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夏 意 (苏舜钦) 别院深深夏席清,石榴开遍透帘明。 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

(苏舜钦)

别院深深夏席清,石榴开遍透帘明。

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注]苏舜钦;北宋诗人,主张改革,被削藉为民,于苏州修建沧浪亭,隐居不仕,《夏意》作于此时。
1.有人说这首诗题为“夏意”,全诗“无一句不切夏意”。第一句中的“夏”,点明时令,第二句中的“                ”和第三句中的“               ”不仅扣住诗题,更写出了诗人生活环境的             气氛。优美的意境,读之仿佛微风拂面。(3分)

2.你认为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境呢?结合诗作和写作背景,谈谈你的看法。(2分)

 

 

1.石榴开遍 树阴满地 清幽 2.“别院”、“深深”、“清”,诗歌一开始就构成了清幽凉爽的气氛。继之以“石榴开遍”、“树阴满地”的渲染、“流莺”一声啼叫的衬托,无不给人以清凉宁谧之感。这表现出诗人闲适宁静的心境;联系诗作的背景,“削籍为民”、“隐居不仕”,可知诗人的心境之中饱含着宠辱不惊、忘怀得失;更深层次的,则是压抑在内心的痛苦。 【解析】 1.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分析。第二句与第三句中“扣”住诗题“夏意”的应当是“石榴开遍”和“树阴满地”(一定要写进“开遍”和“满地”,因为这两个词才更“写出了诗人生活环境的气氛”,单写进“石榴”、“树阴”不能给全分)回答是什么气氛,“石榴开遍”,明丽、清新;“树阴满地”,幽静;故填“清幽”最为妥帖。 考点:考点:鉴赏诗歌的形象。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作者情感及谈出观点看法。要把握准诗人的心境,必须体察作者笔下情境的特点,前文已作了分析,还要结合“注”了解诗作的背景:“削籍为民”、“隐居不仕”。据此,作者的心境既可以答排遣痛苦,宠辱皆忘,忘怀得失,也可以答反衬出内心的痛苦,但必须结合对原诗的手法和意境的分析作答)。 考点: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或作者的情感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选出语序变动后,基本意思不变的一项是(     )(3分)

A.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旁观者清,当局者迷

B.人不犯我,我不犯人——我不犯人,人不犯我

C.屡战屡败——屡败屡战

D.我为人人,人人为我——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我的两位好友吵架了,我作为旁观者不知道该如何调和矛盾,进退维谷,痛苦不堪。

B.我们应均衡利用和开发环境资源,合理划分城市生态功能区,因地制宜规划发展。

C.他以崇高的品格,卓越的才华,给人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

D.我们做事一定要吹毛求疵,寻求最高境界。

 

查看答案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0分)

                        ,身世浮沉雨打萍。

                        ,铁马冰河入梦来。

                        ,夜泊秦淮近酒家。

                        ,恨别鸟惊心。

金沙水拍云崖暖,                       

                        ,浑欲不胜簪。

人生自古谁无死,                       

五岭逶迤腾细浪,                       

……像野马在平原上奔驰,                        ,像波涛在澎湃。

(10)王笑曰:“                         ,寡人反取病焉。”

 

查看答案

解释下列加点字词。(4分)

晏子将使楚。楚王闻之,谓左右曰:“齐之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曰:“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王曰,何为者也?

左右                              (2)习                      

                                (4)为                      

 

查看答案

音汉互写(4分)

qiāo              咀jué                           千chuí        百炼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