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13 分) 改变命运的一分 ①办公室只剩下秦老师一...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 13  分)

                              改变命运的一分

办公室只剩下秦老师一个人的时候,门被推开了一条缝,像贼一样探进一颗瘦小的脑袋。脑袋的拥有者向办公桌怯怯地走进,怯怯地叫了声:“老师。”

②“查分数吧?你59分,全班就你不及格。”秦老师尽量控制自己的音量,努力展示她温和的一面。根据惯例,每次考试结束后办公室门口总会挤满迫不及待的学生,现在这个小男孩是班上最后一位来查分数的学生。

③“老师,能不能,能不能……”把“能不能”呢喃了好几遍,小男孩才很难为情地抬起那一直比脖子还低的头,一张脸像被涂满了红墨水,细得像丝线一般的声音哆嗦着穿过秦老师的耳膜,“能不能给我的作文加上一分?”

④“加分?这不好。作文打分得严格对照评分标准。”秦老师摇了摇头,面带歉意地笑笑,“你不用太放在心上,不及格老师不骂你就是了,以后认真些,争取期末拿个高分。”

⑤“可我妈……她会用竹鞭抽我的。”小男孩带着哭腔,双手习惯性地往头顶挡,有竹鞭已经临头的感觉,秦老师沉默了,她理解家长望子成龙心切,当然也不希望学生因贪玩而考试不及格,可管教孩子也犯不上动竹鞭。是不是给他加上一分?秦老师有点犹豫不决,她做事一向很讲原则,可偏偏长着颗女人心。

⑥不经意地瞧小男孩一眼,正迎上他瑟缩的眼神,秦老师的心猛然一震——在孩子晶莹的泪光中,在恐惧的战栗后面,清泉般的童真悄然流淌。哎!毕竟,他还是孩子,心还非常嫩。

⑦“你看这样好不好?”秦老师灵感一闪,立刻以温暖的目光笼罩小男孩的全身,此刻小男孩正微张着嘴,星星般的双眼涌动着期盼。“我在总成绩上给你加一分,但不是送,是借,要还的,期末你给我一还十,怎么样?”

⑧“行,期末还你。”小男孩咬了咬嘴唇,迈开脚步逃跑似的走出办公室。背后传来秦老师柔和的声音:‘‘要好好念书,不要再旷课去捉青蛙摸小鱼……”

⑨因为一直惦记着那十分的“高利贷”,同时也由于对秦老师心怀感激,所以小男孩在此后的学习中非常刻苦。期末,小男孩的语文取得了98分的好成绩,被扣去10分,还有88分。于是学校给他颁发了一个“三好学生”奖,一个学习成绩进步奖。这是小男孩上学三年来第一次获奖。他紧紧抱着奖状和奖品,小男孩发现秦老师正温和地对自己微笑,挨妈妈的竹鞭都不哭的小男孩,竟一下子热泪盈眶。

⑩后来,小男孩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中学,几年后又上了大学,成为村里第一个大学生。

⑾再后来,他成了某集团公司的老总,捐出了许多钱建设家乡,而且每年回家乡都去看望他当年的语文老师秦老师。

⑿这是我的一位老总朋友的亲身经历,至今他向我讲起这一分“高利贷”的往事时,仍是激动不已,因为他知道,是秦老师当年“借”给他的那一分改变了他的一生。

[注]高利贷:索取特别高的利息的贷款。
1.从第①段小男孩来办公室找秦老师的行为举止中,可以看出他内心是有些顾虑的,他可能会有哪些顾虑呢?(答出两点即可)(2分)
2.第⑤段划线句子,秦老师为什么会“有点犹豫不决”?请结合文章相关内容,用自己的话具体回答。(3分)
3.第⑦段中,秦老师的“灵感”具体指什么?(2分)
4.为什么说秦老师当年“借”给小男孩的那一分改变了他的一生?(3分)
5.秦老师的做法体现了教育的机智,你有过类似的经历吗,写出来一起分享吧。(3分)

