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
A.通过这次灾后重建,使我们充分认识到团结一致、众志成城的重要性。
B.一个卫生城市的标志不仅在于环境的洁净,更在于广大市民卫生素养、文明意识。
C.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胡锦涛同志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与“老路”和“邪路”严格区别开来。
D.这篇报道列举大量事实,控诉了人类破坏自然、滥杀动物。
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2分)( )
A.“学高德昭、为人师表、诲人不倦、花开微笑”应当成为教师的核心价值观。
B.党的十八大召开后,国内党建题材图书的出版和销售络绎不绝。
C.为了完成这项艰巨的任务,科研小组通宵达旦地工作。
D.杨修为人恃才放旷,数犯曹操之忌。
标出下列各项中的错别字,并将正确的字写在题后的表格里。(2分)
A.精血成聚 措词不雅 剜口割舌 絮絮聒聒
B.以词害意 拱手作揖 不醒人事 拈弓搭箭
C.面面厮觑 万惯家私 恃才放旷 今非昔比
D.劈头劈脑 虚赋情性 地灵人杰 起承转和
A | B | C | D |
|
|
|
|
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商酌(zhuó) 桑梓(zī)
怄气(òu) 侥幸(jiǎo)
B.簇拥(cù) 模样(mú)
朴刀(pō) 斋公(zhāi)
C.兀自(wù) 报帖(tiē)
沉吟(yín) 拙病(zhuō)
D.鸡肋(lèi) 名讳(huì)
带挈(qiè) 嗔怪(chēnɡ)
带着一颗心,锁定目的地,执着地前行;尽情享受沿途的风景,哪怕山高路远,哪怕日晒雨淋……
请以“向目的地进发”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不限文体(诗歌除外);(2)不少于600字; (3)文中不出现含有个人信息的地名、校名和人名等。
(2013·湖北模拟)阅读下文,完成小题。(13分)
读书最忌“死啃”
赵 畅
①著名杂文家冯英子曾经讲过一个故事:一满族贵族,被任命为镇守荆州的将军。他痛哭流涕,誓不肯去。问他什么缘故,他说连关公也守不住的地方,我怎么守得住呢?与其将来失守获罪,不如不去的好。原来,满族贵族最先见到的汉文化是范文程身边的那本《三国演义》,努尔哈赤和他的将军们行军布阵,很多得益于这本书上的经验。他们把罗贯中笔下的关公奉若圣明,而关公是失荆州、走麦城时死的,此君不敢去守荆州,其原因大抵就在于此。
②是不是可以这样说呢?这位满族贵族,乃是一个标准的书呆子,其“死啃”书本,“只相信自己从书上读来的经验,看不到环境的变迁,看不到现实的变化”,故而把自己的思想禁锢起来,不敢越雷池半步,其结果自然可想而知。
③“死啃”书本,其实就与守株待兔者一样,迂腐可笑,更可悲可叹。忆起“空城计”是在马谡违抗命令、蜀军缺兵少将、司马懿大军突然来临的情况下发生的。身为主帅的诸葛亮,其时倘有半点惊慌,举止失措,便会造成军心动摇、土崩瓦解的局面。在“空城”的形势下,他的镇定自若、沉着冷静,他的特别布阵,竟令敌方以为城里定有伏兵,从而化解了一起必败的危局。兵不厌诈,“空城计”当是一种重要而有效的军事谋略,但并非唯一的谋略,并非屡试不爽的产物,且总须视情择而用之。如果死啃《三国演义》,把小说当成历史,思想僵化,行动教条,最终必走入死胡同而落败。
④要读书但不尽信书,尤其不要死认条条框框,不要拘泥于某个观点,应着眼于作者的立意布局、思维方式,并通过自己的咀嚼、梳理,把它读顺了、读透了、读“活”了,并从作者的思想围墙中走出来,以至是跳出来,这才是我们读书应持的正确态度。
⑤不“死啃”书,把书读“活”,自需要按鲁迅先生所说的那样,“运用脑髓,放出眼光”,亦即要敢于质疑,善于批判。美国高中教育的四个目标第一条就是“通过语言教学,帮助所有学生培养批判性思考能力”。老师为何不让学生背书,不给作业设置标准答案,甚至故意避免“正确答案”?就是为了不让学生丢掉批判的精神。而哈佛大学的标志更可谓是批判性思维精髓之体现:三本书两本朝上打开,一本朝下盖着。想告诉学生,书中尽管有知识和思想,但也会有谬误。若要想追求真理,那就应当质疑,质疑一切。是的,批判中,我们才能甄别精华和糟粕;质疑中,我们才能理清有用的和无用的。
⑥在我看来,一个真正爱读书、“活”读书的人,总是与“捣碎”书籍联系在一起的。其“捣碎”的过程,究其实,就是一个释放自我情感与思想的过程,就是一个与作者不断较真、争辩的过程,也必是一个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的过程。
⑦有人说,做文字工作,拼到最后是拼认识,对生命的认识。读书何尝不是如此?拼到最后,就是拼自我的再认识。生命是活的,我们的读书,我们的认识,当然也应该是活的。一切“死啃”的做法,一切僵化的思维,都是与读书宗旨背道而驰的。
(摘自2012年6月5日《人民日报》)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
答:
2.文章开头引用了冯英子讲的一个小故事,有何作用?(2分)
答:
3.文章第⑤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3分)
答:
4.作者认为,读书应持的正确态度是什么?(3分)
答:
5.结合实际,请你分析文中画线句子的含意。(3分)
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