移转换,将本来表示甲感觉的词语移用来表示乙感觉,使意象更为活泼、新奇的一种修辞格。很明显是最后一句。 考点:鉴赏诗歌的语言。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的赏析能力,“旋”因为这个字一定是有特殊意义或者语言方面具有特殊处,能够反映诗歌内容,主旨,或者是能够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一个字。所以面对这种题型,我们一定要从结构、内容、主旨、情感方面,联系诗歌背景进行分析。本题中的“旋”意为立刻、随即。写出了诗人动作的迅速敏捷,表达了诗人求购莲子的心情的急切。 考点:鉴赏诗歌的语言。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3)试题分析:“露为风味月为香”一句用了通感的修辞手法,用“露”和“月”来形容莲子的风味和香气,似乎不合情理,但这种形容却给读者留下无限的想象空间和无穷的回味。运用比喻,把莲子的滋味和香气,比作如露四月似月那样新鲜滋润、淡雅、甘醇、香甜,使诗充满回归自然的乡野气息,产生令人神往的艺术效果。 考点: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或作者的情感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专题与综合实践活动。(共4分)

水乡兴化万亩荷塘已经进入盛花期,竞相开放、姹紫嫣红的荷花吸引了众多摄影家前来观赏采风,一幅幅美丽壮观的画面被艺术家们一一定格,收藏于光影之中

满分5 manfen5.com     满分5 manfen5.com      满分5 manfen5.com

      荷塘月色                 万亩荷塘                 初生小荷

(1)【文化写荷】如果你带你的亲友去观赏万亩荷塘如画一般的风光,请你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为他们介绍上面三幅图画中的任意一幅。(必须运用到一句切合画面主旨的诗句)(2分)

(2)【文明赏荷】2013年5月24日晚,网友“空游无依”在发表一篇新浪微博,他在埃及卢克索神庙的浮雕上看到有人用中文刻上“丁锦昊到此一游”。而在我们的万亩荷塘,“到此一游”也屡见不鲜,有的游客甚至将名字刻在荷叶上,折荷花捞荷叶的现象,真是大煞风景。如果你此时看到有一位叔叔正准备折荷花,你将如何对他进行劝说?(2分)

 

查看答案

名著阅读。(6分)

孙大圣执着扇子,行近山边,尽气力挥了一扇,那火焰山平平息焰,寂寂除光;行者喜喜欢欢,又扇一扇,只闻得习习潇潇,清风微动;第三扇,满天云漠漠,细雨落霏霏。

(1)这段文字出自_________的《西游记》,是“_______________”故事中的结局部分。(2分)

(2)却说那师父驾着白鼋,那消一日,行过了八百里通天河界,干手干脚的登岸。三藏上岸,合手称谢道:“老鼋累你,无物可赠,待我取经回谢你罢。”老鼋道:“不劳师父赐谢。我闻得西天佛祖无灭无生,能知过去未来之事。......”三藏允道:“我问,我问。”那老鼋才淬入水中去了。

上文描写的是唐僧前往西天路上的一段经历。后来,取经归途中他们重逢,老鼋驮着唐僧一行快到通天河东岸时发生了什么事情?为什么?请你简要概述一下。(2分)

(3)某校七年级同学在阅读《西游记》时,对猪八戒这个人物有两种不同的看法,为此语文老师组织了一场辩论。假如你是正方,针对反方辩词该怎么说?(2分)

反方:我方认为,猪八戒好吃懒做,见识短浅,在取经的路上,意志不坚定,遇到困难就嚷嚷着要散伙。而且还经常搬弄是非、耍小聪明、说谎,又爱占小便宜,贪恋女色。是一个贪生怕死、自私自利的人。  

正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每空1分,10分)

①靡不有初,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卷舒开合任天真。

无情有恨何人觉?                 居高声自远,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出淤泥而不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唐代诗人郑谷的《鹧鸪》中的诗句“                              ”,让人仿佛置身湖边古寺,聆听鹧鸪声声哀鸣;杜甫《孤雁》中的诗句“          ,__________   ”,以反衬手法表达了诗人的爱憎之情。

 

查看答案

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在“感动中国”2014年度十大人物中,有几位都是接近八十多岁的高龄老人。

B.望着飞流直下的德天瀑布,使游览者感受到大自然的壮美雄奇和神功伟力。

C.泰州市今年获得了“全国文明城市”称号的原因,是由于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

D.继英国之后,法国、意大利和德国宣布将申请加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亚投行)

 

查看答案

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在上下五千年的沧桑岁月中,中华大地上叱咤风云的政治家、博学睿智的科学家不断涌现。

B.扬州茱萸湾公园成立了野生动物救助中心,一些遭伤害的野生动物又栩栩如生

C.全国政协委员、亿利资源集团董事长王文彪在接受新华健康记者采访时表示,治理雾霾与发展经济必须相得益彰且和谐统一

D.“新华视点”记者近期调查发现,面膜市场存在的问题不可小觑,至少存在三大鲜为人知的秘密:挂洋牌子、成分造假、价格虚高。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