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学校开展的感恩活动,掀起了同学间互帮、互助、...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学校开展的感恩活动,掀起了同学间互帮、互助、互学、互进,增进了彼此的友谊。

为了防止失窃事件不再发生,保安部门采取了切实有效的措施。

扬州获得2006年“联合国人居奖”的原因是全市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

能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衡量一节课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准。

 

D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是关于句子语病的考点。要求学生了解常见的成分残缺 或赘余、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语意重复 、句式杂糅 、前后矛盾 、否定不当等病句的类型。修改病句要多读,凭借语感或日常学习中对句子的固定搭配要了解,这样改正起来比较得心应手。本题中A项属于成分残缺,应该在“互帮、互助、互学、互进”后面加上“的热潮”; B属于表达不清,可改为“为了防止失窃事件再次发生,保安部门采取了切实有效的措施”;C属于搭配不当,应把句中的“的原因”删除。 考点:辨析或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无误的一项(    

A.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真是日新月异,让人目瞪口呆

B.多年不见,老李激动的对我说:“我俩真有缘啊,这是我们第三次萍水相逢了。”

C.国外大面积爆发H7N9流感疫情,这消息真耸人听闻,大家一定要加强自我防护。

D.如果能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查看答案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蹑手蹑脚    乐不可只   无济于是    络绎不绝      凝眸

B 庞然大物    翩翩起舞    豁然开朗    水泄不通     潺潺

C.束手无策    引经据典    怒不可遏    相题并论     慷慨

D.养遵处优    孤苦伶仃    黔驴技穷    饴然自得     涟漪

 

查看答案

选出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组是(     )

A.枯(jí)     丰(yú)      对(zì)      忍俊不(jìn)

B.息(qì)     劣(jiǎn)    鄙(wěi)     沱(pāng)

C.引(káng)   伺(kuī)     寂(cén)     手蹑脚(nié)

D.分(wǎn)   日(yì)      恫(hè)      络不绝(y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成长的路上,我们品尝过人生百味——酸甜苦辣,样样俱全。请自拟一个包含“味道”这个词语的标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文章,文体自选,文中不得出现真实姓名和校名。

 

查看答案

课外现代文阅读

奔跑之梦

仲达明

那个小城,因为她而著名。

她,只是一个极其普通的妇女,一个学校里不起眼的打字员。每天,人们都会看到她骑一辆半旧的自行车上班下班。她的儿子已上高中,成绩优异。

这个男孩,也是从她那儿,明白一个人的成功,离不开奔跑的梦想。

上学之前,世界在他眼里,是高低起伏不太平坦的。因为他看到母亲走路时,总倾斜着身子。那时,他还不知道,母亲生来患有腿疾。

他上了小学的同学跟在他身后,用不堪的词语侮辱他的母亲,他认为,那是母亲给他无法弥补的缺陷。

回到家里,他沉默不语。母亲问了多遍,他哭了,最终还是没有

晚上,母亲走到他的床边,抚摸着他的头对他说妈妈也曾觉得上天对自己不公,让我对生活彻底绝望我现在不这么想了,我有一个优秀的儿子,有一个温暖的家,还有一份较为稳定的工作。

在母亲的怀里,哭得很伤心。

她告诉他,她面对的嘲笑比他多得多。为了自食其力,她在书店买书时,营业员给她白眼;走进电脑培训学校,同一期学员对她侧目;去学校应聘,一同参加应聘的人对她不屑一顾……可她,就是在这些冷脸和鄙视中学会了坚强。她打字比别人快,排出的版式比别人漂亮,她的缺陷,也成了一个打字员的长项——善于坐着工作。最后,她说,当一个人有了奔跑的梦想,就没有人能阻止她前进的脚步。

他很感动,但仍然无法从同学嘲笑的阴影里走出来。

一天晚上,吃饭时,妈妈征求全家人意见:全市要举行一个打字比赛,一等奖奖金一千块,你们说我参不参加?

参加为什么不参加?父亲说。倒不是因为一千块钱,而是要证明你自己。对不对,儿子?

他看了看父亲,又看了看母亲,不说话。他怕最后落败的母亲受到大的伤害。

母亲还是参加了。

决赛那天,母亲和其他各行各业20余名打字高手在电脑面前一字排开,当前面的投影上出现一篇文章,裁判哨声发出以后,各人就迅速地敲起键盘。

借着转播画面,他看到母亲第一个举起手来:一篇两千多字的文章,她打完并排好版,仅仅用了一分半钟。

母亲毫无争议地成了第一名,领回了那一千元奖金。一下子,母亲成了小城的名人。

那个晚上,全家人沉浸在幸福之中。吃着母亲买回的点心,忽然,他说,妈,我想看看你的手。

母亲把手伸到他的面前,他拿着那又瘦削的手,发现她的手指头特别,指尖上有一个个发着黄光的厚厚的老茧。他终于忍不住,抱着母亲的手哭了起来。

他当然也不知道,他母亲之所以获得那个奖项,是因为母亲说服了市残联的领导,并以赞助一千元为条件,请求在全市范围举办一届打字比赛。

母亲和父亲商量好,等他上了大学之后再告诉他。

毫不知情的他却从母亲身上得到一股神奇的力量以优异的成绩考上北京一所名牌大学,成为那个小城几十年来唯一考上名牌大学的学生。

拿到通知书的那天晚上,父母郑重地把他叫到身边,告诉她母亲那次获奖的秘密。并告诉他:没有人是全能的,就腿部有残疾的母亲,也有别人比不了的长项因为她有奔跑的梦想,她奔跑,不是用脚,而是用十个手指她奔跑的道路,是小小的键盘。

几年后,他把积攒下来的几万元捐给家乡,在他家附近的十字路口,建起一座雕塑,名为《奔跑的梦想》,造型为在空中舞动的一双手。

,那个城市被人们称为梦想之都

(摘自《感悟》2011年第7期)
1.随着事情的发展,“他”的思想感情也发生了变化,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填写下表。

事件

同学言语

侮辱母亲

母亲说出

自身经历

母亲参加

比赛获奖

感情

(1)

(2)

(3)

2.品味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注意加点词语

母亲把手伸到他的面前,他拿着那又瘦削的手,发现她的手指头特别,指尖上有一个个发着黄光的厚厚的老茧
3.文中“他”以“奔跑的梦想”来命名雕塑,结合文章内容谈谈 “奔跑的梦想”的含义。
4.下列对本文的评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她,只是一个极其普通的妇女,一个学校里不起眼的打字员。”中“极其普通”“ 不起眼”与她伟大的梦想形成鲜明的对照,更突出这位母亲的可敬。

B.母亲说服市残联的领导,并以赞助一千元为条件,请求在全市范围举办一届打字比赛,是为了参加比赛用自己的成功激励儿子。

C.文中母亲把自己遭受到嘲笑的经历告诉儿子是希望得到儿子的同情和理解。

D.文章首尾呼应,“这个男孩,也是从她那儿,明白一个人的成功,离不开奔跑的梦想。”一句总领下文。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