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独自爬出陷阱 ①我从小习惯了父母的照顾,胆怯怕事。 ②前年暑假,一个闷热的上午,...

独自爬出陷阱

我从小习惯了父母的照顾,胆怯怕事

前年暑假,一个闷热的上午,我上山采红菇,不知不觉竟与爸爸分开了。

爸爸也真是的,干吗只顾着采菇不照顾好自己的儿子呢?我也是,干吗埋头采菇不跟上爸爸呢?

我迷路了,找不着爸爸,除了抱怨,更多的是不住地呼喊,却听不见爸爸的回应。

我一个人孤零零地游荡在深山老林里,恐惧而慌乱。

站在山头喊,兴许爸爸能听到。我一边想,一边赶紧朝山顶攀去。真是欲速则不达,或许是太急切太慌不择路了吧,我只顾着前面,居然没发现枯叶底下暗藏深坑。当我一脚踩上去时,只听见“哗啦”一声响,我连同厚厚的枯叶一起落进了深坑。

我大惊失色,扑腾了几下,发现全徒劳无功。凭感觉,我断定这是一口废弃多年的陷阱,不大,却有五六米深,是专门用来捕野猪的。

一想到野猪,想到那白森森的獠牙,我就不寒而栗。我曾多次听说过野猪伤人的事件,血腥得很。我拍拍满身的泥土,对着头顶上桌面般大的天空大声呼救,除了山的回音,什么也没有。我只感觉口干舌燥,冷汗直冒,越来越感到失望了。

与其怨天尤人,还不如奋起自救。我意识到抱怨只会消耗体力,徒增伤悲,无异于坐以待毙,于事无补。我仔细察看了一番这口井,发现它虽然很深,但井壁坑坑洼洼,长满茅草和藤条,用手拉扯,还挺结实的。

我取出背篓里的小铁铲,小心翼翼地在井壁上剜出几个踏脚口。踩着挖好的踏脚口,抓住茅草和藤条,我一边慢慢地往上攀爬,一边迂回着继续往上挖踏脚口……我终于跃出陷阱了。瞅着深深的陷阱,我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一向胆怯怕事的我居然成功地独自爬出了陷阱,我全然没想到自己竟有如此勇气与神力。

当我迫不及待地攀上山头时,我隐约听见远处传来爸爸焦急的呼喊声,原来爸爸就站在远处的山头上,拼命地呼喊着我的名字呢。

能从陷阱里走出的人都是好样的!我儿子是小男子汉了!”当我心有余悸地将这事告知爸爸时,没想到爸爸竟拍拍我的肩膀,笑了,“不抱怨,不放弃,不等不靠,既寻求外援,又努力自救,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

那年,我13岁。我也感觉自己长大了,成熟了,因为我曾独自爬出陷阱,是从陷阱里走出的人。

(选自2014年3月《小小说》,有改动)
1.分析下面语段中加双横线词语的表达效果。

我取出背篓里的小铁铲,小心翼翼地在井壁上剜出几个踏脚口。踩着挖好的踏脚口,抓住茅草和藤条,我一边慢慢地往上攀爬,一边迂回着继续往上挖踏脚口……我终于跃出陷阱了。
2.第段划线句子“能从陷阱里走出的人都是好样的!我儿子是小男子汉了!”句中“爸爸”的话语中包含怎样的情感?“我儿子是小男子汉”含义是什么?
3.选出对这篇小小说赏析不恰当的一项(   

A、小说标题中“陷阱”一词比喻现实生活中使人受骗上当的各种圈套,暗含深意。

B、小说从“我”这个事件的亲历者角度叙写,利于叙写心理体验,真实有感染力。

C、小说描写人物形象时突出运用心理描写,揭示“我”跌落陷阱后由害怕慌乱到自救的过程,真实感人,突出主题。

D、小说在结构上前后呼应,又形成对比,突出“我”由“胆怯怕事”到“勇敢战胜困难”“长大、成熟”的变化,突出主题。
4.联系《爸爸的花儿落了》中主人公的成长经历,结合本文作者长大了的感受,再联系自身生活经历谈谈你对“成长的体验”。

1.这一系列词语(特别是动词)的运用,准确具体又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我”努力自救,独自抓出陷阱的过程。 2.包含有自豪、赞赏、喜悦之情。 “我儿子是小男子汉”含义:“我”遇见困难不抱怨,不放弃,不等不靠,努力自救,勇敢战胜困难;经历了这件事,“我”长大了, 成熟了。 3.A 4.示例:痛苦教人坚强,孤独让人沉思,挫折催人奋进。只要围绕逆境、不幸对人的成长的影响或如何正确面对人生的逆境、不幸来谈,且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 1. 试题分析:本题语段内容是人物描写,点明描写方法,结合标题内容,从表现人物的心理状态来分析描写的作用,并用评价语加以评价。 考点:分析作品描写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 试题分析:找到描写“我”独自爬出陷阱的文字,即可理解父亲所说的“男子汉”的含义,即对儿子遇见困难不抱怨,不放弃,不等不靠,努力自救,勇敢战胜困难的肯定。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3. 试题分析:仔细阅读小说内容,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梳理文中有关内容,比较判断正误。A错,在小说中“陷阱”是实写,没有A句所表述的含义。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4.4】 试题分析:按题中的要求,举一个自己在生活中战胜困难能表现自己成长的事例简述,说明自己在哪方面成熟成长了。 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F。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毛泽东的《泌园春·雪》,完成小题。

《沁园春·雪》

北国风光, 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诗句“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尽折腰”中“竞”字为什么用得妙?

试赏析“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的语言特点。

 

查看答案

古诗文积累赏析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妇姑荷箪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观刈麦》)

更深月色半人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刘方平《月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元是今朝斗草赢。(晏殊《破阵子》)

 

查看答案

阅读文言文《唐睢不辱使命》。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悦。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秦王色挠,长跪而之曰 (感谢) B、秦王怫然 (盛怒的样子)

C、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 (平民)    D、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安陵 (交换)
2.下列各组中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     安陵君因使唐睢使于秦

B、免冠               以有先生也

C、头抢地耳             有先生也

D、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   君逆寡人者
3.下列各句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寡人”是古代帝王的自称。

B、《战国策》是西汉末年刘向编的,共三十二篇,分十二

C、“岂直五百里哉?”的“哉”是现代汉语“吗”的意思。

D、文中唐睢列举了平民中三个有志之士的发怒。
4.翻译下面句子。

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查看答案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和名著阅读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园春·雪》中“惜”字统领下文,直至“只识弯弓射大雕”一句。

B、《傅雷家书》真乃是苦心孤诣的教子篇,这些家书凝聚着傅雷对祖国,对儿子深厚的爱。

C、《藤野先生》、《阿长与<山海经>》《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都是鲁迅先生的作品,都选自小说集《呐喊》。

D、《水浒》作为中国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体小说,生动地塑造了梁山好汉一百零八将,表现了“官逼民反”的主题。

 

查看答案

下列各项中,表述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保卫”、“认真”、“研究”、“学习”这四个词语都是动词。

B、“彻底理解”、“非常快乐”、“装饰房间”、“唱歌跳舞”都是偏正短语。

C、“疾步行走的人在急速穿梭时,总是撞着我的肩膀”这句话的主干是“人撞着肩膀”。

D、“建设更多合格的幼儿园是避免虐童事件不发生的根本”这句话没有语病。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