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沙漠荒凉的真正原因 高 峰 ①沙漠是地球上最荒凉的区...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题。

沙漠荒凉的真正原因

高  峰

①沙漠是地球上最荒凉的区域之一。为什么沙漠如此荒凉?按照我们一贯的理解是,沙漠地区缺乏生命所需的水,所以鲜有生命能在那些地区生存。最近,美国康奈尔大学的研究人员却发现,不少沙漠地区并非干得不能生长植物,而是肥力不够,因为沙漠土壤中缺乏植物赖以生存的氮。不过,令人担忧的是,随着气候不断变暖,沙漠地区土壤中含量可怜的氮还会不断挥发,以气体的形式大量流失,从而导致生长在沙漠里的植物越来越少。

②研究人员在美国莫哈韦沙漠地区选了几处试验点,通过精密测量仪器了解土壤中的氮是如何随着气温升降而变化的。研究发现,不管有没有阳光照耀沙漠,当土壤温度达到40℃至50℃的高温时,土壤中的氮会以气体形式从土壤中迅速释放出来。而在沙漠中,地表温度达到40℃以上是轻而易举的事情。研究人员还发现,地表温度越高,沙漠土壤中释放氮的速度越快。因此,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的加剧,沙漠的气温和地表温度也将越来越高,土壤中的氮也将越来越少,沙漠会变得越来越荒凉和贫瘠。

研究人员还表示,除了沙漠地区,在世界任何高温干旱的地方都可能出现类似的情况。近年来让农林科研人员头疼的现象也由此找到了原因,他们在干旱地区种植实验田地,虽然保障了充分的水和肥料,但是土地的出产还是不尽如人意。

干旱地区的氮不但从土壤中偷偷溜走,而且很难再回到土壤之中。在气候温和地区,氮在土壤和大气中的循环是平衡的,当地土壤中的一部分氮虽然也会通过分解或植物收割流向大气;但是在雷雨天,空气中的氮气会在雷电的作用下变成氮肥回到土壤中。然而,干旱地区很少会有雷雨天气,也就很少会有氮再返回到土地中。正是因为干旱地区氮的流失是不可逆转的,我们花再大的代价,比如不计成本地往其中施放氮肥,也不可能让沙漠变成绿洲。除非,我们可以让沙漠地区的气温及地表温度降下来。

今天如果我们不能有效遏制气候变暖的发展趋势,代表着沙漠未来希望的零星绿色将越来越少,直至完全绝迹,沙漠的扩张也将变得气势汹汹而且肆无忌惮。那样令人绝望的未来,并非是我们所希望看到的!

作者高峰,有删改)
1.文章认为沙漠荒凉的真正原因是什么?文中得出这一结论的依据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段画线句子中头疼的现象指什么?请简要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段主要说明了什么意思?文章是怎样把这层意思说清楚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段中画线句子在语言表达方面有什么特点?请任选一处加以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因为土壤中缺乏植物赖以生存的氮。在沙漠地区选试验点,通过精密仪器测量,在此基础上进行研究,发现沙漠地区长时间气温较高,土壤中的氮以气体形式不断挥发,而最终不能回到土壤中。 2.干旱地区种植田地,在保障了充分的水和肥料的前提下,土地的出产不高。 3.沙漠中土壤里的氮为何不可返回。作者采用总分的说明顺序,将干旱地区和气候温和地区进行比较来说明的。 4.采用生动的语言来说明。如“气势汹汹”和“肆无忌惮”两个成语,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沙漠人格化,表现土壤沙漠化的严重,警示人们保护环境。 【解析】 1.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文意的理解及信息筛选能力。通读全文,可从选文第一自然段中得到答案。文章认为沙漠荒凉的真正原因是土壤中缺乏植物赖以生存的氮。在沙漠地区选试验点,通过精密仪器测量,在此基础上进行研究,发现沙漠地区长时间气温较高,土壤中的氮以气体形式不断挥发,而最终不能回到土壤中。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重点词句子的理解及信息提取能力。“词不离句,句不离篇”,解答此题,需要通读全文,整体感知文本,联系上下文来分析。第③段画线句子中“头疼的现象”指干旱地区种植田地,在保障了充分的水和肥料的前提下,土地的出产不高。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能力层级为理解B。 3.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文章的内容及思路。解答此题,必须通读全文,整体感知文本;再根据题目要求,细读第④段,揣摩此段内容,理清此段的思路,以简洁的语言概括即可。第④段主要说明沙漠中土壤里的氮为何不可返回。作者采用总分的说明顺序,将干旱地区和气候温和地区进行比较来说明的。 考点:考点:分析说明顺序和思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4.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语句的表达效果的分析。解答此题,要仔细揣摩画线句,结合具体语境,从修辞手法入手,分析出语言特点即可。第⑤段中画线句子中“气势汹汹”和“肆无忌惮”两个成语,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沙漠人格化,表现土壤沙漠化的严重,警示人们保护环境。使语言生动形象。 考点:分析说明性语言的语言特色。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题。

鹰翅草

 

