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 A、声音虽极其轻柔,合起来却如一片松涛...

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

A、声音虽极其轻柔,合起来却如一片松涛,在微风荡动中舒卷张弛不定,真有点龙吟凤哕的意味。

B、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这诸多意思可以概括成:脍炙人口

C、庐山以其风景秀丽、人文底蕴深厚、动植物种类繁多而闻名遐迩

D、大家七嘴八舌地商量着,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B 【解析】 试题分析:判断成语使用是否恰当,不仅要知道其含义,还要了解其用法和情感色彩,要根据语境从这三个方面判断正误。B句中“脍炙人口”比喻好的诗文受到人们的称赞和传诵,不符合句意。 考点:正确使用成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排列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读经典可以提高素质。                   。读点经典,充沛的浩然正气会教会我们如何做人处世,不随波逐流,不自甘堕落,做一个情操高尚的正人君子。

①读经典关涉的是内在的心智培育与精神世界的培养。

②苏东坡有句名言“腹有诗书气自华”也就是说,书读得多了,特别是那些经典读多了,自然就会谈吐高雅,趣味不凡。

③读点经典,丰富的人生哲理会浇灌和滋养我们的心灵,使我们变得更有涵养、情趣。

④读点经典,深刻的知识和智慧会指引我们识别美与丑、善与恶,使我们的生命变得更有意义。

⑤培根也说过:“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修辞使人善辩。总之,知识能塑造人的性格。

A.③④①②⑤       B.②⑤①④③       C.①②⑤④③       D.⑤②④③①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我市围绕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中心,努力培养市民的文明习惯,城市形象得到了提升。

B.把原来的八步上栏改成七步后,刘翔夺得了国际田联钻石联赛上海站男子110米栏冠军。

C.在网络的轮番炒作下,使“给力”这个词语迅速走红,一时间成为了2010年的网络热词。

D.虽然海豹突击队击毙了基地组织头目本•拉登,但全球的反恐任务并未得到根本改善。

 

查看答案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襁褓(qiánɡ bǎo)   (mì)    (què)  心无旁(wù)

B.(zì)(suī)   (pōu)   (jū)   忍俊不(jìn)

C.褴褛(lán  lǚ)     (jiào) (huì)  而不舍(qiè)

D.ɡān ɡà)      斜(qǐnɡ)  (hé)   后继(pū)

 

查看答案

《现代汉语词典》中对“明灯”一词的解释是:比喻指引人们朝光明正确方向前进的人或事物。

请以“心中的明灯”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⑴立意自定,文体自选;⑵说真话,抒真情,忌套写、抄袭。⑶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⑷考虑到内容的充实,文章不要少于600字,书写工整

 

查看答案

现代文阅读Ⅱ

一个人的阅兵式

陈绍龙

进山时天响晴,到了山里觉得天阴了下来。树高,草深,我分不清南北。

那天,我进山去采访“护山老人”。老人是退伍军人,在山上种树看树,且一呆就是20年。林场让他退休,他却不愿下山。有什么魔力让他一人守着一座山?

山脚杨树多,高处是水杉,山顶处多是马尾松。

看我点烟,同行的向导赶紧让我把烟掐了。山里不能有火。老人能闻到烟味的,要是那样,老人能把我们轰下山。

真的不知道老人在哪。向导说老人在山上不同的地方有三个“家”。家也只是石头垒的房子。白天老人不会呆在房子里。我担心这次采访会扑空。

向导要我们留意周边。老人随时都会出现,却又有“云深不知处”的神秘。

山路难行,不平整,藤多,每走一步,我们都得把腿抬得很高。

果然不顺。我们在老人的两个“家”里没找到老人。向导说,我们在山腰处歇一会吧。

十多里的山路让我太累。喝点水,我靠着一棵树昏昏欲睡。忽然,一阵清晰的《解放军进行曲》飘进了我的耳里,以为是梦。

是真的。

“快看!”向导眼尖,发现了不远处坡地开阔处的老人。

老人离我们并不远,十多米的样子,只是隔着树,我一时没有发现。

老人穿的黄军装已经发白。让我惊讶的是老人扛着一根木棍,随着一旁地上收音机里的音乐在正步走!

抬头。挺胸。踢腿。甩膀。天啦,老人一个人跟着音乐举行“阅兵式”!

我偷偷架起了摄像机。

我没有惊扰老人。我的“偷拍”很顺利,“一个人的阅兵式”成了最出彩的镜头。

采访结束我问老人:“您在不停地喊口号,谁听呀?”

“解闷,”老人理了理衣角,“一营、二营、三营都听我的。”老人笑呵呵的,纯真得像个孩子。风响,沙沙沙的叶子也像是跟着他在乐。

我这才想起路边树上木牌上的“一营、二营”的字来。向导笑,山里,他栽的树都是他“营”里的战士。他是“营长”。

难怪老人这么依恋这片山林。

我心里一震。

那天是国庆。

一晃十年过去了。这些日,每每看到国庆阅兵的新闻,我便想起护山老人来,想起他一个人的阅兵式。那个心系祖国的老兵,在今年国庆大阅兵来临的时候,是在山上,还是在他家的电视机前正步走呢?还有,他那“营”里的“战士”,也一定个个精神抖擞,一片葱绿吧。
1.题“一个人的阅兵式”指的是什么意思?文章以此为题目有什么妙处?
2.本文以“我”的行踪见闻感受为线索,请根据提示完成下面的填空。

寻找护山老人——→(                )——→(                
3.结合语境,按要求品析句子。

⑴从修辞的角度。

句子:风响,沙沙沙的叶子也像是跟着他在乐。

⑵从句式特点的角度。

句子:抬头。挺胸。踢腿。甩膀。
4.发挥想象,如果今年“9. 3阅兵式”护林老人也被请到了现场,他会有怎样的行为和想法。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