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各题(13分) 母亲的羽衣 张晓风 (1)讲完了牛郎织女的...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各题(13分)

母亲的羽衣

张晓风

(1)讲完了牛郎织女的故事,细看儿子已经垂睫睡去,女儿却犹自瞪着坏坏的眼睛。忽然,她一把抱紧我的脖子:“妈妈,你说,你是不是仙女变的?”

(2)女儿的问话充满童真和稚气。我真的一时不知怎样回答,但这句问话却像一把无形的钥匙,开启了情感与记忆的箱箧……

(3)许多年前,那时我自己还是小女孩,我总是惊奇地窥伺着母亲。记忆中母亲晒箱子的时候就是我兴奋欲狂的时候。

(4)母亲的樟木箱子又深又沉,像一个浑沌黝黑初生的宇宙。我还记得的是阳光下竹竿上富丽夺人的颜色,怪异却又严肃的樟脑味,以及我在母亲喝禁声中东摸摸西探探的快乐。

(5)我唯一真正记得的一件东西是幅漂亮的湘绣被面,雪白的缎子上,绣着兔子、翠绿的小白莱和红艳欲滴的小萝卜。母亲一边整理,一面会回过头来说:“别碰,别碰,等你结婚送给你。”

(6)那幅湘绣后来好像不知怎么就消失了,我也没有细问。但不能忘记的是母亲打开箱子时那份欣悦自足的表情,会让我觉得她忽然不属于周遭的世界,那时候她会忘记晚饭,忘记我扎辫子的红绒绳。

(7)除了晒箱子,母亲最爱回顾的是早逝的外公对她的宠爱。外公总喜欢带她上街去吃点心,而当年的肴肉和汤包又是如何好吃,甚至煎得两面黄的炒面和冰糖豆浆都是超乎我想象力之外的美味。

(8)每听她说那些事的时候,我都惊讶万分——我从有记忆起,母亲就是一个吃剩菜的角色,红烧肉和新炒的蔬菜简直就是理所当然地放在父亲面前的,她自已的面前永远是一盘杂拼的剩菜和一碗“擦锅饭”。

(9)母亲每讲起那些事,总有无限的温柔,她既不感伤,也不怨叹,只是那样平静地说着,并不想把那个世界拉回来。下一顿饭她仍然会坐在老地方吃那盘剩菜;而到夜晚,她会照例一个门一个窗地去检点去上闩。她一直都负责把自己牢锁在这个家里……

(10)其实世上哪一个母亲不曾是穿着羽衣的仙女呢?像故事中的小织女,她们都曾住在星河之畔,织虹纺霓,藏云捉月,几曾烦心挂虑?她们是天神最偏怜的小女儿,她们终日临水自照,惊讶于自己美丽的羽衣和美丽的肌肤,她们久久凝注着自己的青春,被那份光华弄得痴然如醉。

(11)而有一天,她的羽衣不见了,她把洁白的羽衣拍了又拍,无声无息的关上箱子,藏好钥匙。是她自己锁住那身昔日的羽衣的。她不能飞了,因为她已不忍飞去。——她已经决定做一个母亲。

(12)女儿没有得到答案,哪肯善罢。双臂将我的脖颈搂得更紧:“妈妈?你到底是不是仙女变的?”

(13)我回过神来,却又一时愣住,我究竟是不是仙女变的,我不想也不方便告诉她什么,只胡乱应付着:“不是,妈妈不是仙女,你快睡觉。”

(14)对我的搪塞,女儿将信将疑。她听话地闭上眼睛,旋又不放心地睁开:“如果你是仙女,也要教我仙法哦!”

(15)我笑而不答,替她把被子掖好。其实我真的想对她说:“是的,妈妈曾经是一个仙女,在她做小女孩的时候。但现在,不是了,你才是,你才是一个小小的仙女。”

(选自《张晓风经典散文》,当代世界出版社,有改动)
1.文中“母亲的羽衣”究竟指的是什么?(2分)
2.认真阅读全文,想一想,用“母亲的羽衣”为题有什么好处?(2分)

3. 作者在文章中写几件与自己母亲有关的事情,请概括回答。(4分)

4.“她不能飞了,因为她已不忍飞去。”请结合语境理解母亲为何“不忍”? (2分)