鹰翅草是乡下常见的一种草,乡下的孩子都称它为老鹞膀子。鹞是鹞鹰,比鹰小,翅膀黑,肚皮白,吃老鼠、兔子等,是极其凶猛的一种鸟。

鹰翅草开细小的状如纽扣的黄花,一株数朵,像星星,像眼睛,被造化之手撒落在春夏季节道旁。

鹰翅草没有茎,只有对生的两片羽状叶子,老绿色,巴掌大,上面长满了白色的绒毛,贴着地皮铺开。微风吹过,状如展翅飞翔的鹞鹰,常常吓得小鸡们咯咯乱叫,因此得名鹰翅草。不知为什么,小动物们都不吃它。

烈日炎炎的夏日午后,土路两旁多数植物失去生机,鹰翅草却开着耀眼的黄花,灼灼动人。有些叶子不小心伸到了路上,被马、人脚无情地踩踏而过,痛苦地翻卷,然而丝毫没有被吓倒,依然是振翅欲飞的模样。

女孩是在极其沮丧的时候看见鹰翅草的。她沮丧的缘由:读初三的她,理化成绩实在不好,升学几乎没有指望。拿着老师塞给她的不及格的成绩单,她悄悄溜出校园。还是别念了!她叹息。读书 ,是乡下女孩心灵深处燃烧的火焰,此刻.火苗熄灭,眼前一片漆黑。

泪水浸湿了她的眼睛。此后,她只能像母亲那样生活。可是多么不甘心啊!她爱母亲,可是她不喜欢母亲的生活方式。母亲没读过书,内向的性格越发自卑,因自卑而自闭,很多时候没法跟人交流,凡事爱钻牛角尖,常常遭受暴躁粗鲁的父亲殴打。

女孩踽踽地走在寂静无人的土路上,被鹰翅草那小小的迷人的花朵吸引住了。也只有她被吸引住了,鹰翅草开出花来,虽然没有芳香,竟这般朴素美好,这般的坚忍顽强!它虽然渺小平凡,可是依然争取到属于自己的美丽时刻。

在这个毫无预兆的夏日的午后,她邂逅了小小的鹰翅草的美丽容颜,俯视到小小的鹰翅草在笑,独独对她一个人笑,眼睛还眨啊眨的,传达着关于自然的生命的讯息,而她恰好懂了。于是,她破涕为笑……

这一年九月,她复读了。成绩比她好的男孩子、女孩子都嘲笑她,可是她依然坚强地背起沉重的书包,一次次和鹰翅草相约在路上,这样神秘的时刻,她最开心。她和无人理睬的鹰翅草在心灵深处交流着思想,她告诉它她的理科成绩在飞跃:“奇怪,以前那些看似难解的谜题,答案都渐渐清晰,这预示着自己离理想越来越接近——当一名小学教师……”

然而冬来了,白雪皑皑,不见了鹰翅草的踪迹。女孩日日辛苦地走在同一条路上,开始怀疑和鹰翅草的擦肩而过是一种幻觉,继而担心她的朋友们会冻死。她不断地对着脚下的精灵祈祷,祈祷它们能平安度过寒冷时节,迎接春来的好消息。当她在雪花狂舞的周末,读到雪莱的诗句“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她仿佛听见鹰翅草在吃吃地笑。于是,她放心了,她开始拼命读书,填补心灵和知识的空白,好迎接属于她的春天。

终于,在第二个鹰翅草长满小路的夏季,她迎来了一纸成功抵达理想彼岸的通知书。她疯狂地跑到小路上,对着细密黄花哭了又笑。

多年之后,父母去世,在小城一隅,淡泊名利、躬耕不辍的她,再也没有机会回到小村。可是她从来没有忘记让她的学生们在学习之余,热爱生活,热爱自然,不忽视任何一种卑微的植物,从而聆听大自然的声音。

那鹰翅草的微笑,至今荡漾在她的心底。
1.通读全文,说说鹰翅草具有怎样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文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写作方法?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原本极其沮丧的女孩为什么破涕为笑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她迎来了一纸成功抵达理想彼岸的通知书”具体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的女孩是怎样的一个形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仿照示例写一句话,表达你对亲情的理解。

示例:亲情是一缕阳光,让你的心灵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也能感受到温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面的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鲁迅是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藤野先生》选自《朝花夕拾》。“朝”读zhāo,早晨的意思。早晨的花到晚上拾起来,说明这个集子的文章都是回忆性的。

B、《我的母亲》的作者是胡适,现代作家、学者,字适之。他曾提倡文学改革,是新文化运动的著名人物。

C、斯帝芬·茨威格是英国作家,擅长写小说、人物传记,也写诗歌、戏剧、散文特写和翻译作品。作品有《月光小巷》《看不见的珍藏》《一个陌生女子的来信》《象棋的故事》等。

D、季羡林是我国著名的国学大师,学界泰斗,被称为“国宝”级的人物,入选2006年“感动中国人物”。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表意明确的一项是(    )

A、通过这次日本大地震造成的核泄漏事故,使我们充分认识到盲目修建核电站存在的隐患。

B、能否根治中小学生沉迷网上聊天和网络游戏的“顽症”,是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之一。

C、今夏“电荒”提前到来,预计电力缺口至少将达到3000万—4000万千瓦以上。

D、当前物价上涨形势必须引起高度注意,要千方百计保持物价总水平的基本稳定。

 

查看答案

下列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贝四岁时父亲就去世了,十一年来她与母亲相依为命,艰难度日。

B、据了解,长时间正襟危坐地看3D影片很容易患颈椎病。

C、《西游记》这部小说情节跌宕起伏,抑扬顿挫,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D、一提到张将军的名字,当地人就会肃然起敬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