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列文段,完成小题。(6分) 闻香识“英雄” ①某天清晨闻到的丁香花的独特花...

阅读下列文段,完成题。(6分)

闻香识“英雄”

①某天清晨闻到的丁香花的独特花香,数年之后仍能记忆犹新,这究竟是为什么?人体能够分辨和记忆大约1万种不同的气味,人为何具有如此的“品”味能力?

②在人类诸种感觉中,嗅觉产生机理一直是最难解开的谜团之一。20世纪80年代,美国的两位科学家琳达·巴克、理查德·阿克塞尔决心用他们的精诚合作,叩开嗅觉科学的大门。阿克塞尔和巴克发现,人的鼻腔细胞膜上分布着不同气味受体。人体基因总数中的3%,即大约1000个基因,用于对气味受体进行编码,以分辨不同的气味。尽管气味受体只有大约1000种,但它们可以产生大量的组合,形成大量气味模式,这也就是人们能够辨别和记忆大约1万种不同气味的基础。有气味的物质首先会与气味受体结合,这些气味受体位于鼻内上皮的气味受体细胞中。气味受体被气味分子激活后,气味受体细胞就会产生电信号,这些信号随后被传输到大脑的嗅球的微小区域中,并进而传至大脑其他区域,结合成特定模式。由此,人就能有意识地感受到比如茉莉花的香味,并在另一个时候想起这种气味。

③不仅如此,人的嗅觉系统具有高度“专业化”的特征。比如,每个气味受体细胞仅表达出一种气味受体基因,气味受体细胞的种类与气味受体完全相同。气味受体细胞会将神经信号传递至大脑嗅球中被称为“嗅小球”的微小结构。人的大脑中约有2000个“嗅小球”,数量是气味受体细胞种类的2倍。“嗅小球”也非常的“专业化”,携带相同受体的气味受体细胞会将神经信号传递到相应的“嗅小球”中,也就是说,来自具有相同受体的细胞的信息会在相同的“嗅小球”中集中。“嗅小球”随后又会激活被称为僧帽细胞的神经细胞,每个“嗅小球”只激活一个僧帽细胞,使人的嗅觉系统中信息传输的“专业性”继续得到保持。僧帽细胞然后将信息传输到大脑其他部分。结果,来自不同类型气味受体的信息,组合成与特定气味相对应的模式,大脑最终有意识地感知到特定的气味。

④除了在理论上揭开人类嗅觉机能的秘密,两位科学家还发现,鱼的嗅觉器官中大约有100个气味受体,而老鼠却有大约1000个。如今,他们的一些基础研究理论已被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比如说,老鼠被训练搜寻地震后被埋在废墟下的人们。老鼠嗅觉灵敏,经过数月训练记住人类的气味后,科学家在它脑内植入电极,并与电子发报机相连。当它们被派往废墟现场,嗅到“目标”的气味之后,脑电波波动图形显示“啊哈,找到了”。此时,技术人员可通过设备确定小老鼠的位置,同时也就能知道被困人员的下落。比如说,日本科学家正在研发的一种“空气炮”。当人们在购物中心物色商品时,它会“开炮”——喷射一种特殊气味,譬如说新鲜面包味或是香水味,经过气味对大脑的刺激,消费者的购物欲望在不知不觉中被大大激发,皮夹中的钱则大把大把流向经营者腰包。

(节选自《生命世界》)
1.下列关于“嗅觉”的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2分)

A. 在人类的各种感觉中,嗅觉产生机理一直是最难解开的谜团。

B. 人体中有1000多个基因,是用于对气味受体进行编码,分辨不同的气味。

C. 人的嗅觉系统具有高度“专业化”的特征,如每个气味受体细胞仅表达出一种气味受体基因,每个“嗅小球”只激活一个僧帽细胞。

D. 老鼠嗅觉灵敏,只要在它脑内植入电极,它就能搜寻地震后被埋在废墟下的人们。
2.请写出文章第④段中主要运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并简要分析其作用。(4分)

 

