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写。
(1)晴空一鹤排云上, 。(2)明月别枝惊鹊, 。
(3) ,我言秋日胜春朝。(4) ,听取蛙声一片。
(5) ,隐天蔽日。 (6)巴东三峡巫峡长, 。
(7)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 。(8) ,嫩嫩的,绿绿的。
(9)“ ”,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10)最是一年春好处, 。
作文
阅读下面文字,按照要求作文。
人生总有许多值得回味的人和事,也许你能从中咀嚼出酸甜苦辣,喜怒哀乐,感悟生活的真谛。请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以“回味”为题,写一篇有真情实感的记叙文。
要求:①不少于600字。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班名、校名。③书写清楚,卷面整洁。
无锡是个风景秀丽的地方,素以山水秀美、人文景观众多而著称。假如你外地的网友来到无锡旅游,邀请你做一日小导游,你准备带他们到哪里游玩?你又如何来介绍这个风景区其中的一个景点?(60字以上)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母亲的心
①熬过六岁那年漫长的严冬,我终于从一场大病中清醒了过来。
②春日的阳光映着窗外的夹竹桃,投下斑驳的树影,母亲却明显地憔悴了,瘦弱的样子差点让我不敢认,但她的精神状态却很好,仿佛拣回了珍贵的珠宝一般小心地守护着我。
③久病初愈的我没胃口,家人总会变着法子哄我吃饭。那一天,我告诉母亲,很想吃螃蟹,却让家人犯了难:在物质条件极差的偏远山村,怎么可能买得到螃蟹呢!
④好在爱子心切的母亲自有她的法子,她很快拎着竹篓出去了。我们村子外面有很多纵横交错的溪流,六月天若翻开小溪里一块块大石头,可以找得到螃蟹。可是,在溪水还寒冽的春天,螃蟹躲在岩洞里是翻不到的。
⑤母亲不死心,沿着溪流一路上行,在一块块或大或小的石头下面翻找着。春天的溪水冰凉彻骨,却冻不住她心里涌动的希望。
⑥或许上天也怜惜母亲那深切的舐犊之情吧,在母亲双手肿胀发抖,几近绝望的时候,她终于发现了一只个头肥大的螃蟹,正在一块大石头下面迟缓地爬动着。
⑦母亲的惊喜可想而知,她赶忙迅捷地双手捞起了螃蟹,可是望着手里那只惶惑无措的螃蟹,母亲的手却止不住颤抖!因为那是一只 母蟹,它鼓鼓的肚皮底下正围着无数只细如蚊子的小蟹,有的还爬到了母亲的手背上……
⑧母亲思忖了很久,把螃蟹又轻轻地放回了水里,可是刚放下,她又想起什么似的,赶紧再一次捞起了螃蟹,如是者数次。在那个春寒料峭的日子里,一向坚强能干的母亲想必正面临着她人生中一次重大的选择罢!在抓起与放下的动作的重复间,她的内心经历了怎样的一次又一次的自我交战与折磨。
⑨这个经过,我并没有亲眼看到,是母亲回来后坐在我床头,抚摩着我的额头细细讲给我听的。母亲说,最后一次她干脆咬咬牙,闭起双眼把螃蟹放进了竹篓,甚至已经带出了十几步路。可是竹篓里那不停的“沙沙沙”的挣扎声,最终还是让她彻底丧失了往家走的勇气,再一次跑回到溪边。放下母蟹的那一刹那,她潸然泪下!
⑩母亲最终是空着手回家的,在那个还带着寒意的春日里,母亲再也没能翻到第二只螃蟹。坐在溪水中间的石块上,望着那不停地欢快前行的溪流,她止不住放声大哭。母亲擦着眼睛说,她并没有后悔放了那只母蟹,因为她也是一位母亲,天底下所有母亲的心是一样的。
⑾窗外是涌动的暮色,借着昏暗的灯光,我仔细看着母亲不再光洁红润的面孔,心里忽然生出了一阵与我七岁年龄绝不相称的苍凉。
⑿那是多么不幸而又幸运的一只螃蟹啊,它碰上的恰好是一位母亲,这世上也只有母亲才能最懂得做母亲的心罢! (选文略有改动)
1.文章以螃蟹为线索,讲述了一个动人的故事。请依据示例,在方框中补全①~⑨段的主要情节:
(1)母亲 ----- (2) 母亲发现螃蟹 ----- (3) 母亲 。
2.阅读文章①~④段,说说母亲冒着春寒去找螃蟹的原因有哪些?
3.第⑧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
4.阅读第⑨段,联系上下文,思考“母亲说,最后一次她干脆咬咬牙,闭起双眼把螃蟹放进了竹篓。甚至已经带出了十几步路。”母亲为什么“咬咬牙”?又为什么“闭起双眼”?
5.文章题目“母亲的心”有哪两层含义?
①100多年前,奥地利人马克斯·舒施尼发明了塑料袋。这种包装物既轻便又结实,在当时无异于一场科技革命。可舒施尼做梦也没有想到,到塑料袋百岁“诞辰”纪念日时,它竟然被评为20世纪人类“最糟糕的发明”。
②塑料袋“糟糕”,是因为它大多是用不可降解和再生的材料生产的,处理这些白色垃圾很多时候都只能挖土填埋或高温焚烧。据科学家测试,塑料袋埋在地里需要200年以上才能腐烂,并且严重污染土壤;而焚烧所产生的有害烟尘和有毒气体,同样会造成对大气环境的污染。
③一时间,“远离塑料袋”“拒用塑料袋”“禁用塑料袋”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然而环保意识不是一夜之间就能树立的,一方面,塑料袋像臭豆腐一样闻起来“臭”、吃起来“香”,因为它的确有它的便利之处;另一方面,许多消费者认为,塑料袋是免费赠送的,不花钱的东西不用白不用。
④针对这种情况,美国近半数州实施了《塑料袋禁用法》,意大利则实行《塑料袋课税法》。这些法律的推行,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文章有改动)
1.第②段中加点的“据科学家测试”不能删去的理由是什么?
答:
2.第②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3.如何理解“塑料袋像臭豆腐一样闻起来‘臭’、吃起来‘香’”?
百诗先生为国朝①经学大师,记诵精博,而其天质实奇钝。幼受书,读百遍,始略上口。性又善病,母禁之读,遂暗记不复出声。如是者十年。一日,自觉豁然,再观旧所研究本,了无疑滞,盖积苦精力之应也。世之以下愚自诿,或托词因病废学者,观于先生,愧可知已。
【注】①国朝:指清朝。
1.解释下列句中加横线词语。
①遂暗记不复出声 复: ②如是者十年 是:
③自觉豁然 然: ④或托词因病废学者 或:
2. 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之”与“盖积苦精力之应也”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吾欲辱之,何以也 B.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C. 晏婴,齐之习辞者也 D. 驱之别院
3.翻译下列语句。
幼受书,读百遍,始略上口。
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