1.(2分,答出合理的两点即可) 怕别人发现他来找秦老师。(2)怕因分数低被老师批评。(3)怕加分的要求被老师拒绝。(4)怕因提出加分的要求而遭到老师的批评。 2.(3分)当得知小男孩要求加分的真实原因后,秦老师那女人特有的爱心和同情心使她很想给小男孩加一分,但她又一向很讲原则,让她放弃原则很难,因此她犹豫不决,不能做出决定。 3.(2分)在总成绩上加一分,但不是送, 是借,要还的,期末时一还十。 4.(3分)秦老师当年借小男孩的那一分对小男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那以后小男孩变成了一个积极进取、心怀感恩的人,他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不仅事业达到了高峰,人生也变得更加有意义。 5.(3分)意思合理即可。 【解析】 1. 试题分析:这类试题,往往不是要浮于语句的表面意义,如果简单地理解为词句的表层意思,就容易理解偏差,一般要重点进行片段研读和探究,结合语境,联系上下文,紧扣文章中心主题,作答时,一般能表述正确的含义即可得分。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语句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2. 试题分析:根据故事情节的变化来感知文本内容,理解人物的情感变化过程,能做到故事情节和人物的情感变化相一致,这里学生应表述出老师的一种矛盾心理即可。 考点: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3. 试题分析:学生筛选并提取文章阅读语料中的信息,是建立在文章理解基础上的考查方式,促进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达到理解的目的,能够用原文的材料来解决问题。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4. 试题分析:理解文章语句的含义,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二要联系上下文,三要紧扣文章的中心主题,并能从文章的信息中找出依据和理由。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语句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5. 试题分析:阅读中加入与文章内容相关的拓展性的题目,就是为了让同学们充分展示才能。这是新课标重在从多方面展示同学各种素质的要求,也是近几年中考热点题型之一。从解题方法来看学生能结合生活体验来谈,合理表述即可。 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F。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题。(13分) 

                              节气中的母爱

①天道有序,万物有节,二十四节气演绎着四季不同的旋律。“立春阳气转,雨水沿河边;                          ……二十四节气,对我来说,不只是一个时节的转换,最主要的还是一种母爱深深的感觉。每个节气,母亲都给予我不同的美味,香飘不断……

②春分,母亲便去田埂地头、沟渠溪畔采摘野菜。这些采回来的野菜,用清水洗上两遍,便可以下锅了。母亲是烹调能手,野菜或凉拌或炒制,都青翠欲滴,令人垂涎。野菜的滋味也很独特,有的酸涩,有的微甜,有的滑腻,有的生脆,无论哪一种,都让我记忆深刻。母亲对于这些野菜是充满感恩之情的,它们曾经在最艰难的岁月,延续过母亲和我们的生命。那丝丝野菜的清香,沾着母亲的爱意,在岁月中悠悠飘散。

③每到惊蛰,母亲都要做贝母雪梨羹。原因很简单,在乍暖还寒的春天里,气候比较干燥,很容易口干舌燥、外感咳嗽。而梨性寒味甘,有润肺止咳、滋阴清热的功效,另外梨和“离”谐音,母亲是要让病痛“离”我们远一点。母亲熬的贝母雪梨羹热而不烫,用白净的瓷器汤匙舀一勺,慢慢放入口中,酥软的梨羹不用和牙齿接触,就会绵软细腻地滑入喉咙中,川贝的清心苦味也被冰糖蜂蜜所遮掩。慢喝,细品,温情脉脉的,凝聚着母亲的挚爱。

清明时节,母亲将鲜嫩的清明艾洗净后用刀细细切碎,用白糖腌上一会儿,和糯米粉搅拌均匀后,加少许清水使劲揉搓成面团。母亲加入馅料,分咸甜两味,一般咸馅为芽菜肉沫,甜馅为红豆沙,做成糕团,蒸熟即为清明粑。母亲做的清明粑,色泽金黄翠绿,粑中又有艾叶,它的清香更是中和了糯米和馅的味道,可谓香甜于口,清明在心。小小的清明粑,母亲给我们传承着一种对逝去亲人的追忆与敬爱之情。

