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父亲的救援 张铭书 ①1992年,我在地区高师读书,父母亲在老家种田。父亲为贴补...

父亲的救援   张铭书

①1992年,我在地区高师读书,父母亲在老家种田。父亲为贴补家用,不顾多年腰疼的老毛病,农忙之余帮人跑起了长途货运。这年父亲已46岁。

②正是这年,出了一件大事,父亲至今还清晰地记得当时所有的细节。

③那天正好是寒露,阴历的八月二十九。天黑且下着雨的时候,父亲从外地跑车回来,刚一进村,就看见村支书迎头挡在车灯前面,朝父亲一个劲儿地摆手。父亲赶紧刹车。支书一脸焦急地说:“快!你娃出事了!”原来他刚刚从电视里插播的紧急通告里看到:一个20岁左右的小伙,在本市遭遇车祸,被紧急送往市一院,司机已逃逸,小伙身上只找出一些零钱,另有一本学生证,望家人紧急联系。学生证上写着我的名字,所以支书便急吼吼地来找我父亲。

④父亲的脸迅速变得煞白,他蹲在车下先抽了两分钟烟,然后抬头问支书:“你家里还有多少钱?”支书说:“也不太多。”父亲说:“有多少拿多少吧。”幸好父亲身上还装着代收的几千元货款。

⑤父亲不敢让我母亲知道,家也没回,当即发动车,准备直奔市一院。车开到镇子上,不敢再开了,因为手抖得太厉害。就从街上找到他的一名老战友,帮忙驾车直市里。从小镇到市区仅八十公里,一个小时后就到了。

⑥主治医生马上催他火速往住院部缴钱:“伤情非常严重,需立即手术,如果再晚几个小时联系不到家人,双腿将很难保住。”

⑦父亲再也隐忍不住,眼泪哗一下倾倒了满脸。他跌跌撞撞地赶紧往缴费处跑。

⑧从缴费处回来,不顾护士的拦阻,硬闯进急诊室。

⑨父亲看到的是一张清秀的面容。人已昏迷过去。父亲的心里“咯噔”一下,因为他发现这个小伙并非他儿子——也就是说,并不是我。父亲从里面退出来,反复端详从小伙身上找出的那张学生证,学生证上的照片和名字都是我的,没有错呀。父亲迷惑了。

⑩这时来了几名警察,警察告诉父亲,这个小伙的身份刚刚弄清了,原来是一名小偷,刚刚在公交车上偷了几个学生,被人发觉后,就跳车狂奔,他做贼心虚,已经把所有追赶的人都甩掉了,还是不停地飞跑,结果就跑到了一个车轱辘上。

⑾父亲这才松了一口气。整个人虚脱得一身大汗,瘫坐在门口的石头台阶上,再也站不起来。

⑿这时,父亲的战友提醒道:“病人不是你儿子,你缴的住院押金怎么办?”

⒀父亲说:“当然要退了,他偷了我儿子,还害得差点吓死我,哪能再给他白扔钱?”

⒁父亲就到收费处去退钱。收费处让父亲找主治医生开退费说明。又去找主治医生,主治医生刷刷几笔就开好了。

⒂父亲却犹豫起来,说,算了,这钱我不退了,你们接着给他治吧,长得那么漂亮的小伙子,要是少了两条腿多可惜呀,他家里应该也有父母,他的父母也一定会疼得心慌。

⒃小伙的手术顺利进行。

⒄此时已是深夜,雨也停了,父亲想来学校找我,又怕打搅我睡觉,就和战友在车里胡乱挤了一宿,第二日早上才来学校,看见我后,冲上来紧紧抱了我一下。父亲一贯性格刚强,平时很少流露感情,这次拥抱,还是我有记忆以来的第一次。

⒅那小伙在医院的精心治疗下,恢复得很好。小伙出院那天,阳光灿烂。他寻到我家,给我父亲磕了仨响头,非要认我父亲为干爹。

⒆我父亲担心他再学坏,就让他跟自己学开车。

⒇现在,十多年过去了,他已成为本市运输业非常叫得响的一位老板,去年,还被市里评为“年度最具爱心十大人物”之一。

1.文章第②节中的“一件大事”是什么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一下。

答:

2.请赏析下句中“扑”字的表达效果。

车开到镇子上,不敢再开了,因为手抖得太厉害。就从街上找到他的一名老战友,帮忙驾车直市里。

答:

3.第⑦段说“父亲再也隐忍不住,眼泪哗一下倾倒了满脸。”请你说说前文中哪些地方能体现父亲的“隐忍”?

答:

4.结合语境,分析第⒅段画线句的作用

答:

5.文章的标题“父亲的救援”有哪些含义?

