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文言文。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

阅读下面文言文。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

(1)秦王怫然怒:            (2)休祲降于天:          

(3)天下缟素              (4)长跪而之曰: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2)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
3.下列下面对选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选文主要写了唐雎同秦王进行针锋相对斗争的过程,以及斗争的结局。

B.课文第一自然段写唐雎坚决抵制秦王的骗局,断然拒绝“易地”,这是双方斗争的最高潮部分。

C.选文主要通过绘声绘色的“对话”来塑造唐雎和秦王的形象,鲜明地表现了人物各自的性格特点。

D.在这场尖锐的矛盾冲突中,秦王骄横狂暴、阴险狡诈,而唐雎表现得正气凛然、不畏强暴。
4.外交辞令往往委婉含蓄,隐藏着“潜台词”,听话者应仔细揣摩,才能灵活应付。请揣摩下列各句,说说其“潜台词”是什么。

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潜台词:                                 
5.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唐雎是怎样让秦王理屈词穷的?

 

 

1. (1)盛怒的样子 (2)吉凶的征兆 (3)穿丧服 (4)道歉 (4分) 2. (1)即使是方圆千里的土地也不敢交换,何况仅仅用五百里的土地(就能交换)呢?(2分) (2)心里的愤怒还没发作出来,上天就降示征兆,(现在,专诸、聂政、要离)连上我,将成为四个人了。(2分) 3. B(3分) 4. 你最好是将你们的土地奉送给我,不然的话我将发怒,那后果将不堪设想。(2分) 5. 首先,唐雎针锋相对,寸步不让,用“布衣之怒”对抗秦王的“天子之怒”;接着,唐雎列举了三个布衣之士的事例来反驳秦王,并表示要效法这些有胆识的勇士,不畏强暴;最后,唐雎“挺剑而起”,以死相搏,舍生取义,挫败秦王。(2分) 【解析】 1. 试题分析: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文言文中大多一字一义解释时可以单字扩充为双字来解释,如本题中“休祲”两字要解释为两个意思,还要注意辨析词义用法的变化,如本题中“缟素”为名词作动词,意为“穿丧服”,“谢”是古今异义,本文中是“道歉”的意思,要根据语境仔细辨析。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2. 试题分析:疏通全文,在全文语境中大致了解句子的意思,翻译要要做到三点,原意不能改变,关键字词要译准确,句子要通顺。本题要解释清楚关键词语有:“虽”“易”“岂”“直”“休祲”“降”“天”“四”, 翻译后要疏通句子。所学课文,做过翻译练习要加强记忆,可直接写出译句。 考点: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3. 试题分析:仔细阅读文段,疏通文意,读懂内容,再分析各项表述的要点,梳理有关语句,比较判断正误。B错,课文第一自然段不是故事的高潮,是故事的开端。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4. 试题分析:“潜台词”是指说话者内心要表达的真实意图。阅读文段,根据语境了解“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的意思,分析秦王的心理,即可了解此句的秦王想表达什么。 考点: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5. 试题分析:阅读文段,结合原文内容,梳理唐雎秦王的过程,根据唐雎的行为活动来一一概括事件发展过程的要点,重点说明唐雎针锋相对的策略。 考点:理解文言文内容要点。能力层级为理解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默写填空。

(1)             ,左牵黄,右擎苍。(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2)月夜中表现春气萌发,蛰虫涌动的诗句是:                        

3几处早莺争暖树,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4白居易的《观刈麦》中最能体现农民辛苦劳作场面的句子是:“

                                                  。”

(5)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一诗中包含旧事物中孕育新事物的哲理名句是:

                                            

(6)古人写愁,多有新意。如李清照的“                         。”就化抽象为具体,语言新奇,堪称绝妙好词。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参与相关综合实践活动。

2015年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日,也是全国人大常委会以立法形式确立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后的第一个纪念日。上午,首都各界举行了隆重的纪念活动,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了此次活动。而在此前的7月7日,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也来到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同1000多名各界代表一起参加抗战纪念。

背景材料一:1937年7月7日夜,日军在北平西南卢沟桥附近演习时,借口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县城搜查,遭到中国守军第29军严辞拒绝。日军遂向中国守军开枪射击,又炮轰宛平城,第29军奋起抗战。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七七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战

背景材料二:1945年9月2日,日本政府代表签署投降书。9月3日,中国举国欢庆,庆祝抗战胜利。1999年9月18日,国务院修订《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将9月3日定为抗战胜利纪念日。今年,全国人大以立法形式将其再一次确认。

(摘引自“新浪网”)
1.活动一:在首个抗战胜利纪念日到来之际,盐丰实验初中准备组织一次“铭记历史、不忘屈辱”主题演讲会,请你担任这次演讲会的主持人,并准备一段开场白。
2.活动二:为了营造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的浓郁氛围,盐丰实验初中准备在校园内悬挂一些宣传标语,请你根据以上两则背景材料的内容各拟写一句宣传标语。

3.活动三:盐城关工委要在盐丰实验初中组织一次“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大型图片展,关工委工作人员给学校政教处领导打电话联系图片展的相关事宜,如果你是关工委工作人员,你在电话里会怎么说?

 

查看答案

仿照下面画线的句子,再写两个句子,要求句式相同,语意连贯。

理想如同一幅瑰丽的画卷,它装点了我们飞扬的青春;理想如同一片盛开的鲜花,它芬芳了我们多彩的人生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全国首条由太阳能供电、LED照明的地下通道日前在岳麓大道点亮。据悉,这种模式将广泛地应用于城市照明、江底隧道和山体隧道等,为社会节约大量能源。

B.他一走进运动场就感受到热烈的气氛和一张张快乐的笑脸。

C.互联网上的资料不仅很繁多很丰富,而且查起来方便快捷。

D.为了避免用户信用卡的信息不被犯罪分子盗用,各大银行采取了许多相应的安全措施。

 

查看答案

依次填入下面文字横线上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天地有大美,于简单处得;人生有大疲惫,在复杂处藏。人,_______;_______。这反映出的现实问题是:更多的人,_______,_________。

①要活出简单来不容易 ②一简单就快乐,但快乐的人寥寥无几 ③一复杂就痛苦,可痛苦的人熙熙攘攘④要活出复杂来却很简单

A.①②④③       B.①④②③      C.②③①④       D.②③④①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