……   

⑤冬至的日子,母亲为了能让我们过上一个暖暖的冬天,会用新鲜羊肉与白嫩的萝卜等炖成萝卜羊肉汤。汤炖好了,盛入蓝花粗瓷碗中,蒜泥、香菜、葱段均匀地撒在亮晃晃的汤面上。低眉之间,那浓郁悠远的香味扑鼻而来,沁人心肺。母亲做的羊肉汤,色泽不鲜亮,却传递着母爱的光芒,足以抵御一冬的严寒。

⑥年年岁岁,母亲总是重复这样的劳作,重复着一个平凡女人朴素的快乐和幸福。在二十四个节气里,能够分享这些美食,实在是个想起来就让人觉得温暖的日子。母亲的美味,母爱的滋味,只有嘴知道,也只有心知道。
1.本文以什么为线索组织材料的?(2分)
2.根据全文内容,把下面三句节气歌填入文中空格处的正确顺序是            (2分)

A.清明忙种麦,谷雨种大田。B.立夏鹅毛住,小满鸟来全。 C.惊蛰乌鸦叫,春分地皮干
3.请在文中选择两个节气简要概括文中的母亲为我们做了什么事,是如何体现母爱的。(2分)
4.结合语境,品析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3分)

清明时节,母亲将鲜嫩的清明艾洗净后用刀细细切碎,用白糖腌上一会儿,和糯米粉搅拌均匀后,加少许清水使劲揉搓成面团。
5.天下的母亲都是一样的,请根据自身实际,写出你母亲藏在节气中的母爱。(4分)

查看答案

让我们一起走进马的世界,请参加“与马共舞”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1)【图中识马】右图是“中国旅游标志”,主体图案是古代青铜雕塑作品

“马踏飞燕”,请说说对该徽标含义的理解。(2分)

(2)【诗中读马】请把下列诗句的序号填写在空格里。(3分)

A.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王维《观猎》)                     

B.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孟郊《登科后》)

C.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D.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E.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F.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借写马表现自己得意心情的诗句是             。表现思乡忧伤心情的是              。描写打猎欢快场面的是                 。描写早春赏景的是            。含蓄地表达送别友人时依依惜别心情的诗句是            。表现渴望收复失土、统一国家的是          

(3)【熟语说马】请选出下面对熟语解释有误的一项(2分)(      

A.驴唇不对马嘴——比喻答非所问或事物两下不相吻合或者两者并无关系。

B.人配衣裳马配鞍——人要穿上衣服才是一个有脸面的人,马要配上鞍才是一匹好马。

C.又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做事情要求高回报,但又不舍得多投入资本。

D.风马牛不相及——比喻事物彼此毫不相干。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4分)

  A   没来以前,我仿佛是躲在黑暗中睡觉,但  A   一出现,就把我叫醒了,把我领到光明的地方,用一根不断的线把我周围的一切连结起来,织成五光十色的花边,  A     马上成为我终身的朋友,成为最知心的人,成为我最了解、最珍贵的人。

(1)上面文字出自                ,A这一人物是          ,“我”的名字叫                  

(2)请写出和A有关的一个情节:                             

 

查看答案

下面语段中标序号的句子都有语病,请加以改正。(4分)

5月3日,第十届中国国际动漫节在杭州落下帷幕,①本次动漫节,有近600多家中外企事业单位参展参会。②十年来,中国动漫产业迅猛开展,队伍不断壮大,③陪伴着动漫节走来的人们,见证了“中国国际动漫节”这个品牌的成熟与成长,④可以预见,中国的动漫产业将凭借独特的传播方式,超越国界的影响力。

(1)第①处不合逻辑,应删去                

(2)第②处搭配不当,应将                    改为                 

(3)第③处语序不当,应将                           互换位置。

(4)第④处成分残缺,应在词语               前增补           

 

查看答案

经典诗文默写(6分)

(1)朔气传金柝,                      

(2)地不满东南,                      

(3)赵师秀《约客》中描写江南雨夜自然景象的诗句是                             

(4)我们应该以赵翼《论诗》中的诗句“                                ”勉励自己,积极进取,不断创新,实现自己的青春梦。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