1. C 2. (1)运用作比较(或列数字)的说明方法(1分),把鱼和老鼠的嗅觉器官中的气味受体数量进行对比,突出老鼠的嗅觉更加灵敏,(具体说明老鼠的嗅觉更加灵敏)有利于人们进行开发应用。(1分) (2)运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1分),通过列举人们训练老鼠搜寻地震后被埋的幸存者和研发“空气炮”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两个事例,生动形象地说明科学家研究嗅觉产生机理的现实意义,使文章更有说服力(1分)。 【解析】 1. 试题分析:A. 在人类诸种感觉中,嗅觉产生机理一直是最难解开的谜团之一。B. 人体有大约1000个基因,用于对气味受体进行编码,以分辨不同的气味。D.老鼠嗅觉灵敏,经过数月训练记住人类的气味后,科学家在它脑内植入电极,并与电子发报机相连。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 试题分析:学生应了解常见的说明方法,并理解每一种说明方法的作用。举例子:具体真切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作比较:突出强调了被说明对象的××特点(地位、影响等)。作答时要结合语境具体回答。 考点:分析常见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12题。(4分)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1) “怆然”、“涕”分别是什么意思。(2分)

(2)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选段,完成题。

【甲】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其志。无怀氏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选自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乙】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日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1.下列加点的词语意思或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造饮        饮少             B.便欣忘食     望之蔚而深秀者

C.无怀氏民欤    僧智仙也         D.以其志       山水之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2)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3.下列对甲乙两文内容理解与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五柳先生和醉翁饮酒的用意是一样的,以自娱自乐的方式表达了对黑暗现实的不满。

    B.甲文是作者托言为五柳先生写的自传,乙文的醉翁就是作者滁州太守欧阳修本人。

    C.甲文中的“先生”好读书,常著文章自娱;乙文中的太守寄情山水、与民同乐。

    D.甲文通过对思想性格、爱好、生活状况塑造了一位安贫乐道的隐士形象,而乙文则通过对山峰、流水、醉翁亭的描绘刻画了滁州的山间美景。

 

查看答案

解释下面文言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4分)

猛浪若                                                     (《与朱元思书》)

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马说》)

波澜不                                                     (《岳阳楼记》)

柔梢                                                     (《满井游记》)

 

查看答案

古诗文默写(8分)

(1)根据课本,下列古诗文默写正确的两项是(    )(    )(2分)

A.冰霜正凄惨,终岁常端正。

B.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C.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如人也。

D.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E.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F.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是古难全。

(2)根据课本,给下列古诗文补写出上句或下句。(6题只选4题作答,共4分。6句全选按前4句评分。)

___________________,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岳阳楼记》)

②折戟沉沙铁未销,__________________。                       (杜牧《赤壁》)

                ,儿女共沾巾。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④夜夜除非,                                               (范仲淹《苏幕遮》)

⑤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李煜《相见欢》)

⑥最是一年春好处,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3)根据要求在横线上写出相应的内容。(各2分。第7题的总分不超过8分)

     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我们更应亲近传统文化。让我们走近李商隐,去感受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无题》)的执著与奉献;让我们走近王安石,去学习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登飞来峰》)的坚毅与无畏。这样,我们才能找到精神的寄托。

 

查看答案

回顾名著,完成题目。(3分)

书海翱翔,我们可以了解到古今中外文人墨客、奇人怪士的不同经历,感受他们对世界的看法,对人生的感悟。请从“贝多芬、范仲淹、阿龙纳斯”中挑选一个人物,仿照示例把句子补充完整。

示例:我回到清朝,仿佛听到蒲松龄在讲述山市幻境的神奇壮观;

我来到苏联,仿佛听到高尔基在叙说自己苦难童年的种种坎坷。

                ,仿佛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