5.结合全文谈谈你对“其实我真的想对她说:‘是的,妈妈曾经是一个仙女,在她做小女孩的时候。但现在,不是了,你才是,你才是一个小小的仙女’”这句话的理解。(3分)

 

1.(2分)“母亲”在“决定做一个母亲”前倍受宠爱、无牵无挂、自由快乐幸福的美好生活 2.(2分)。好处:①形象生动,易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1分);②富有内涵和韵味,易引发读者深层的思考(1分)。 3.(4分)①我窥伺母亲晒箱子;②外公宠爱母亲,喜欢带她去吃点心;③母亲总是吃剩菜;④母亲一个门一个窗地去检点去上闩。 4.(2分) 因为她已经决定做一个母亲,承担起家庭的责任。 5.(3分) 女人一旦做了母亲,就肩负起了家庭的责任,肩负起了让孩子尽享母爱、幸福快乐成长的责任(2分),也正因此,母爱才一代代得以延续和传承(1分)。(意对即可) 【解析】 1. 试题分析:理解文章语句的含义,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而要结合文中人物的情感。根据词句原本意义,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分析、推断词句的不同含义,去深入理解词句的真正含义。要特别注意,这类试题,往往不是要问词句的表面意义,如果简单地理解为词句的表层意思,就容易理解偏差。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2. 试题分析:赏析文题的妙处一般要从内容、主题、结构几方面进行鉴别欣赏,学生能从不同的角度对文章的标题进行赏析,一般从标题的使用手法来考查,有时也从文章内容和主题角度,要求学生对文章标题进行理解,这时要求学生能整体感知文本内容,深刻认识文章中心主题。此处从手法上理解文题形象生动,易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在内容主旨上富有内涵和韵味,易引发读者深层的思考。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含意,品味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3. 试题分析:概括文章的内容,一定要围绕具体描写的事件来概括,比如本题,学生应围绕“母亲”这一人物来概括,当然,在概括时,还要注意语言的简洁性。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4. 试题分析:赏析词语表达作用的一种考查形式,学生先说出词语的含义和效果,再进行分析表达效果,具体解答方法是:(1)词的意思或内容。(2)结合语境谈表达效果。此处“不忍”应是决定做一个母亲,承担起家庭的责任。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含意,品味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5. 试题分析:理解文章语句的含义,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二要联系上下文,三要紧扣文章的中心主题,并能从文章的信息中找出依据和理由。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语句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名著阅读(5分)

《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1926年所作的回忆性散文集,原题目是 共10篇,在《五猖会》一文中,父亲让他背  让他感到很痛苦;斥责封建孝道不顾人命,教坏后人的文章是    ;“这是一个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总像在渺视。”这是对    的外貌描写;鲁迅借动物比喻人,表达出对资产阶级反动文人的辛辣讽刺的文章是《  

 

查看答案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 文言词语(6 分)

未果,病终(          亭亭净    卧右膝,右臂支船(   )

无案牍之形(           处处之(  便扶   

 

查看答案

古诗文名句默写(10分)

            ,游子不顾反。(《行行重行行》)

            ,猛志固常在。(陶渊明《读山海经》)

            ,岁月不待人。(《杂诗》陶渊明)

常恐秋节至,            。(《长歌行》)

树树皆秋色,            。(《野望》王绩)

            ,忧伤以终老。

⑦《早寒江上有怀》中,表现诗人在异乡遥望故乡,但故乡可望而不可及,只能垂下思乡之

泪、遥看天际孤帆的诗句是:                     

曹操在《短歌行》一诗的结尾,用“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表达了自己求贤若渴的心情,从而点明了全诗的主题。

 

查看答案

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书写相应的汉字(4分)

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kuì    退,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qiān  订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国民党的广大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听见南京拒绝和平,都很xiè   气。战犯汤恩伯二十一日到芜湖

  战,不起丝毫作用。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段话,按要求写作。(60分)

成长路上,有许多东西会沉潜在我们的内心。那里,也许有骄傲有尴尬,有快乐有痛苦,有感悟有沉思。那也许是一个表情,也许是一种声音,也许是一件物品,也许是一幕场景……

请以“那        ,我永远的记忆”为题,写一篇文章。

请注意:(1)横线上可填“目光、枫叶、小路、伤痕、风铃声”等。

(2)要有真情实感,字数600以上。

(3)不得抄袭上面这段话和这份试卷中的其他内容。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