答:                                                                        

 

1.(2分)父亲将错就错,替偷“我”东西逃跑而受伤的小偷缴纳住院押金,从而挽救这个青年。 2.(2分)“扑”这个动词,生动传神地写出父亲误以为“我”受伤后焦急、迫切的心情(1分),表现了父亲对我深厚的关爱(1分)。 3.(3分)①听闻我“受伤”后抽烟稳定情绪,思考对策。②冷静向村支书借钱,并对母 亲隐瞒消息。③为安全考虑,放弃自己开车,请老战友开车送他到医院。 4.(3分)运用了环境描写,渲染明朗、温暖的氛围(1分),烘托了小伙子愉悦的心情,推动情节发展(1分),喻指新的人生(1分)。 5.(4分)①父亲误以为儿子遭遇车祸,筹措资金赶到医院救治儿子。(1分)②父亲支援“小偷”,帮他缴纳住院押金,救治了他受伤的双腿。(1分)③父亲用自己宽容、仁慈之心,博大的胸怀拯救了“小偷”的灵魂,使他迷途知返,后来成就一番不俗的事业。(2分) 【解析】 1.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文章内容的概括。解题方法是:时间+地点+谁做了什么主要事件(起因经过结果影响)。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能力层级为理解B。 2. 试题分析:赏析句子,要根据内容和语言表达从写作手法、表现情境。作者情感几个方面来考虑。效果一般是生动形象。此题是“扑”是动词,生动传神地写出父亲误以为“我”受伤后焦急、迫切的心情(1分),表现了父亲对我深厚的关爱(1分)。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含意,品味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3. 试题分析:隐忍的意思将事情藏在内心,强力克制忍耐,不作表示。隐藏起自己,忍耐着自己,且不动声色的。结合文段内容概括为听闻我“受伤”后抽烟稳定情绪,思考对策。冷静向村支书借钱,并对母亲隐瞒消息。为安全考虑,放弃自己开车,请老战友开车送他到医院。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4. 试题分析:“阳光灿烂”写的是天气,因此分析是景物描写,作用是阳光的灿烂烘托人物愉悦的心情,还有推动情节发展,也比喻指新的人生。 考点:分析景物描写的作用。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5. 试题分析:这篇文章叙述的是父亲,误以为儿子遭遇车祸,筹措资金赶到医院救治儿子。也支援“小偷”,帮他缴纳住院押金,救治了他受伤的双腿。文章标题“父亲的救援”中的“救援”,从字面的理解是对儿子和“小偷” 的救援意思,但联系文章叙述的内容和情感,这个“救援”显然还有更深层的含义,它还指父亲宽容、仁慈之心,博大的胸怀,使他迷途知返,后来成就一番不俗的事业。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端午日,当地妇女、小孩子,莫不穿了新衣,额角上用雄黄蘸酒画了个王字。任何人家到了这天必可以吃鱼吃肉。大约上午11点钟左右,全茶峒人就吃了午饭。把饭吃过后,在城里住家的,莫不倒锁了门,全家出城到河边看划船。河街有熟人的,可到河街吊脚楼门口边看,不然就站在税关门口与各个码头上看。河中龙船以长潭某处作起点,税关前作终点,作比赛竞争。因为这一天军官、税官以及当地有身份的人,莫不在税关前看热闹。

1.请用一句话简洁概括选文描述的场景。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文连用三个“莫不”句式,有什么表达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

王安石待客

王安石在相位,子妇之亲①萧氏子至京师,因谒公,公约之饭。翌日,萧氏子盛服而往,意为公必盛馔。日过午,觉饥甚而不敢去。又久之,方命坐,果蔬皆不具。其人已心怪之。酒三行②,初供胡饼两枚,次供猪脔③数四,顷即供饭,旁置菜羹而已。萧氏子颇骄纵,不复下箸,惟啖胡饼中间少许,留其四傍。公取自食之,其人愧甚而退。

选自宋·曾敏行《独醒杂志·卷二》

【注释】①子妇之亲:儿媳妇家的亲戚。 ②酒三行:指喝了几杯酒。 ③脔(luán):切成块的肉。

1.下列句子与“公取自食之”的“之”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至                            B.故时有物外

C.是吾剑所从坠                    D.从其所契者入水求

2.加点字解释

公约之                       觉饥甚而不敢

菜羹而已                   胡饼中间少许

3. 翻译(2分):又久之,方命坐,果蔬皆不具。

4.结合文章内容,说说王安石是一个怎样的人。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解答后面问题。

江畔独步寻花①(其五)    杜甫

黄师塔②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

桃花一簇开无主,可③爱深红爱浅红?

【注释】①寻花赏花。②黄师塔:蜀人呼僧为师,葬所为塔。③可:表疑问,究竟,到底。

1.“微风”看不见摸不着,如何能“倚”?请谈谈你的理解。

2.“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两句诗会让你想到怎样的画面?请用形象的语言描述。

 

查看答案

阅读名著《汤姆·索亚历险记》第七章片段,回答问题。

汤姆的肩膀上突然挨了重重一击,乔也没有逃脱。两人衣服上的尘土飞散在教室中,持续了两分钟还没有散尽。全班都乐不可支。刚才,两个男孩太全神贯注了,根本没有注意到老师踮着脚尖走到他们跟前,也没有留意到全班一时鸦雀无声。老师对他们的活动观察了好一阵子,然后才给他们增添了一点新刺激。

(1)选文中,汤姆和乔在课堂上为什么会受到老师惩罚?

答:

(2)联系作品内容,说说两人这样做的原因?

答:

 

查看答案

今年抗战胜利七十周年,校学生会发起了给抗战老兵网上留言的活动。学生的下列留

言中不得体的一项是      

A.中华儿女将永远铭记你你们的功勋,向你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B.你们的事迹让我深受感动,我要求你们老当益壮,为祖国再立新功!

C.你们的精神将激励我们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

D.你们的浴血奋战赢得了中华民族的解放,我们感谢你们!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