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
天平山中
[明]杨 基
细雨茸茸湿楝①花,南风树树熟枇杷。
徐行不记山深浅,一路莺啼送到家。
【注】①楝(liàn):楝树,落叶乔木,春天开淡紫色花。
1.请发挥想像,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诗歌前两句展现的画面。
2.有人认为本诗末句中“送”字用得最为精妙,请说说 “妙”在何处。
文言文阅读。
常熟有桑悦者,字民怿。书过目,辄焚弃,曰:“已在吾腹中矣。”为诸生,上谒监司,曰“江南才子”。监司大骇,延之校书,预刊落①以试悦。文意不属者,索笔补之。学士丘濬重其文,属使者善遇之。使者至,问:“悦不迎,岂有恙乎?”长吏皆衔②之,曰:“无恙,自负才名不肯谒耳。”使者遣吏召不至,益两使促之。悦怒曰:“始吾谓天下未有无耳者,乃今有之。与若期,三日后来,渎③则不来矣。”使者恚,欲收悦,缘濬故,不果。三日来见,长揖使者。使者怒,悦脱帽竟去。使者下阶谢,乃已。所著书,颇行于世。 (选自《明史》,有删节)
【注】①刊落:削除,删去。②衔:怨恨。③渎:轻慢。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实词。
⑴监司大骇,延之校书( ) ⑵属使者善遇之 ( )
⑶自负才名不肯谒耳 ( ) ⑷使者下阶谢,乃已( )
2.下列句中“以”字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
例句:预刊落以试悦
A.何不试之以足 B.何以都不闻消息
C.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D.太祖常劝以读书
3.翻译下列句子。
悦不迎,岂有恙乎?
4.桑悦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简要概括。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 ,三军过后尽开颜。
(2)烽火连三月, 。
(3) ,零丁洋里叹零丁。
(4)与君离别意, 。
(5)荡胸生曾云, 。
(6) ,浅草才能没马蹄。
(7) ,阴阳割昏晓。
(8)不畏浮云遮望眼, 。
(9) , ,盖竹柏影也。
对下面语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法国工程师林格曼曾经设计了一个引人深思的拉绳实验:把被试者分成一人组、二人组、三人组和八人组,要求各组用尽全力拉绳,同时用灵敏度很高的测力器分别测量其拉力。结果,二人组的拉力只是单独拉绳时二人拉力总和的95%;三人组的拉力只是单独拉绳时三人拉力总和的85%;而八人组的拉力则降到单独拉绳时八人拉力总和的49%。
A.“拉绳实验” 中出现“1十1<2” 的情况,说明有人没有竭尽全力。
B.人有与生俱来的惰性,单枪匹马地独立操作,就能竭尽全力。
C.责任越具体,人的潜力发挥越充分。
D.人的潜力极限需要刺激,最管用的刺激手段,莫过于团队合作激励机制。
下列句子的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这是一片冲淘过的秋天,这是一条栉沐过的山谷,这是一处返璞归真的休闲去处。你要住在溪边,_________;你要住在崖下,__________;你要住在林间,_________;你要住在村头,__________……这就是休闲山庄了。
①可听月下虫鸣夜鸟梦 ②可观石上生云
③可看水中腾雾 ④田园牧歌就不再是画上的风景。
A.②③④① B.②③①④ C.③②①④ D.③①②④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在遭受强烈地震后,尼泊尔面临着饮用水、食品、帐篷等物资短缺,基础设施损坏严重,救援工作很难开展。
B.社区“我为保护古井出份力”活动彰显了这样的理念:“五水共治”不只是政府的事,它还需要我们每一个市民的积极参与。
C.近来各地市国多发,有关部门通知要求必须高度重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
D.不可否认,无论是岳飞、文天祥还是闻一多、朱自清,他们身上体现了我国传统的爱国情怀和民族气节是一脉相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