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横线处应填入的一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我做错了事,她只对我一望,我看见了她的_____眼光,就吓住了。犯的事小,她等到第二天早晨我睡醒才_____我。犯的事大,她等到晚上人静时,关了房门,先_____我,然后_____,或罚跪,或拧我的肉,无论怎样重罚,总不许我哭出声音来。
A、严厉 教育 责备 行罚 B、严肃 教育 责骂 惩罚
C、严肃 教训 责骂 刑罚 D、严厉 教训 责备 行罚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翻来复去 器宇轩昂 鹤立鸡群 颔首低眉
B、油光可鉴 无可置疑 文质彬彬 广袤无垠
C、光大门楣 诚慌诚恐 粗制烂造 藏污纳诟
D、暗然失色 博古通今 郁郁寡欢 浑浑噩噩
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禁锢(gù) 颔首(hàn) 眼翳(yì) 文绉绉(zhōu)
B、胡髭(zì) 黝黑(yǒu) 诘责(jí) 一绺绺(lǚ)
C、解剖(pōu) 畸形(qí) 摹画(mó) 匿名信(nì)
D、滞留(zhì) 炽热(zhì) 绯红(fēi) 庶祖母(shù)
岁月匆匆,十三四岁的我们已站在由少年走向青年的门槛边,清点行囊,我们会发现自己多了一分成熟,少了一分幼稚;多了一分思索,少了一分盲从;多了一分宽容,少了一分偏激;多了一分行动,少了一分幻想;还多了一分责任,理想与憧憬……我们的行囊变得沉甸甸的,我们的道路正在向未来延伸。
请以“我多了一分_______”为题,写一篇有真情实感的文章。
要求:在横线上填入恰当的词语,使题目完整;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诗歌除外)。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学而时习之: (2)可以为师矣:
(3)择其善者而从之: (4)思而不学则殆:
2.翻译句子。
(1)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3.以上几则语录选自《论语》。《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与《》《》《》合称“四书”
4.为什么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结合你的学习生活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每当看到现在孩子背着那印满各式各样卡通画的精致书包上学时,我就会想起属于我的第一个书包。
那是个花格子书包,妈妈做的。
7岁那年,我终于拥有了上学的资格。可是我没有书包。
那时,我们乡下孩子最常背的就是用花布拼成的花格子书包。每当同学们谈论谁的书包哪块花布多么多么好看时,我都会躲得远远的。心里却一遍遍地喊着:我也要有一个花格子书包!
我终于向母亲开了口。
“家里没有碎花布。”妈妈平静地说。
“我要!”我固执地坚持着,却不敢看妈妈的脸。家里的窘境我是知道的。
面对我的倔强,妈妈没有再说话。
从那以后,我发现从来不喜欢串门的妈妈开始串门了。对于少言寡语的她来说,和人谈天说地是多么吃力的事情!有好几次,在一边玩耍的我发现妈妈的脸被别人的话锋逼得通红通红。不知串了多少家的门,不知有多少艰难的开口,妈妈终于攒够了做书包的布。
开学的前夜,妈妈把书包做好了。美丽的图案,细密的针脚——这真是一只可爱的书包!我还惊喜的发现,书包里面居然还有一个夹层。这可是我们村独一无二的新设计啊!
我兴奋地把书包看了又看。然后抬头看看妈妈的脸,她的眼神十分安适。
“好好学习。”她依然平静地说。
躺在床上,我的泪水忍不住淌了一脸。愧疚和不安开始一点一点地吞咽我的喜悦和满足。我知道这书包意味着什么:这一块块鲜艳的花方格是她一缕缕被撕裂的矜持和尊严,这一道道匀净的线路是她那颗绵延万里却从不言爱的心啊!
第二天上学时,我郑重地背上了这只书包。书包里装的东西很少,我却觉得它沉甸甸的。后来,它一直陪伴我读完了小学和中学,直到它不能再用,我也依然保存着它。因为我知道:这只书包必定是世界上最珍贵最美的书包。
1.给加点的字注音。
固执( ) 倔强( ) 愧疚( ) 沉甸甸( )
2.文中明确揭示中心的句子是:( )
A.那是个花格子书包,妈妈做的。
B.这一块块鲜艳的花方格是她一缕缕被撕裂的矜持和尊严。
C.这一道道匀净的线路是她那颗绵延万里却从不言爱的心啊!
D.这只书包必定是世界上最珍贵最美的书包。
3.本文记叙了一件什么事?请用一句话概括。(不超过15个字)
4.上文中与“这一块块鲜艳的花方格是她一缕缕被撕裂的矜持和尊严”相照应的句子是:
5.谈谈你对文中最后段落中“书包里装的东西很少,我却觉得它沉甸甸的。”一句的理解?
6.根据你对文章的理解,请给本文选择一个最恰当的题目( )
A.最美的书包 B.花格子书包 C.卡通书包 D.我的书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